第80章 誓死護堤。
字數:5201 加入書籤
生在皇庭,家和萬事興!
暴雨無情,洪水泛濫。
在大自然的威力下,哪怕是有功底的禁軍,在這一刻也成為了搖曳的孤舟。
稍有不慎,將會卷入洪水之中。
太子朱文奎將一切看在眼裏。
“弟兄們!”
“孤,知道你們禁軍出身清白且優渥,能隨軍出行的更是其中佼佼者。往上翻幾代,說不定大家夥還在一個戰壕裏吃過飯,打過天下,平過大黎!”
“今日你我站在堤壩上,雖非戰場,可其害不亞於戰爭。”
“咱們腳下這條堤壩,就等同於你們兄父,你們祖父,乃至於你們列祖列宗,拚了命也要守下的戰壕,守下的城牆!”
“從你們加入禁軍那一刻,享受不止是榮譽,還有身為大明禁軍,一往無前,攻堅克難的勢頭。”
太子朱文奎環視一周。
“你們俱是以一敵百的存在!你們不比任何人差!”
“今日。孤,就一個要求,誓死護堤!!”
熱血沸騰的話語,激勵人心。
兩千禁軍在千戶的帶領下。
“誓死護堤!誓死護堤!”
不知名的百姓和災民,他們隻知道京都來了大官,是來幫助他們的,皇上沒有忘記他們。
心受鼓舞,亦同跟著禁軍齊齊呐喊。
“誓死護堤!!!”
這一刻聲音震九霄。
震碎了陰雲。
天空的雨,也被震的小了幾分。
經過太子的動員,所有人的幹勁十足。
隻不過
“太子,您還是下去吧!”侯毅貼身跟在太子朱文奎身後,打眼瞧著洪水心底就犯怵。“您貴為儲君,不能有任何閃失。”
“閉嘴!”
太子朱文奎,若不是了解侯毅為人,差點拔劍斬了侯毅。
本太子辛辛苦苦鼓舞的士氣,你讓孤臨陣脫逃?
視軍令豈是兒戲!
禁軍怎麽想!
百姓和災民怎麽想!
撥開擋道的侯毅。
“你再敢多說一句擾動軍心的話,本太子先拿你開刀。還有,有你動嘴的功夫,你這宗師就算是填土,都已經跑十趟八趟了。”
侯毅也明白太子說的。
“太子哦,臣,臣是怕你涉險,擔心你的安危。隻要你下去,臣就是累死在這堤上都願意。”
縣丞王達也上前勸解。
“殿下,你怎麽來了,你不該來啊。洪水來勢凶猛,容不得半點閃失。”
太子朱文奎瞪了一眼侯毅,沒搭理他。
扭頭對縣丞王達說了句。
“你都不怕,孤何懼之有!”
太子朱文奎,倒下肩上的土。
拿著扁擔再次加入運土大軍。
誰知道縣丞王達急眼了,他不懂士氣一說,但他懂太子是儲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
“太子難道不知,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何況太子您還是一國儲君,至大明於何故!”
說著,就要動手拉太子朱文奎下去。
朱文奎推開縣丞王達的手,上前一步拍了拍王達的肩膀。
經過短暫得接觸,太子朱文奎已經大致知道縣丞王達是個什麽人兒。
迂腐,不懂變通。
“你都說是大明了。孤乃是太子,這身後是大明百姓,孤豈能視而不見。”
挑擔上肩。
“孤,做不到!”
“而且,孤也不是傻子,誰在做樣子,誰是在用心辦事,孤看得明明白白。”
朱文奎,指指堤上百姓。
“你看看他們,他們之前就是普通一老百姓,要功夫,比不得禁軍,要學識,能寫出自己的名字就不錯了。可是你好好看看他們,為了堵住洪水,拚了命也要堅持下去,他們不知道累?他們不知道危險?”
“他們知道,他們比誰都累,都了解,可他們誰下去了。”
“因為,他們的身後是他們妻兒老小;因為,他們身後是賴以生存的家園;因為,他們不想變成真正無依無靠的災民。”
“王達,你有時間勸解本太子,不如繼續回到你的崗位,組織災民。”
縣丞王達彎腰行了一大禮。
眼見王達被太子一席話不說話了,侯毅眨眨眼。
文官就是棒槌,才幾句話就被太子迷糊住了。
哪有我們武將,認定的事,十頭牛都拉不回。
侯毅剛有動作。
“閃開!”
“滾一邊去,不幹活就別擋道。”
太子朱文奎能對縣丞王達好言好語,是因為他們值得,至少淮陽縣官場沒有一個糊塗蛋。
雖然王達較為迂腐,可現在這個時候,盡心盡力為百姓,就是好官!
反而,你一個武將執行命令就行了,什麽時候也婆婆媽媽的。
要知道現在的太子,本來就一肚子火氣無處發泄。
看誰,誰不順眼。
因為就這麽一會的功夫,禁軍已經從洪水裏撈出泡的發白的百姓百人之多。
這還隻是淮陽一個方向,其他地區呢!
屍體若不及時處理,到時候恐比洪水都嚴重。
“蒙田,那裏!”
太子朱文奎挑著土,還不忘指著洪水中又飄過來的屍體。
蒙田,太子近衛之一。
修為不詳。
隻見蒙田手中繩索靈活似蛇。
飛出,纏繞,拉拽。
一氣嗬成。
“蒙田,這邊還有!”
自己雖是初到淮陽,可是這裏最高的行政長官竟是淮陽知縣。
州府的人呢?一省布政使呢?
而且,一縣之地才多大,就算加上周邊村落,現在又能多出多少人。隻要周邊各縣按照大明律開倉放糧,淮陽縣的糧倉完全可以自保,甚至各縣都可以自保。
可是災民為何越聚越多?
再看淮陽縣的粥棚,稀的隻剩湯了,災民們依舊排隊耐心等待。城外連個遮風擋雨的地方都沒有,可災民又寧願用樹枝杈子搭成簡易的棚子,供老幼孕婦遮風擋雨,也不去別處。
這又說明了什麽?
窺一斑而知全豹。
太子朱文奎心中的怒火越積越多。
怕不是自徐州開始,南直隸,河南省這幾個受災的州府都是爛透了!
他是來救人的,可同樣的他也是來殺人的!
殺給天下百姓看,還他們一個朗朗乾坤。
大災麵前有大愛,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朱文奎不反駁。
可這大愛之下,肯定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肮髒。
大黎王庭和草原部落,以及其他見不得大明好的勢力,他們也許鞭長莫及,有心無力。
可是他們之中一直潛伏的人,會放過機會嗎?
煽動輿論,迷惑百姓,挑撥離間!
這屬於外部的。
內部就沒有?
有!且會更多!
否則淮陽何至於此。
而他,太子朱文奎。現在就要使用手中的權力,披荊斬麻,杜絕一切可能發生的惡事。
不能寒了大愛之人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