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9 章 周到的服務

字數:6171   加入書籤

A+A-




    流放後,我在敦煌當漢商!
    西廚收拾妥當後,天色已昏,荒野中格外安靜,除了水聲、風聲,就是牲畜圈裏豬崽子哼唧的聲音。
    隋玉從第三進客舍裏走出來,站在西側門往西看,一小群駱駝繞著河邊悠閑踱步,大公羊趴在一處土堆上閑望。人遷移出城,家裏的牲畜也跟著遷了過來,這邊地界寬廣,駱駝和羊不用再關在圈裏,隨便它們四處走動。
    “三嫂,你來看看。”趙小米高聲喊。
    鍋裏正在燉老母雞湯,趙小米興致高,今晚是她掌勺做飯,但在下幹菜的時候猶豫了,擔心雞肉燉得火候不夠。
    隋玉走進去扇開白煙,挾一塊兒雞肉嚐嚐,說“還得再燉一會兒,老母雞養的年數長了,肉柴。而且你三哥回來的晚,幹菜下鍋早了燉爛了。”
    “那我抽點柴,火燒小點,別把雞湯燉幹了。”趙小米吸了吸鼻子,說“老母雞燉湯就是香。”
    貓官一個躍身躥進來,看見隋玉的嘴巴在動,它立馬喵喵叫討食吃。
    “是殷婆過來了,我去幫忙收拾床榻。”雞肉丟給貓官,隋玉放下筷子出門。
    城內房子裏的褥子墊子和箱籠都挑了過來,隋玉去收拾她自己的房,泥榻已經幹了,榻上鋪稿卷,稿卷上鋪墊子,墊子上再鋪床單,隋玉坐上去試了試,還可以,不算太硬,不硌人。
    不過泥榻太長,床單蓋不住,漏出來的半截剛好用來堆放衣箱和錢箱。
    天上最後一抹晚霞消散,客舍裏徹底暗了下來,隋玉推開門走出來,喊上隋良一起去看豬崽子。
    甘大甘二正在趕駱駝和羊進圈,小黑聽見他們的聲音,站起來要吃的,一窩九個黑豬崽子睡在草窩裏隻能模糊看出形狀。
    “明天也放它們出來,天亮放出來,天黑趕進圈。”隋玉交代。
    甘大應好,說“這邊有水有草,豬羊駱駝吃食不用我跟甘二多操心,往後我們還能做其他的事。”
    “其他的事以後再說,接下來要忙秋收了,你倆先顧著地裏的活兒,運糧運草用沒揣崽子的駱駝,帶崽的母駱駝也帶去,先不讓它幹活,讓它跟著學學。”隋玉說。
    甘大甘二應好。
    “三嫂,我準備蒸飯了啊。”趙小米在西廚那邊高聲喊。
    趙西平也快回來了,隋玉牽著隋良往西廚那邊走。
    西廚距牲畜圈頗遠,足有十丈,走過去足要半盞茶的功夫,隋玉跟隋良進灶房沒多久,外麵響起駱駝跑動的聲音,是趙西平回來了。
    “人在這兒,過來吃飯,就等你了。”隋玉喊。
    灶房裏熱,一家人端菜端飯坐飯堂裏吃,每間飯堂擺了五套桌椅,殷婆子母子三人一桌,隋玉一家四口坐一桌。
    “今年讓爹娘和兄嫂來這邊過年,這邊有吃的有住的,灶裏的火不滅,挨著灶房的倉房估計就暖和。”隋玉喝口雞湯,繼續說“你看是這幾天你回去一趟,還是捎信回去,也就這幾天是清閑的,等我這邊忙了,家裏離不開你。”
    趙西平吐掉雞骨頭,他思索著說“一來一回,在路上要耽誤上十天,不太劃算,還是捎信回去好了,我讓他們把地裏的農活兒忙完了就過來,正好過來幫幫忙。”
    隋玉看向趙小米,問“你要回去嗎”
    趙小米搖頭,“我等爹娘過來,就不回去了。”
    “爹娘他們過來幫忙,我給他們開工錢。”隋玉把話說明,“我們沒幫過兄嫂,贍養爹娘也沒讓我們操心,沒有讓他們白給我做工的理。”
    “我三嫂一向明事理。”趙小米嘻笑一聲。
    隋玉哈哈一笑,捧一句“我小姑子眼明心亮。”
    趙西平嫌棄地瞥一眼,他看向隋良,又默默收回視線。
    隋良暗鬆一口氣,他以為他也要誇一句呢。
    飯後,殷婆子收拾灶台,甘大甘二給豬煮食,隋玉一幹人繼續去擼蘆花填充褥子。
    “明天會來生意嗎”趙小米犯愁。
    “我打算去玉門關待幾天。”隋玉跟趙西平說,“不久待,雇個可靠的人在玉門關跟進關的商隊多宣傳宣傳,讓客商知道敦煌新建了個大客舍才好。”
    “我明天去找黃安成,讓他跟進城的商隊說一聲就行。”趙西平不放心她離開好幾天,勸說道“除卻十月底到十一月中旬這段時間進關的,在這之前,商隊不會在玉門關久留,能往東走就往東走,今年多走一截,明年開春能早點回關中。”
    “那我十月底再去玉門關一趟。”隋玉說。
    趙西平這次沒阻攔,等下雪了,校場那邊的早訓和晚訓估摸著也停了。
    隔天,早訓結束的時候,趙西平找到黃安成,他剛開口,黃安成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今年我大哥一家要過來,我家住不下,到時候讓他們兩口子帶著孩子住你那邊去。”黃安成說。
    “行,啥時候過來我讓隋玉留個清淨的屋。”
    “估計是年底才來,我也不清楚,上個月接到信說今年糧食減產,糧稅一交,剩下的糧不夠糊口了。言外之意想過來看看,大概也想搬到敦煌來。”黃安成歎氣,“過來也好,我爹娘早死,我跟著大哥大嫂過了五六年,如今我在這邊站穩腳跟了,他們搬過來,我們兄弟倆也能有個照應。”
    “那倒也是,在這邊種地雖說發不了財,想餓死也難。”趙西平說。
    “還是朝廷政令好,一直照顧著西北。”黃安成笑笑,他見天色不早了,說“不聊了,我要去當值了。”
    “別忘了我托你的事。”
    “忘不了,包我身上吧。”
    趙西平騎上駱駝回去,路上遇到冬子爹牽著駱駝過來送麵,他看著駱駝問“今年才買的”
    冬子爹撓撓頭,高興地說“托你們的福,這兩年賺了點錢,我買了頭駱駝回去。如何我這駱駝不錯吧”
    “不錯,喂好點,它還能再長長。”
    “喂的一直不差,你還有事吧你先走。”
    趙西平沒有緊要的事,但客舍那邊的瑣碎事還有一大攤,他是不能慢慢悠悠地走,拍了拍駱駝的脊背,駱駝大步跑開。
    隋玉正準備進城,六十床蘆花褥子填充完了,她打算再去買六匹粗布,除了裁合尺寸的床單,還要雇人縫被罩。
    西城門,一隊商旅進城,黃安成領個人上城牆,指著落在荒野裏規模頗大的客舍說“那個客舍是新落成的,有存貨的倉房,有牲畜圈,還有一天三頓飯,你們過去看看,比民巷那裏的條件好多了。”
    客商顧慮位置太偏,但守城官又開口了,他不好拒絕,隻能滿口答應,進城了就沿著城牆向北去。
    “大哥,我去打聽了,那個客舍是軍中趙千戶的。”一個男人跑過來說。
    “能讓守城官開口的,這座客舍背後指定有人。罷了,我們先去看看,若是不成,我們歇一夜,明天就出城。”
    隋玉半途看見向北而來的商隊,她放棄去買布匹的打算,又騎著駱駝原路折返。
    等商隊過來,第一進客舍裏的十二間房已經鋪好了褥子,房門大開,明亮的日光照進去,落在鬆軟的褥子上,屋舍幹淨又舒適。
    隋玉引著一群商人走進來,說“一間屋能睡五個人,當然,你若是願意一個人睡個長榻也沒問題。訂一間房能領一間倉房,你們進來看看,倉房比客舍還大,足夠容納五個人的商貨。”
    客舍跟倉房在一個院裏,這讓客商滿意,自己的貨自己盯著,他們睡得也踏實些。
    “除了客舍和倉房,東側門外麵就是牲畜圈,白天的時候駱駝在荒野上跑,晚上關進圈裏,夜裏有人守著,你們不用擔心有人會偷駱駝。”隋玉繼續補充。
    “守城官沒糊弄人,這邊的條件是比城內的好。”走在前麵的客商點頭。
    “就是地方有點偏,不過問題不大,城內有跑腿夥計,你們若是想買什麽東西又懶得動彈,可以雇他們買了送過來。”隋玉繼續說。
    “你們這”客商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隻能說“你們搞得挺周到的,比其他郡好。”
    隋玉笑笑,說“往後都會發展起來。”
    “我們一共三十七個人,這個客院我們包下來了,房錢要多少”一個腰間掛算盤的客商問。
    “一間房一晚是一百文”
    “一百文掌櫃的,你這要價狠了點。”
    “我說的一間房是包含客房、倉房和牲畜圈。”隋玉解釋,“你若是不要倉房和牲畜圈,也可以按人數算,住大通鋪是一個人八文錢,單要一間客房五十文。”
    “是我誤會了,若是包含倉房和牲畜圈,一晚一百文也行,我們住三晚。”掛算盤的男人說。
    隋玉將一串十四把鑰匙遞過去,說“兩把大鑰匙是開東西側門的,十二把小鑰匙是開倉房門的,鎖跟鑰匙上標有記號,你們開鎖的時候檢查一下就行了。西廚那邊一天三頓飯都開火,飯錢另付,駱駝的草料我們還沒準備,你們應該有熟悉的草料商,可以安排人朝
    這邊送。”
    都交代清楚了,隋玉領著掛算盤的男人去第三進客舍,住三晚是三十六錢,她收錢後拿出兩個木牌,各寫兩個字,一個掛在牆上,一個交給客商。
    “還會寫字啊”客商打量她一眼。
    “會寫幾個字,會的不多。”隋玉笑笑,說“離開那天歸還鑰匙,這期間除非你們讓我們進去,其他時候我們不會進去,你們保管好財物,進出記得鎖門。”
    客商點頭,他攥著木牌離開,隋玉也跟著出門。
    客商和鏢師忙著卸貨,身無重擔的駱駝走到河邊去喝水,一頭又一頭,最後排成一排。
    日頭漸漸偏向頭頂,西廚冒起炊煙,今天沒準備包子,隻有湯餅和扁食,隋玉進去,她接手炒餡的活兒。
    “我三哥呢該讓他來揉麵的,他勁大。”趙小米說。
    “我讓他去城內買布了,今天讓冬子娘找人趕趕工,天黑之前給我縫十二個被罩送來。”隋玉聽到門外有腳步聲,她放下鏟子走出去,是兩個客商站院子裏打量。
    “晌午有什麽飯”高個男人問。
    “有扁食和鹵水湯餅,晌午還可以吃涼麵。”
    “沒有肉”客商問。
    “有,你們若是想吃,我這就讓人去買,吃什麽肉豬肉還是雞肉”隋玉問。
    “晚上燉兩隻雞,雞肉裏麵燉豆腐,再要一鍋白米飯。”
    隋玉滿口應下,一旦沾葷,她就有得賺。
    晌午三十七個人過來吃飯,他們食量大,一個人能吃一盤涼麵、一碗鹵水湯餅、外加一盤蒸餃,隋玉匆忙準備的飯食一下子就賣空了,又收十五錢。
    開業頭一天,對於這個收入,隋玉還算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