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訴苦運動
字數:4215 加入書籤
抗日之鐵血八路!
“轟轟轟……”
爆炸聲很快在虎頭嶺阻擊陣地響起,火光飛濺,硝煙彌漫,塵土飛揚……
遠遠看上去特別嚇人。
但隻有身處其中才能感覺到晉綏軍眼前這場炮火準備更像是應付差事!
為什麽會這麽說呢?
之前阻擊陣地遭到炮火打擊都是晉綏軍集中十多門迫擊炮進行齊射……
一輪十多顆炮彈,下雨似的砸向阻擊陣地。
雖然迫擊炮威力有限,很難直接炸爛阻擊陣地。
但仗著數量優勢,不斷有炮彈瞎貓撞死耗子似的砸進戰壕,炸死幾個紅軍戰士。
眼前這場炮擊看似猛烈,爆炸聲似乎比剛才還要密集。
特別是迫擊炮射速。
前幾輪炮火準備中,每隔六七秒才會有一輪炮彈砸下來。
眼前這場炮擊的炮彈爆炸間隙卻隻有兩三秒,聽起來源源不斷,感覺這場炮擊似乎比剛才更加猛烈。
其實不然。
晉綏軍這場炮擊僅僅出動了六門迫擊炮,比上次炮火準備少了一半。
六門迫擊炮一分為二,三門一組,輪番朝虎頭嶺阻擊陣地開炮,給人造成一種這場炮擊更加猛烈的假象。
其實晉綏軍在這場炮擊中消耗的炮彈隻有上一輪一半。
既然已經決定佯攻虎頭嶺,保存實力……
那就沒必要再像剛才那樣浪費炮彈。
因為節省彈藥也是保存實力的一種。
雖然晉綏軍不缺彈藥,但像炮彈這種稀缺彈藥也不是想補充就能補充得了的,能省一點兒是一點兒。
唐林躲在戰壕裏,聽了兩三輪炮彈就察覺到山下晉綏軍不想拚命了。
但他並沒有放鬆警惕。
指導員譚偉是個老兵,也看出晉綏軍這場炮擊跟往常不一樣,彎著腰摸到唐林身邊,滿臉期待問“連長……”
“晉綏軍是不是被我們打怕了……”
“像你剛才說得,為了保存實力,不敢跟我們繼續拚下去!”
“現在的炮擊看似猛烈,其實參戰的火炮數量還不如上一輪炮擊……”
唐林點點頭“八成是這樣……”
“但我們暫時還不能放鬆警惕。”
“防止晉綏軍通過示弱來迷惑我們,等部隊放鬆警惕後突然發動攻擊……”
“但不管山下晉綏軍的真正目的是什麽!”
“炮火變弱,進攻勢頭變弱,我們的防守壓力就會跟著變小。”
“部隊正好趁機休整一下,順便補充一些俘虜兵,增強實力。”
說著就朝譚偉滿臉期待問“剛才收獲都統計出來了嗎?”
“我們一共繳獲多少武器彈藥,抓了多少俘虜,從你的角度分析,能動員多少俘虜加入我們紅軍!”
譚偉一想到這件事兒就笑了,很高興道“剛才一仗絕對是我們九連整編以來打得最大一場勝仗!”
“繳獲五挺輕機槍,六把晉造毛瑟手槍,15把衝鋒槍,138條步槍……各種子彈加起來超過一萬發,還有四百八十多顆晉造手榴彈……”
“咱們九連從來沒像今天這麽富裕過,光輕機槍都有十一挺……”
“比主力部隊一個營都多……”
“總共抓到了118個俘虜,裏麵有兩個排長,八個班長,其他俘虜全都是普通士兵……”
“我大概了解了一下,他們基本都是貧苦出身的普通老百姓……”
“隻要做通他們思想工作,動員三十個加入紅軍肯定沒問題!”
“怎麽才這點兒人?”唐林皺著眉頭滿臉不解問,明顯有點兒接受不了這個結果。
在他記憶裏,後世解放戰爭中,合集政工幹部動員俘虜參加解放軍的比例高達九成。
紅軍目前形式雖然比不上幾年後解放軍,但俘虜出身都差不多。
隻要用對了辦法,動員五六成俘虜加入紅軍肯定沒問題,結果指導員竟然隻能動員三成俘虜加入紅軍,那就有點兒太少了。
那上問“指導員……”
“你是怎麽動員他們加入我們紅軍隊伍的……”
這下輪到譚偉糊塗了。
按紅軍以往慣例,能動員三成俘虜加入紅軍隊伍已經算是很高比例了,結果連長還不滿意,難不成他有更好辦法。
馬上一副期待表情回答“跟他們講紅軍政策,知道紅軍是老百姓自己隊伍,再動員他們加入紅軍,打倒反動派……”
“你沒用訴苦運動?”唐林沒聽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立刻朝指導員問。
譚偉則搖頭反問“什麽是訴苦運動?”
“你不知道訴苦運動?”唐林滿臉詫異反問,然後臉上才露出一副恍然大悟表情。
訴苦運動在動員俘虜方麵發揮了巨大作用,但要到解放戰爭以後才會出現……
如今抗日戰爭都還沒開始,譚偉知道訴苦運動反而不正常。
馬上朝譚偉解釋“指導員……”
“訴苦運動是我自己想出來的。”
“俘虜基本都是窮苦人出身,我們必須讓他們知道自己為什麽窮,如何受到地主階級剝削跟壓迫,在晉綏軍怎麽遭到上級欺壓跟羞辱……”
“還要讓他們知道跟著長官打紅軍就是助紂為虐……幫地主階級欺壓自己家人。”
“我們哪怕不當兵,也不能給地主階級當走後……”
“想當兵也要當紅軍……”
“隻有紅軍才是真正老百姓的隊伍,給他們分糧食,分土地,保護他們財產不再受到地主階級剝削,過上好日子……”
“否則他們就隻能一輩子受到地主階級剝削跟壓迫,永遠翻不了身。”
譚偉一開始還沒怎麽當回事兒。
作為老搭檔,他太了解自己連長。
軍事幹部出身,從普通戰士一步步升到連長……副班,班長,副排,排長……一級都沒落下,指揮作戰經驗雖然很豐富,但卻沒從事過任何跟政工有關的事兒。
下意識覺得連長不可能有動員俘虜的好辦法。
結果他越聽越震驚。
腦子裏的思緒就好像被打開一樣,瞬間冒出大量想法。
作為一個合格的政工幹部,他太清楚訴苦運動可能給紅軍帶來的影響有多大。
要是能全軍推廣,俘虜不進不再是紅軍負擔,反而會變成一個寶庫,給紅軍源源不斷新兵的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