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懸賞
字數:4235 加入書籤
奴仆們聚在一起商量過後,又各自分開去照料各自負責的事,隋玉等他們分開後,她進帳篷看望丁全。
丁全昏昏沉沉歪躺在地上,頭上鬆鬆垮垮地裹著白布,神色痛苦又掙紮,隋玉看出他應該是陷入噩夢中,走近喊兩聲。
“啊?”丁全迷迷瞪瞪醒來,他看了隋玉一眼,又恍惚好一會兒才認出人。
“主子,我又夢到那晚的鬼火了。”他語帶後怕。
隋玉:“……那不是鬼火,你別神神叨叨的,自己嚇自己。你感覺如何?沒再起高熱了吧?”
丁全的頭發被燒得沒多少了,好在因為帶了帽子,起火後他反應過來甩了皮帽,又有隋玉和小春紅及時追過去滅火,隻是後頸皮和側臉燒傷兩塊疤,以及頭皮燒出大片大片的水泡。隋玉安排人耗了一罐子涼水給他反複衝洗,之後連驚帶嚇外加受涼受傷,高熱兩天才有所好轉。
“頭疼,我一動就疼。”丁全說。
“那我就不帶你走了,你跟宋老冬留這兒養傷,宋當家會安排兩個下人照顧你們。”隋玉交代,“我給你留一個月的口糧,傷勢好轉後,你們可以自行去若羌尋個活兒賺口糧,等我們回程路過再捎上你們。也可以跟著回關的商隊先一步回去,正好趕上家裏春種,你跟二黑以後就留家裏種地算了。”
提及二黑,丁全下意識問:“主子,你不怕我逃跑?”
隋玉輕笑一聲,說:“我看你是燒糊塗了,回去了你還有碗飯吃,在關外,你就是運氣好死不了,也會再遇一個像胡都尉一樣的主子。行了,不跟你叭叭了,你繼續睡。”
出了帳篷,隋玉看見宋嫻也從另一頂帳篷裏出來了,二人對視一眼,一起去找徐氏和李氏的商隊。
徐氏商隊兩個燒傷的客商傷勢不重,一個傷在手上,一個傷在耳朵上,不影響趕路,所以隋玉通知隔日就啟程的事,兩個商隊的主事人齊齊答應了。
“提兩條駱駝腿過來。”李大當家吆喝一聲,他轉身說:“玉掌櫃,你跟宋當家各提隻駱駝腿回去,那晚燒死的駱駝個頭不小,我們打算做成風幹肉,忙了幾天,還剩不少,帶在路上不好帶,你們各提走一些回去。”
隋玉道聲謝,問:“你們的駱駝都找回來了?”
“找回來了,這沙漠裏除了我們沒旁人,沒人使壞,駱駝丟不了。”李大當家如實說。
隋玉往戈壁灘上看一眼,在戈壁灘裏失蹤的兩頭駱駝不知道還能不能再找回來。
事情說定,李氏客商抬著兩隻駱駝腿送來了,隋玉和宋嫻再次道謝,勞人家多走幾步,幫她們送去商隊交給仆從。
徐大當家看了宋嫻兩眼,他聽說了宋家家仆叛逃的事,更是目睹了砍殺賊奴再拋屍的場景。
等隋玉和宋嫻走遠,徐大當家帶著些看熱鬧的意味說:“李兄,你猜猜,接下來一路,這兩位女尖兒的商隊還會不會出亂子。”
隋玉和宋嫻在客商中略有名聲,獨有的兩位女商,俱是精明強幹的性子,削尖了頭一門心思鑽營,所以有“女尖兒”的稱號。
李大當家略有思索,說:“應當不會,敢跑的人已經跑了,剩下的不管是忠心還是膽小,看付諸行動的賊奴被砍殺了,有小心思的也會摁下心思。”
徐大當家笑一下,說:“兩個女尖兒有些手段,這是她們走商第幾年了?今年才出現奴仆叛逃的情況。”
李大當家沒再接話。
一夜過後,商隊啟程,戈壁灘外的沙漠上隻留下一頂帳篷,宋老冬親自選了兩個信任的奴仆,帶著丁全留在原地養傷。
一聲鶯啼叫醒了關外的春天,雪山上冰雪融化,山澗蜿蜒的溪流出現水色,半山腰的向陽坡,雪水滋潤春土,青綠之色在晃晃幾日中,悄無聲息地蔓延在山麓間。
幹涸的溪流有了水,困苦了整個冬日的牲畜紛紛聚在河邊,為了爭搶好位置,河邊經常出現牛羊打鬥的畫麵。
.
過著遊牧生活的牧民騎著馬驅趕羊群遷往春牧場,路上聽到響亮的駝鈴聲,他們紛紛停下,用冬天攢下的皮毛跟商隊換結實的布料。
冒著紫色花苞的青草地上鋪開一匹淺紫色的粗布,確定布匹沒有殘缺和汙漬,穿著袍子的婦人滿意點頭。
花歲春用不算熟練的羌語替隋玉傳達意思:“這一匹布要用六張羊皮換。”
婦人沒意見,她也沒法討價還價,他們要遷往山上的春牧場,等不到第二個漢人商隊過來。
生意做成,商隊繼續走。
隋玉和宋嫻的貨主要是為了帶去大宛交易,路上遇到羌人會行個方便做些零散的生意,但不會大量出手。
牧民們忙著遷徙,商隊跟他們擦肩而過,羊叫聲、牛叫聲跟駝鈴聲漸行漸遠。
天黑後,商隊在若羌國的邊緣停歇,四個商隊各買了一隻羊,當晚就宰殺了,一整夜,沙漠和綠洲接壤的地方肉香彌漫。
遠離匈奴的牧民生活得安定又祥和,牧民們過著遊牧的生活,一年四季都在遷徙,他們沒有固定的居所,布料和香料以及糧食全靠過路的商隊捎帶,故而這裏的人對過路的客商很是友好。隋玉和宋嫻打頭帶領著商隊從若羌國穿行,行路半個月,完全沒遇到地痞無賴或是劫道搶貨的人,還收獲了當地牧民贈送的肉幹和酥油。
宋嫻沒在若羌國看見逃走的三個賊奴,她托會羌語的花歲春跟牧民們打聽了,他們紛紛搖頭,表示沒看見她口中的漢人。
宋九一共帶了六個奴仆叛逃,抓回了四個,逃走的三人牽著駱駝跑了,追趕的人沒攆上,他們偷走的綢緞也沒奪回來。
“等回來的時候,我們再打聽打聽。”隋玉說。
宋嫻點頭,“我以後出關的機會多,他們最好祈禱別再遇上我,但凡讓我看見,他們就是賣身了我也要再買回來,耗財也要斬斷他們的生路。”
張順看了眼走在旁邊的人,宋家的家仆聽到這話抖了一下,垂著的頭恨不得埋進褲襠裏,一副被嚇破膽的樣子。
出了若羌國,商隊又走進沙漠,行走到此地,隋玉才遇到一隊從西邊過來的商隊,是由胡商和漢商組成的大商隊。
“呀!這不是玉掌櫃和宋當家嗎?你們出關這麽早?這是剛進二月就動身了?”相識的鏢師問。
“二月初二離開敦煌的,你們這是從哪兒過來?”隋玉問。
“從疏勒國動身的。”鏢師回答,他往北瞅了瞅,問:“北邊還亂不亂?聽去年秋天去大宛的商隊說匈奴跟車師打起來了?”
“戰事已經平定了。”隋玉解開駱駝背上挎的包袱,問:“你們是直接回關嗎?幫我給家裏的孩子捎個包袱行不行?”
“戰事平定了?你具體說說。”相隔不遠的客商驅著駱駝過來,他接過包袱,說:“給你兒子帶回去的?交給我。”
隋玉道聲謝,又仔細地交代一下車師那邊的情況,以及戈壁灘外出現鬼火的事。
“就是人屍和獸屍腐爛形成的汙濁氣,遇到火或是溫度太高了就燃了,那附近不知道還有沒有殘留的濁氣,你們靠近時注意點,能不燒火就不燒火。”隋玉囑咐。
“我們安排了人在那個地方守著,你們過去了就能看見人,不必發愁不知道位置。”宋嫻打補。
聞言的人紛紛道謝。
有兩個商隊聽說北邊的匈奴已經趕走了,他們打算折去樓蘭,先做筆生意再回關。
宋嫻把逃奴的事跟他們提了下,詳細地描述了三個賊奴的相貌,說:“我出一頭駱駝買他們的命,你們若是遇見,隻要能把這三個人帶回敦煌送到長歸客舍,我就贈送一頭駱駝,或是從我這裏租駱駝,我免你們五頭駱駝的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