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師長:他們回不來了

字數:4229   加入書籤

A+A-


    抗日之鐵血八路!
    “連長……”指導員譚偉一個多小時後重新回到阻擊陣地。
    臉上掛滿笑容,看到唐林就一臉激動道“我們發財了……”
    “訴苦運動有用……”
    “按你教我的辦法先把俘虜裏的軍官提出來,我們的戰士帶頭,讓他們挨個進行訴苦……”
    “結果沒多長時間訴苦運動就變成了針對地主跟軍官的聲討大會……”
    “一個個俘虜就跟換了個人似的,對原來的晉綏軍長官義憤填膺,充滿怒火,嚷嚷著要求加入紅軍,推翻地主階級……”
    “不到一個小時,第一批三十個俘虜的動員結果就出來了。”
    “除了三個俘虜堅持離開,四個俘虜想回家,不想再當兵,剩下23個俘虜全部要求加入紅軍……”
    “動員比例超過七成。”
    “隻要我們以後能源源不斷抓到俘虜,部隊就不愁沒有新兵……”
    “我現在反而擔心隊伍裏的俘虜兵太多,老兵太少,造成部隊軍心動蕩……”
    唐林笑著回答“隻要我們控製好俘虜兵比例,你擔心的問題就不會發生。”
    “指導員還要還要多做這些人的思想工作,讓他們徹底融入我們紅軍隊伍,”
    “還要發展一些預備黨員跟黨員出來,把他們也培養成老兵!”
    “這樣我們就能給九連補充更多俘虜兵。”
    譚偉聽得連連點頭。
    他突然發現,麵前連長不僅會打仗,還特別擅長做部隊思想工作,每次跟他討論問題都能學到好多東西,給人一種醍醐灌頂感覺。
    看著唐林繼續問“那你覺得我們九連適合補充多少俘虜兵?”
    “戰前我們連有一百三十多人,現在還剩不到八十人可以戰鬥,光恢複滿編就要補充五十幾個新兵。”
    “但我們繳獲的那些武器彈藥又不能堆在那裏當廢鐵,肯定要裝備部隊,為我所用!”
    “原來的機槍班肯定要擴編成機槍排,其他部隊編製不變。”
    “這樣,我們先給部隊補充六十五個新兵,一個老兵帶一個新兵,言傳身教,讓他們盡快融入我們紅軍。”
    “老兵數量超過新兵,也能避免他們仗著人多而鬧幺蛾子!”
    譚偉一雙眼睛立刻變得炙熱起來,馬上領命“我現在就去安排……”
    “保證咱們撤退前把部隊缺額補齊?”
    “撤退路上邊趕路邊讓老兵找新兵談心,做他們思想工作……”
    …………
    紅一師師部。
    陳師長正在為撤退做最後準備。
    作戰參謀已經把所有重要文件全部打包,隻剩師長鋪在桌子上的軍用地圖。
    兼任紅一團團長的楊政委風風火火走進來,抓起桌上半缸子水就往肚子裏灌,渴的快要冒煙的嗓子頓時好受不少。
    擦了擦嘴角水漬就朝陳師長道“師長……”
    “部隊都撤得差不多了,就剩師部跟九連還沒動……”
    “我們一走,九連就能交替掩護撤離戰鬥!”
    “他們麵對的是一團晉綏軍,壓力肯定很大……我們早點兒撤他們也好早點兒撤退!”
    “他們回不來了……”陳師長指著地圖分析。
    “晉綏軍在我們手裏吃了幾次分兵突襲的虧後,戰場上變得越來越謹慎。”
    “我剛剛收到消息正麵進攻我們的兩旅晉綏軍已經全線展開,八九千部隊一起朝我們掩殺過來,完全斷絕九連跟我們之間聯係。”
    “他們想撤離戰場後跟師主力匯合,必須先突破晉綏軍進攻我們的防線。”
    “他們那點兒部隊無異於以卵擊石,自取滅亡。”
    “好不容易完成阻擊任務,結果卻在撤退路上敗在晉綏軍手裏,遭到好幾千晉綏軍圍攻,那就太得不償失。”
    楊政委眉頭同時皺了起來,一臉擔憂問“那怎麽辦。”
    “九連拚盡全力幫我們擋住晉綏軍增援部隊,給師主力爭取到足夠撤退時間。”
    “現在完成任務可以撤退,後路又被兌九裕戰場上的晉綏軍給斷了。”
    “咱們總不可能不管不顧,放棄這支剛剛立下大功的英雄部隊吧……”
    “實在不行老子帶一個營正麵強攻,在晉綏軍防線上撕開一道口子,強行把他們接應回來。”
    “反正咱們紅軍沒有放棄自己戰友的先例。”
    “更何況那還是一支剛剛救了我們命的英雄部隊。”
    “不行……”陳師長毫不猶豫拒絕道。
    “晉綏軍現在巴不得咱們主動向向他們發動攻擊。”
    “別說一個營的部隊,你就算把整個一團拉上去,隻要敢衝,晉綏軍就敢包我們餃子……”
    “你趁早給老子打消這個念頭。”
    “咱們紅一師就這點兒部隊,要是為了接應一個連而把一個營陷入絕境,我們兩個就是整個紅一師罪人。”
    “那怎麽辦……”楊得誌越聽越著急。
    “總不可能真不管他們,等著晉綏軍去前後夾擊他們吧?”
    陳師長搖頭回答“說什麽屁話……”
    “咱們紅軍啥時候放棄過自己戰友了。”
    “雖然九連沒法兒立刻突破晉綏軍防線,跟師主力匯合,但並不代表他們沒法兒撤離戰場。”
    “你馬上派三個通訊員去聯係九連……”
    “讓他們交替掩護撤離虎頭嶺,但不要急著過來找師主力匯合。”
    “他們前麵擋路了六個團的晉綏軍,不管強攻還是計取都很難突破。”
    “讓他們暫時往介休方向轉移,找個地方潛伏起來,等前線戰事稍微平息一些再繞過前線晉綏軍跟我們匯合。”
    楊政委一雙眼睛頓時亮了起來,馬上叫道“這個辦法好……”
    “為了跟我們決戰,閻錫山把活動在周圍的晉綏軍全部調到兌九裕,介休最為敵人大後方,反而兵力空虛。”
    “九連人不多,進入介休後隨便找個山溝往裏麵一鑽,晉綏軍絕對發現不了他們存在。”
    “等兌九裕戰鬥徹底結束,聚集在前線的晉綏軍回到各自防區,他們防線就會因為兵力不足而漏洞百出,九連再跟我們匯合就容易多了。”
    “我現在就回一團,把通訊板身手最好的三個通訊員派出去,一定把師部命令傳達到唐林手裏。”
    陳師長跟著補充“通訊員到了九連就暫時別回來了。”
    “他們硬扛晉綏軍一個團,傷亡肯定很大。”
    “三個通訊員雖然不多,但肯定能彌補一下他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