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有熟人好辦事

字數:5569   加入書籤

A+A-




    宋嫻帶著家仆打水摟柴回來了,她咳了兩聲,隋玉立馬止聲,她看一眼圍坐在她周圍的奴仆,他們立馬心領神會。
    “我們不會說漏嘴的。”小春紅壓低聲音說。
    之前在關外,在給奴仆分利一事上,隋玉曾經說漏了嘴,宋家的家仆也知道了。之後宋嫻特意交代,不要讓她家的仆從知道隋家的家仆能分多少利。
    “玉掌櫃,我來給你們送條羊腿。”走在前麵的客商拎條羊腿過來,說:“天熱了,肉過個夜就臭了,擱不住,我們大當家說你們離開長安時沒買羊肉,讓我給你們送條羊腿過來。”
    隋玉起身接過,她轉手把羊腿遞給甘二,說:“我去跟大當家道聲謝。”
    “這邊走。”
    宋嫻丟下一把野菜,也快步跟了過去。
    “玉掌櫃,宋當家,這邊坐。”嚴大當家出聲,“正在煮羊肉,待會兒喝碗羊湯再走。”
    “收了羊腿還留下喝羊湯,多不好意思。”隋玉笑著坐下,問:“嚴叔沒去過太原郡?”
    “沒有,我們的駱駝不如你們的駱駝多,運的貨也少,運進關內的貨在長安就能賣完,也就沒再去旁處。”嚴大當家抓一把核桃捏破殼,轉手遞給隋玉和宋嫻,“聽小販說這是從邯鄲郡運來的核桃,也不知真假,你們嚐嚐。對了,聽說你們這趟要去邯鄲?”
    “對。”隋玉點頭,她垂著眼剝核桃,思索著說:“托大司馬的福,來長安不足十日,貨就賣空了,有多餘的時間往旁處走。太原郡是桑麻之鄉,桑酒、絹布、麻布、生絲的價格不錯,我打算買一批運到邯鄲郡兜賣。”
    嚴大當家坐直了,打聽道:“絹布和麻布是什麽價?”
    “粗布是一百二十錢一匹,未染色的絹布是四百三十錢一匹,染色的絹布是四百八十錢一匹。”收了人家的羊腿肉,隋玉選擇如實告知,“桑酒是二百錢一罐,這時候去買或許會便宜些。”
    嚴大當家緩緩點頭,這比在長安買布要劃算,值得他們專門跑一趟。
    “哎,宋當家,你看我們也是老相識了,明年讓我們多租些駱駝,允許我們帶進關內可好?我們多運些貨,多賺些錢,要不了五年,就能把租的駱駝都買下來。”嚴二當家笑著套近乎。
    宋嫻往肉鍋裏看一眼,說:“還有我的事?我可沒收你們的羊腿。”
    “有,肯定有,待會兒羊肉煮熟了,我親手送一盆過去。”嚴二當家高聲說,他玩笑道:“玉掌櫃收生羊腿,你收熟羊腿,我們還是更看重你的。”
    “得罪我了啊。”隋玉指了指耳朵,“你小聲點,別讓我聽見了。”
    周圍的人大笑,嚴二當家擺手,說:“我不怕你聽見,不怕得罪你,我就怕得罪宋當家。”
    宋嫻麵上微紅,她雖說做著大宗生意,跟客商有來往,但交情不深,相交言淺,今晚有意模仿隋玉跟客商們說笑,意圖打好關係,但到底有些放不開,此時就有些接不上話。
    “我再考慮一下。”宋嫻笑著說,“等回長安了,我去賃驢行打聽打聽,看他們是如何做生意的。”
    “這我們知道,長安城裏那家賃驢行隻做當地人的生意,不外賃。”一旁的鏢師開口。
    嚴二當家看向宋嫻,斂了笑,認真地說:“我們是做正經生意的,你也明白關內關外倒買倒賣生意的利潤,我們有商隊,路也走熟了,哪會為了昧掉你的駱駝斷送走商的生意。”
    宋嫻點頭,“我明白,所以才沒有一口拒絕,這樣,你們回關最早也是明年秋天,到時候我給你答複好吧?”
    “不是,我的意思是,你如果同意,我們在關外就多買貨,不然貨買回來了,你萬一不同意我們帶駱駝入關,多出來的一部分貨總不能在敦煌便宜賣掉。”嚴二當家有些急。
    “羊肉鍋沸了,吃飽肚子再談好吧?”隋玉打岔,“先切碗羊肉給宋當家,讓她吃飽肚子再考慮。”
    “也好。”嚴大當家開口,“拿刀來,先削些熟羊肉。”
    隋玉感覺到宋嫻在拉她的衣裳,她扭頭看一眼,裝作沒看明白她的意思,她不能幫忙分擔風險,也就不幫忙做決定。
    兩碗羊肉湯遞過去,隋玉接過一碗,肉和湯還燙,她捧著沒喝,轉過頭跟嚴大當家說話,“你們出關最遠走到哪裏?”
    “大宛,大月氏人富的很,又種地又放牧,不缺吃也不缺穿,我們運過去的東西,他們什麽都要。”嚴大當家削坨羊肉喂嘴裏,說:“那裏氣候也好,有草場有林子,牛肥馬壯,人的個子也大。”
    “你們在大宛有沒有見過一種白色的花,綿白色,像羊毛和蘆花一樣蓬鬆柔軟,說是花更像是果,它的枝幹能長到膝蓋這麽高,開的是白色或是粉色的花,花謝之後結出深綠色的桃,桃綻開後,裏麵是綿白色的絨。”隋玉仔細描述。
    嚴大當家搖頭,但他一聽就明白了,傾著身子問:“這個東西能用來做襖和褥子裏的絨芯?能避寒吧?”
    隋玉點頭。
    “這可是個好東西。”嚴大當家心動,他問磨刀的鏢師:“兄弟們,你們走的地方多,可見過玉掌櫃說的這個東西?”
    “沒見過,我們要是見過早帶回來了,說不準還能換個官當當。”一個鏢師笑,“玉掌櫃,你是在哪兒見過這東西?聽誰說這東西長在關外?”
    “小時候看過一卷竹簡,那時候哪懂這些東西,看過就撂過了。”隋玉喝口羊湯,說:“後來想起了,一直沒找到相關的記載。”
    “那你多問問,看別的商隊有沒有遇見過。”嚴大當家又吃口羊肉,說:“大宛和康居以西是座很高很長的山,山的那邊是安息帝國,去那邊的商隊少,但也不是沒有,要是遇到了,我幫你問問。”
    .
    “多謝了。”
    “小事。”嚴大當家看向宋嫻,說:“宋當家,羊肉不燙了,能吃了。”
    宋嫻回神,她狠了狠心,說:“行,以後也做關內的賃駱駝生意。”
    嚴大當家笑了,“我替大家謝宋當家了。”
    宋嫻沒說話,她舉起碗大喝一口湯。
    一碗羊肉湯外加一個烤餅,吃飽喝足,隋玉和宋嫻回自家的商隊。
    躺進帳篷,隋玉說:“最開始可以先做大商隊的生意,或是隻把駱駝賃給走商五年以上的商隊。”
    “我也是這樣想的。”宋嫻點頭,“以後行走在外,我可比你受歡迎多了,想賃駱駝都要來巴結我。”
    隋玉笑兩聲,說:“以後我就指望你了,還望宋當家不嫌棄。”
    “好說好說。”宋嫻捂嘴笑。
    一夜過去,天色還沒亮,兩個商隊繼續趕路。
    七天後,步入太原郡的地界,前方的官道上出現幾匹快馬,隔了一二裏的距離,後麵還有三駕馬車,有穿著甲胄的官兵護送,一看身份就了不得。
    前後兩行商隊趕忙避讓,地裏有莊稼不能踩,隋玉吩咐奴仆趕著駱駝後退,退到岔路上讓行。
    等三架馬車過去,避到岔路上的駝隊再走上主路,駱駝太多,岔路太窄,還是有駱駝踩進莊稼地,踩壞了黃豆苗。
    隋玉讓奴仆下去扶起踩歪的豆秧,能扶的扶,踩斷的扶不起,她安排人在豆秧下放些銅板算作補償。
    這一耽誤,天又晚了,抵達前年入住的村子已是深夜,這時候不方便進村打擾,一行人又在野外過夜。
    早上被雞叫聲吵醒,隋玉突然想起前年離開的時候答應過一個小孩要給他帶什麽東西。
    “小春紅,前年去討蠶的時候,是不是你跟我一起去的?”隋玉問,“我那時候承諾那家的小孩要給他帶什麽來著?”
    小春紅想了一會兒,說:“主子,你說再來就送他一頂狼皮帽,若是獵到野狼,再送他一件狼皮襖,還有狼肉幹。”
    狼皮帽是沒有了,但隋玉有狼皮褥子,這是用兩張狼皮縫成的。進村前,她把狼皮褥子拆開,打算送張狼皮,讓那小孩的娘給他做襖和帽。
    天還早,桑樹下沒有摘桑葉的孩子,隋玉讓甘大甘二帶隊去找人租房,她和宋嫻帶兩個仆從循著記憶裏的路去找那家人。
    “你們是哪家的親戚?”在院子裏掃蠶沙的婦人問,“我見你們麵生啊,走錯村了吧?”
    “我們是商隊的人,前年來過的。”隋玉出聲。
    “噢,有印象了,你要說你是商隊的人我就想起來了,頭一次見女人走商賺錢的。”婦人抖了抖簸箕,說:“你們來晚了,前半個月來了個商隊,村裏的生絲和帛布被他們買走了。”
    “什麽價買的?”隋玉問。
    “還是往年的價。”婦人說得含糊,“你們去旁的村問問。”
    隋玉應好,轉頭問小春紅:“那個小孩的爹姓什麽來著?”
    “應該是姓齊。”
    走到齊生的家門口,一個小孩趕著雞跑出來,他看見門外的四張陌生麵孔,問:“你們找誰啊?”
    “應該是找你的,你爹娘在家嗎?”隋玉笑著問,“我前年來你家討走十條蠶和四棵桑樹苗,你還記得吧?是你嗎?”
    “是我是我,蠶和桑樹養活了嗎?”
    “養活了,我家的孩子很喜歡,他們托我給你捎一張狼皮做襖。”隋玉走進去,見小孩的爹娘出來,她笑著說:“大哥大嫂,我們又見麵了。”
    兩方寒暄過後,隋玉強硬地把狼皮塞過去,齊生夫妻倆要留她在家吃飯,喊兒子把攆出去的雞再攆回來。
    “今年你們來晚了,東邊來了個商隊,把附近幾個村織的絹布都買走了,你們要去旁的村再看看。”齊生說。
    “什麽價買的?”隋玉打聽。
    “沒染色的絹布是四百錢一匹,染色的絹布是四百五十錢一匹,比你們前年買的價便宜些。”齊生看了眼狼皮,說:“我丈人住在山上,絹布應該還沒賣,要不我領你再走一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