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戰群英

字數:6315   加入書籤

A+A-




    大漢三公之一、司徒、經學大家、鎮國大學士、琅琊王家名士王朗,被杜預在陣前罵的吐血三升,墜馬而亡。
    但王朗畢竟是王朗,還有最後幽幽一口氣,腿腳四肢還在抽搐。
    若搶救及時,這皓首匹夫、倉髯老賊沒準還能再回過氣來。畢竟在才氣主宰一切的聖元大陸,什麽事都不奇怪。
    曹丕就臉色劇變,喝令手下:“還不急忙將王司徒抬下去?好生醫治!?孤還有父王賜予的七品文丹,應可起死回生。”
    漢朝大軍中,立即衝出好幾個王司徒的學生、門生,狂奔而來,要將他搶回去。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以大漢雄厚的根基,王朗回去略微調養,回來又是生龍活虎一條好漢。
    可惜,杜預不會養癰貽患。
    既然王司徒自送上門來,那就讓他一路走好。
    杜預目光冶斜,睥睨王朗,充滿了對身敗名裂的貳臣逆賊的憐憫與同情:“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群山之中,天際之下,無窮無盡回蕩著這十四個大字。
    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十國、大唐,士農工商、天下百姓,人人都聽到了這十四個字。
    “噗···”
    本來還有最後一絲生機的王朗,被杜預直呼“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眼睛瞪得溜圓,直接生機斷絕,垂死病中驚坐起,狂噴出一口鮮血,噴出十丈多遠!
    他指著杜預,眼神
    驚怖又絕望:“你,你···你好毒,你竟然活活罵死了我··”
    杜預看都懶得看他,仰天拱手道:“我上出師表,為天下為蒼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皓首匹夫、倉髯老賊,不配與我共論天下。宜早去!”
    “噗··”
    這句話,斷絕了王朗最後的生機。
    文曲星,動。
    杜預身上沐浴著文曲星的光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身正氣凜然。
    而王朗卻同樣得到了文曲星的“照顧”。
    不過,是得到了一道天譴的天雷!
    天人共怒、人神共憤、貳臣賊子、得而誅之。
    杜預送他皓首匹夫、倉髯老賊的八個大字,成為了他至死黃泉之下都難以擺脫的催命符。
    王朗作為鎮國大學士,壽元還有至少百年,身體更是健旺地堪比少年,但一道天雷轟擊而下,將他最後一抹生機硬生生抹殺!
    他蒼老的身軀,被天雷轟擊的仰天飛起,在威力巨大的紫色天雷中漸漸消失、消融。
    “氣煞老夫也!”
    空中,隻回蕩著王朗絕望而淒厲的慘叫。
    曹丕、江小白瑟瑟發抖。
    揚了!
    王朗上去舌戰杜預,墜落馬下、活活氣死不說,竟被杜預召喚天雷,揚了!
    挫骨揚灰的揚了。
    連骨灰都沒剩下來。
    王朗的門徒學生衝過去,卻隻能在風中看到一陣陣骨灰,隨風而逝。
    地上,隻剩下了一團白發。
    王學門生,風中淩亂。
    老師,就這麽沒了?
    被杜預徹底揚了?
    漢軍、齊軍三十萬,鴉雀無聲。
    人人
    瞠目結舌,屏息凝氣,唯恐呼吸聲太大、驚動了杜預。
    那可怕的杜預!
    王朗,大漢司徒,王學鼻祖,堂堂鎮國大學士,依仗身份地位名望,自信滿滿上前與杜預舌戰,揚言要罵地杜預卷旗投降。
    誰知,結果竟然如此慘烈?
    雙方舌戰不長,杜預輕描淡寫一席話,罵的王司徒文宮碎裂、墜馬而亡,更被天雷神罰挫骨揚灰?
    這前後巨大的反差,狠狠震碎了兩軍的三觀,顛覆了他們信念,更徹底動搖了兩軍的士氣。
    原本,兩軍以三十萬對大唐十萬,自認為優勢在我,占據絕對優勢,氣勢洶洶圍攏上來。
    且曹丕、江小白又分別派王朗、晏子出世吳蜀兩國,拉攏兩國參與圍攻大唐,讓大唐腹背受敵、四麵楚歌,更讓這種“優勢在我”心理進一步放大。
    結果呢?
    結果,王朗自信滿滿,上去舌戰單挑杜預,卻被杜預一席話活活罵死、直接揚了。
    失敗不要緊,但如此慘烈的失敗,簡直比任何打臉都來的更狠啊。
    大漢、東齊兩國,士氣動搖,人人色變。
    將士們議論紛紛。
    “杜預,這麽無敵?”
    “王朗也算海內知名經學大家,大漢講經第一人,聖人之言、聖道之意,可謂爛熟於心。卻被杜預活活罵死?”
    “這麽說,我們不占道理?”
    “廢話,你沒聽杜預說的?這河北是大唐之地,我們打著幫忙旗號,卻占人家土地,算是趁火打劫。”
    “連老天
    都震怒,降下神罰雷電,將王司徒劈成飛灰。這不就是警告我們嗎?”
    “要我說,實在不行,見好就收吧。杜預送咱們美酒犒軍,也不算失禮。嘿嘿··”
    “之前,貌似我們說話調門太大了,有些失禮,是咱們不對啊。”
    反之,目睹了杜預陣前罵死王朗的唐軍,卻士氣大振,人人踴躍,摩拳擦掌。
    “嘿嘿,皓首匹夫、倉髯老賊!將大漢司徒王朗罵死!”
    “杜侯爺,這口才,真心了得啊。”
    “這才是真辯才無雙!”
    “哈哈,王朗死之前,那滿腹不甘又毫無辦法的樣子,像極了蜜汁自信、挑戰武聖、死到臨頭懊悔遲的邢道榮啊。”
    “連老天都站在我們這邊,還有什麽打不贏的?”
    “出兵吧,打死他們!”
    王文昭、彩蝶、宋佳霖、裴十二等喜笑顏開。
    王文昭歎道:“我有詩一首,以紀今日之事——兵馬出河北,雄才敵萬人。輕搖三寸舌,罵死老奸臣。”
    才氣,從他身上擴散開去。
    竟連這首詩,都詩成達縣,振奮唐軍。
    唐軍又集體樂了。
    “哈哈哈··”
    “杜侯爺,真是一介書生,才敵萬人。”
    “噗嗤,全場我都沒笑。但這句輕搖三寸舌,罵死老奸臣,真的難繃。”
    “讀書人殺人不見血,罵人不帶髒字,我算是見識了。”
    曹丕臉色鐵青,揮了揮手,示意將王朗被雷劈成飛灰的屍體碎渣,趕快抬下去,省的礙眼,降低士氣。
    他麵色尷尬,本
    以為派王朗舌戰杜預,是一步好棋,卻不曾想反而被杜預抓住機會,借機狠狠羞辱,王朗被罵死,更動搖軍隊士氣,讓唐軍反客為主,士氣大振。
    古代戰爭,士氣極其關鍵,所謂一鼓而下,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勝負已定。
    “怎麽辦?”曹丕看向江小白。既然是兩家出兵,那就不能隻讓我大漢一家出人吧?
    江小白冷笑一聲:“王朗徒有其表、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還是我齊國有大才。晏子大夫。”
    他看向晏子。
    晏子傲然出列。
    江小白目光一冷:“你去,幹掉杜預。”
    晏子一拱手:“太子放心。”
    晏子乃縱橫大家,能言善辯,曾經使楚,成功說服楚王與齊國結盟。
    如今,王朗不中用被杜預舌戰而死,齊國又要派大學士晏子前來,繼續車輪戰。
    從哪裏摔倒,就要從哪裏爬起來。
    既然杜預舌戰取勝,那就一定要從舌戰上找回場子,否則名不正言不順,此消彼長,這場仗就很難打了。
    舌戰二回戰,開打。
    晏子氣韻軒昂,走到陣前。隻可惜身高隻有五尺,一般人都能七尺、八尺,相當半身人。
    漢軍將領,議論紛紛。
    “這人,怎麽如此矮小?能行嗎?”
    “齊無人了?派出矮人?”
    “身高感人。”
    “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晏子從容不迫,來到杜預麵前,淡淡挑撥:“晏子乃齊國微末之士,久聞先生高臥滁州,以管仲樂毅自比,
    又被冠以大唐詩仙之名。果有之乎?”
    杜預不疾不徐,道:“此天下之士謬讚也。”
    晏子言語如刀,善於辯論,抓住機會,晏子使楚,連楚王都要自取其辱,杜預自然要警惕。
    但他說的,都是事實。
    杜預不卑不亢,既不自誇,又不必菲薄。
    晏子繼續道:“我更是聽說,杜預少年得誌,科場得意,連中四元,在大唐府試,前往書山學海,更發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抵達雲與海的彼岸,豪取十國天下第一秀才。可有此事?”
    杜預笑了笑:“十國秀才,承讓承讓。”
    晏子卻臉色一沉,圖窮匕見,突兀冷笑道:“若此,隻怕是杜解元,言行相違、名不副實、讓天下笑也。先生自比管、樂,管仲相桓公,霸諸侯,首霸天下;樂毅兵家半聖,下齊七十餘城:此二人者,真濟世之才也。杜解元出身草廬之中,笑傲風月,抱膝危坐。今既出仕大唐,當為人族興利除害,剿滅亂賊。”
    “但大唐未得先生效力之前,尚且王師四出,威震天下;今得先生出仕,人皆議論。雖三尺童蒙,亦謂大唐如虎添翼,彪虎生翼,將見複興,蠻夷即滅矣。朝廷舊臣,山林隱士,無不拭目而待:以為拂高天之雲翳,仰日月之光輝,拯民於水火之中,措天下於衽席之上,在此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