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愧疚
字數:3368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鎖清鳳賦 !
楊堅看得出來自從回到陳留公府,父母明顯拘謹了不少。他要的是父母的疼愛,而不是無休止的愧疚。他多希望母親能像對待三弟那樣,隻要讀書不認真便打他手心,可這卻是他永遠都體會不到的。”
此刻母親小心翼翼說話的模樣,隻會讓楊堅更加心痛。
“你若不願意,阿娘……”
“阿娘言重了!獨孤氏女溫柔恭順,隻是孩兒幼年心悅鎖清妹妹。”
楊堅不願再看母親愧疚的神情,丟下這句話頭也不回的走了。”
呂苦桃眼睜睜望著兒子遠去,兩行熱淚卻忍不住流了下來。
她記得有一次自己偷偷去看望兒子,因太過歡喜竟不小心把他摔在地上,為此她心疼自責了好久。
恰好被智仙神尼撞見,便不許她再去看兒子,還指責她的行為衝撞了兒子的富貴。智仙神尼的這番說辭可把呂苦桃給嚇壞了,為了兒子的前程著想她便忍著不去看他。
可對於長子楊堅的離去,呂苦桃始終耿耿於懷,故她每年都會給兒子做件新衣裳,派人給兒子送去。
想象著兒子是不是又長高長胖了?他在那邊住的習不習慣?有時候,她想著想著竟流出了眼淚。
失去了長子,她便加倍對次子楊整好,把所有的愛全都給了他。卻沒想到竟造成弟弟不尊重兄長,自打楊堅回到陳留公府,楊整覺得自己受到冷遇,對這個兄長並不友善。
在教導兒子這事上,呂苦桃無疑是個失敗的母親,可她不知該怎麽做,才能彌補對長子的虧欠。
楊堅與母親呂苦桃行駛在回府的路上,走過回府必經的主幹大街,卻發現前方竟成觀者如堵之勢。
楊堅立即勒緊韁繩,準備調頭回轉,轉身瞧去後麵又來了輛馬車,以往寬敞的街道霎時被堵的水泄不通。
楊堅皺緊眉頭,對旁邊牽馬的陶徹說道:“去前麵瞧瞧是怎麽回事?”
“是。”
陶徹擠到了人群當中,過會兒又折了回來。
“稟世子:前頭是京兆尹府的人在辦案。今晨有位算命先生前去報案,說他辛辛苦苦賺的五百貫銅錢在昨夜不翼而飛。
於是,京兆尹的人便去他住的客棧內盤查,結果發現那個富商的包袱裏正好有五百貫銅錢。可那富商拒不承認,死活不肯跟著他們去官府,圍觀的人便越來越多,對著他指指點點。”
楊堅越聽越不耐煩,恍然瞥見前麵停靠的馬車旁,一模樣清秀的小丫鬟正湊到車前側身傾聽,時不時的點頭蹙眉,隨後再次走進人群。
楊堅注意到丫鬟怪異的舉止,因問道:“那是誰家的車駕?”
陶徹順著他的目光望去,回答說:“方才聽那丫鬟自報家門,說是獨孤府的車駕,裏麵坐的是獨孤府的七姑娘。”
楊堅聽後大為震驚,更讓人奇怪的是那丫鬟擠進人群,不知道說了些什麽,周圍竟傳來一片鼓掌喝彩聲,隨後官府的人把算命先生帶走,眾人也各自散去了。
遠遠的,就見兩位青年書生從那邊走過來。
隻聽左邊那年青讚歎道:“這小娘子真乃神人也,咱們在那杵了良久,也沒看出個子醜寅卯來,她在車內隻聽了一會兒,竟能知道誰是真凶。”
另一男子也隨聲附和:“枉費咱們苦讀這麽多年聖賢書,到頭來竟不如一女夫!”
楊堅仔細聆聽二人的對話,方知原來凶手是這女子找出來的,心裏對她倒多了幾分敬佩之意。”
陶徹看著那兩人遠去,過了半晌方才頓悟,驚得結結巴巴道:“世……世子,那……那裏麵坐的是……是您的……未婚妻啊!”
楊堅狠狠瞪了他一眼,陶徹連忙低頭不語,戰戰兢兢牽著韁繩往前走。
楊堅的目光再次落回前麵的馬車,微風乍起吹動簾布,正好映襯出兩道曼妙的倩影。
“不行,我楊堅的妻子隻能是獨孤鎖清,而不是獨孤伽羅。”
“北周帝都長安”獨孤公府上。
獨孤信道:“唉,我想向皇帝上書求退,欲棄官養老,陪亡妻崔氏過幾天清閑日子,可前日子到底沒有成,當不了閑人,不合我心意。
隻是家中物是人非,看著亡妻這滿架佛經,心裏隻覺愴然,你們倆都不要多說了,我半生征伐,發已半蒼,早無心再做權爭利奪,更不會起兵反抗當今皇上。”
楊忠也講道:“獨孤公執意如此,屬下自當依從,但楊忠手下五萬秦州舊部,仍然唯獨孤公馬首是瞻!”
獨孤信讚許地點了點頭,注視著身長七尺八寸、樣貌魁偉的楊忠,問道:“聽說朝廷準備派你出鎮東部邊關蒲阪城,你打算何時起身?”
楊忠剛剛被升任為小宗伯,宇文護與當年的宇文泰一樣,對這員猛將極力拉攏,又是賞官職,又是給名位。
北周建國沒多久,東有北齊高家,南有南陳對峙,重兵壓境,用人之際,楊忠既得軍心,又勇悍非凡,宇文護自是不敢得罪他。
性格深沉的楊忠知道獨孤信其實並未完全忘懷朝事,謹慎地答道:“是,最近北齊新出了個勇將,叫斛律明月(按,即斛律光,字明月),既有萬人不當之勇,又富有機略,已經派前鋒多次騷擾東境,太師宇文護十分頭疼,他…。”
楊忠看看麵前都是自己人,遂不再掩飾,歎道:“宇文護本來並不打算讓我這個獨孤公的舊部將重上前線,但他挑來挑去,找不出可與斛律明月對陣的人,隻得讓柱國大將軍達奚武和我同去……隻派了五千騎兵,卻要我們深入齊境五百裏作戰。達奚武老了,不願領命,說這和送死沒什麽區別。”
楊忠平生膽大,曾率領不足千人的部隊攻破擁兵萬餘城;還曾帶著二千騎兵,一路易旗遞進,冒充三萬大軍,竟然嚇降了南梁的嶽陽王蕭察;前年滅梁時,楊忠隻帶著二千精兵,就大破了帶甲數萬的南梁司州刺史柳仲禮。
“楊大人此時帶兵外出,反而是件好事。不但對楊大人有利,對獨孤大人和整個秦州舊部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