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路遇故人

字數:4523   加入書籤

A+A-




    在了無人煙的草原上行走三天後,路旁逐漸有了人生活的痕跡,湖泊下方的農田裏稻苗長得正盛,水鴨子在稻田覓食,駝隊經過,水鴨嘎嘎亂叫,撲棱棱躥進稻田深處不見蹤影了。
    “這是從你們大漢朝傳來的水稻。”趙秦說。
    “在我們的水稻傳過來之前,你們這裏沒有水稻種植嗎?”隋玉問。
    “那我不清楚,在那之前我還沒出生。”趙秦不種地,也就沒了解過,“我隻聽說好多年前,大漢的使團往來頻繁,你們的皇帝將漢地的良種贈送給我們,我們把大宛獨有的良種馬和果莖之物回贈給你們。之後又有商隊過來,他們運走了我們的藥材、羊毛毯、長毛獅等等,也帶來了織布機、灶台、煙囪、綢緞、絲帛等等,你們在我們這裏可以看見很多漢地的東西。”
    正說著,隋玉的視野裏出現一處農家,土石為基,牆麵半是夯土半是木頭,屋頂是圓形的,這一點很有異域風情,但在一處矮房頂上突兀地豎著一個煙囪。戴著黑紅色小帽的婦人從屋裏探頭出來,她穿著淡紫色的紗裙,立在門外好奇地望著過路的商隊。
    徐氏商隊的譯人走過去打聽前幾日有沒有路過的商隊,得知了消息,商隊繼續趕路。
    “還有多久才到下一個城邑?”宋嫻問。
    “沒多久了,頂多再有兩天,下一個城邑是個大城,你們的商貨應當能賣出去。”趙秦說。
    如他所說,當人煙越發稠密,路旁的農田越發多時,占地頗大的城邑出現在眼前。
    跟上一個城邑不同,這個城邑的百姓是以農耕為主,過著群居的生活,人煙繁盛,故而形成一座大城。
    還沒進城,先有駝鈴聲出來了,兩個商隊越來越近,兩方都認出了彼此。
    “秦大當家?”隋玉高聲打招呼,“你們這是準備回去啊?”
    來人是秦文山,也就是隋玉頭一次出關在樓蘭遇到的商隊的主事人,她那時答應為他撰寫個人誌。
    秦氏商隊是去年過來的,本是打算初秋離開,都翻上蔥嶺了又遇上從關內過來的商隊,得知關外起了戰事,好幾個商隊遇上匈奴兵都沒能逃脫,他思量再三又帶隊返回大宛。在大宛過個冬,走了十七個城邑,費盡心思買到兩匹純種汗血寶馬,這才準備打道回府。
    秦文山認出她,他跟徐大當家打個招呼,騎著駱駝走向隋玉,他打量她一圈,說:“玉掌櫃了不得,竟是來大宛了,無盡的沙漠高坡和綿延不絕的群山萬壑竟沒攔住你。”
    “想發財嘛。”隋玉莞爾一笑,她的眼睛望向他商隊裏的高頭大馬,這匹馬通體雪白,毛發亮眼有光澤,一雙大眼高傲極了,看向駱駝的目光充滿了不屑。
    隋玉笑了,說:“你這在哪兒搞來的駿馬?看樣子脾氣可不小,它看不起我們。”
    秦文山略過她的頭一句話,飽含炫耀地請隋玉上前欣賞,說:“這可是純血馬,差點砸光我們的家底才買到手,別說是看不起我,它就是看不起我祖宗,我也舍不得抽它一鞭子。你別靠近啊,它脾氣不好,不管是人還是馬,誰靠近踢誰。”
    宋嫻和綠芽兒也過來了,這匹馬實在是漂亮,通體發光,著實是個仙品,把宋嫻之前買回去的汗血寶馬襯得像個魚目。
    “娘,你給我買一匹這樣的馬吧。”綠芽兒抱著宋嫻的胳膊撒嬌,“不怪我沒眼光,看不上我哥哥和隋良養的馬,原來是有夢中情駒在這兒等我。”
    別說是綠芽兒喜歡,就是宋嫻也喜歡,她還是豆蔻少女時,家裏的馬匹可不少,她見過的馬匹沒有一千也有八百,都沒有這匹馬的姿態。
    隋玉走過來拽宋嫻一下,得益於二人養成的默契,宋嫻立馬意會到隋玉的意思,這是想打聽這匹馬在哪裏買的。
    “去問你伯伯,我可不知道這匹馬的價錢,我得估量一下我買不買得起。”宋嫻牽著綠芽兒走到秦文山旁邊,說:“秦大當家,我這是頭一次帶我閨女出來,為了讓她痛快答應跟我學著經商,我得下血本贈個重禮。這匹馬是在哪裏買的?不知道還有沒有,我想買來送她。”
    秦文山微微一笑,他看綠芽兒一眼,問:“想要?”
    綠芽兒重重點頭。
    “那就跟你娘好好經商,在關外多走幾趟,多賺些錢,有機會遇上神駒,你大手一揮,想買多少買多少。”秦文山隻字不提買馬的來源。
    .
    這時候徐大當家和李大當家也過來了,這兩人的心神也在極為耀目的純血馬身上,二人纏著秦文山說好話,試圖從他嘴裏撬出買馬的地方。
    隋玉走到趙秦身邊,問:“你有沒有路子買到這個品質的純血馬?”
    “我知道幾個馬主,也可以帶你們過去,但你能不能讓他們割愛那就看你的本事和運氣了。”趙秦說,“像這種極品馬,馬主多是不願意出手,對於他們那些不缺錢不缺珍寶的人來說,血統珍貴的神駒當然是要自己留著,再一個就是贈送給權貴。”
    另一邊,秦文山被纏得受不了,他直言說:“這匹馬的前主人不會再出手這種馬,我們也是僥幸才買到一匹,還是跟他磨了兩個月,他才鬆口。”
    “如果我們把貨賣給你,你能不能再買到兩三匹?”隋玉想出一個法子,把貨賣給秦文山,銷貨的事她們就不操心了。再一方麵也能得知前馬主是誰,這次買不成,下次可以再找上門。
    秦文山心動,但他的族人不讚同,眼下已近七月,他們不能再耽誤下去,若是回去晚了,遇上下雪天,馬再凍死在手裏,三五年白幹了。
    “你們什麽時候回去?”秦文山問。
    “明年,回到長安最早也是明年秋天。你放心,我們就是買到馬也不會影響你這匹馬出手。”徐大當家立馬明白了他的意思。
    “那行吧,都是相識的人,能幫一把就幫一把。”秦文山鬆口了,“你們往西南方走,出了這座城邑大概要走十天,在西南方的一個偏遠小城,那裏靠近山脈,居住的人少,是個養馬的好地方。那座城有三個大馬商,不過不是很喜歡跟漢人打交道,你們要是不急著回去,可以去試試。我這匹馬是在圖溫氏家族買的,據我所知,他家還有七匹寶駒,你們過去提我的名,看能不能見到人。”
    四位當家人紛紛道謝,連聲稱讚秦文山是個心胸闊達的大好人。
    “秦大當家,你的個人誌已經寫好了,有兩個版本,一篇是我寫的,通體大白話,容易讀懂。另一篇是請長安大司馬府裏出來的夫子寫的,是一篇賦詞。這兩版個人誌都存在我家,你回去了找隋良,讓他拿給你。”隋玉說。
    大司馬府裏出來的夫子?秦文山心下一喜,他可接觸不到這樣的人。
    “看來玉掌櫃得了大造化,遇到貴人了。”秦文山看向隋玉,眼裏放光,他殷切地說:“這回我給你行方便,待我遇到難事了,你可要給我搭把手。”
    “一定一定,隻要是我能力之內,我絕不推拒。”隋玉一口答應。
    “那我們就在此分別。”秦文山拱手,說:“祝各位皆有所得。”
    隋玉衝小春紅招手,小春紅將早已拿下來的木匣子送過來。
    秦文山注意到,不等隋玉接手,他伸出手給攔下來,說:“給你家人帶的?給我吧。”
    隋玉赧然一笑,說:“倒是我不好意思了,家裏有個小兒要哄,我力有不逮,隻能勞煩各位善心人幫忙傳話捎物。我出門時跟我家小崽約定是金秋時節回去,路上遇到事耽誤了行程,為了安全,今年冬天就不回去了,托你給他捎個話,免得麥子一黃他就眼巴巴地盼著。”
    秦文山眼前浮現出小崽在城外盼母的身影,思及自家的兒女,他心裏又暖又酸,感慨道:“做我們這一行的人,錢賺了,就是陪不了家人,吃了苦,八成還不落好。你放心,話我一定帶到,不讓他生你的氣。”
    綠芽兒聽到這話,她羞愧地低下頭。
    白馬受不了他們囉哩囉嗦的,忽的打個響鼻,抬起馬蹄就要踢人,驚得隔了三尺遠的駱駝“卟卟”大叫。
    “走了走了。”秦氏族人催促。
    兩方人馬再次告別,駝隊背道而行,不過一柱香的功夫,城外就不見商隊的蹤影了。
    隋玉她們的商隊在城內休憩兩日,備足幹糧,又帶上四個譯人出城向西南方向奔去。
    行路十三天,秦文山口中的偏僻小城出現在一行人的視野中,這裏人煙罕至,駿馬奔馳,駱駝群的到來引得它們紛紛側目,叮叮當當的駝鈴聲也引來了馬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