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倫!

字數:6677   加入書籤

A+A-




    "你【將進酒】,老夫可是很喜歡啊。想不到田洪鳳那等老古板,竟能教出你這等有趣的妙人?”
    杜預莞爾。
    汪倫與田洪鳳,乃是同科進士,隻是他生性灑脫,不拘小節,也不喜歡官場拘謹嚴肅的氣氛,隻做了幾天知府,就幹脆辭官回鄉。橫豎汪倫家也是名門豪族,有的是錢,不缺那點俸祿。
    倒是在吃喝玩樂上,汪倫與杜預有諸多共同的愛好。
    杜預將進酒,發明了蒸餾酒,起名【茅台】,很快名躁大陸、行銷十國。
    在原本聖元大陸,隻有發酵酒的釀造工藝,隻能生產出醅酒、米酒這種糧食發酵酒,度數撐死也就十度左右。
    可杜預蒸餾酒,卻能達到60、70多度啊。
    這種純酒精一般醇香的美酒,一旦麵世,對大陸一眾老饕、酒鬼的衝擊,那可比杜預的詩詞橫空出世,更加震撼啊。
    杜預的【茅台】不費吹灰之力,就征服了十國酒鬼的味蕾,讓他們甘拜下風、五體投地,成為酒中聖品。
    隻可惜,杜預有意有樣學樣,控製蒸餾酒的產量,搞饑餓營銷,【茅台】價格一飛衝天,卻幾乎沒有人能在市麵上買到。
    稀缺到何等地步?
    連涇州名士汪倫都買不到。
    茅台,那真是一兩酒,一兩黃金,被譽為液體黃金。
    這不,汪倫說是來送行的,不如說是劫道、討酒喝的。
    杜預卻沒有回答汪倫,卻話鋒一轉:“汪先生,你說此地有十裏桃花,此
    地有萬家酒店,美景美酒都有。現在何處啊?許究不是消遣我等?回答不上,我就不給你酒喝。”
    汪倫拍著大肚子,一本正經搖頭晃腦:“桃花者,潭水名也,並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並無萬家酒店。”
    引得杜預等人大笑。
    “算你自圓其說。”
    杜預索性將一壇子【茅台】放在水中,任由茅台水上漂,飄飄蕩蕩,來到汪倫麵前。
    汪倫欣喜若狂,一把拍開【茅台】的泥封,深吸了一口茅台的濃香,兩眼放光,大聲讚道:“好酒!真是好酒!不愧是酒仙,手中就是有好家夥!哈哈哈!”
    他也不廢話,直接舉起壇子就噸噸噸,一通輸出,那順著嘴角散逸流淌的瓊漿玉液,讓周圍酒客都大皺眉頭,心說暴殄天物啊。
    杜預也拿出一碗茅台,一飲而盡,與汪倫隔空對碰。
    這對忘年交,眼神對視,一切盡在不言中。
    “哈哈哈~”
    汪倫老懷大慰,大笑起來:“好!你老師要在,我說什麽也得把你討過來,做我的學生。可惜啊,你老師沒能看到你如今的成就。我們,再敬他一碗!”
    他酒到碗幹,一飲而盡。
    杜預卻心中一跳。
    他答應過師娘,要回長安,老師戰死之地重新探查一番。
    當時,杜預隻是寬慰師娘,隨口一說,但汪倫這麽一提,倒是勾起杜預的心思——老師為國戰死,未必英魂不存。
    搞不好,還能搶救搶救?
    田老師:謝
    天謝地,學生你終於想起救老師來哦····
    杜預喝了酒,暢懷道:“【贈汪倫】!”
    “哦?”
    汪倫眼前一亮,沒想到杜預竟然要給他寫詩答謝?
    他更開心了,踏行而歌,為杜預唱和。
    “好,老夫聽著呢。”
    杜預舉止瀟灑、悠然舉杯:“杜預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他就要乘船離開桃花潭,北上進京趕考了。這句詩順口流出,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瀟灑如閑雲野鶴。
    “好!”
    汪倫眼前一亮。
    杜預這句詩,明明言辭很普通,沒有什麽彎彎繞繞,表裏比興,但卻宣之於口,就詩成鎮國。
    整個國家,整個大唐,都將杜預與汪倫的詩詞贈答、踏歌唱和,聽得清清楚楚。
    先生好遊乎?此地有十裏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
    桃花者,潭水名也,並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並無萬家酒店。
    大唐人都笑噴了。
    “這個汪倫,妙人啊。”
    “還有杜預,也是妙人啊。”
    “杜預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這句,真是又平又直、毫無波瀾啊。但為何能詩成鎮國?”
    杜預話鋒一轉,動情沉聲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兩句詩如脫口而出,感情真率自然。兩個友人船邊餞別,一個“勸君更進一杯酒“,一個“一杯一杯複一杯”。杜酒酣情濃,意態飛揚,舉杯對腳下悠悠流水說道:“桃花潭水啊,別說您多
    麽深了,可不及汪倫的友情深呢!”
    口頭語,眼前景,自有一種天真自然之趣,隱隱使人看到大詩人豪放不羈的個性。
    汪倫身軀一顫,猛然抬頭,凝視杜預,片刻後大笑道:“若你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凡語。但你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妙境隻在一轉換間。”
    “你,不愧是大唐詩仙。”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杜預這四句送別詩,也隨之鎮國,快速在大唐傳播開來。
    億兆百姓,士農工商,各方盛讚。
    “杜案首,即興賦詩,出口成章,俯拾即是,毫不費力啊。”
    “這一首送別詩,竟然也能詩成鎮國,被他做出花倆。”
    “這詩詞雖然平淡,但感情奔放,直抒胸臆,天真自然,全無矯飾,而自有一種不期然而然之妙。”
    “看似尋常最奇崛,正所謂炫爛之極,歸於平淡,這種功夫是極不易學到的。這首《贈汪倫》就體現了杜預這種自然高妙的詩風。”
    “佩服啊佩服,不愧是大唐詩仙。”
    “我等怎麽學,也學不來的。”
    “我大唐的詩,曆來主張含蓄蘊藉。什麽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然而,杜預這首詩卻坦率,直露,絕少含蓄。直中含情,至真之情,由性靈肺腑中流出,感染力十足啊。”
    “能將送別詩駕馭到如此神乎其技、爐火純青的地步,唯有杜預杜詩仙。”
    杜預一首【贈汪倫】,
    再次響徹全國、乃是聖元大陸,讓各方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汪倫大醉而歸,興盡而回。
    而杜預同樣大醉高臥,睡得安穩無比。
    這倒是讓林星河、弄玉頗為緊張。
    “幹嘛喝這麽多?要是敵人偷襲怎麽辦?”
    “明明情報都無數次提醒,說各方敵人虎視眈眈、群狼環伺,要偷襲我們。杜預還這麽心大、喝的這麽盡興?”
    杜預卻伸了個懶腰,笑眯眯道:“你們放心。我越是高調,越是萬眾矚目,反而越是安全、高枕無憂。”
    眾女:“???”
    杜預正色道:“所謂明刀易躲,暗箭難防。我若白龍魚服,換成普通百姓服裝,走在大路上,也會遇到剪徑強盜。但我若擺明身份、亮明車馬、大搖大擺,還一路與名士遊山玩水,詩詞鎮國,哪怕是皇帝要暗算,也要掂量掂量。這後果他是否承擔得起?又是否能徹底掩人耳目?”
    “這就叫擺陽光下,魑魅魍魎無所遁形。”
    眾女這才知道,他與汪倫高調會麵,詩詞唱和,甚至贈送汪倫詩詞的原因。
    “不錯,汪倫與田洪鳳乃是同科進士,又是名士,代表清流。你與他詩詞唱和,關係融洽,也代表了清流對你的支持態度。很多人要對付你,至少要看田洪鳳、汪倫、王文昭等年輕一代清流的態度。”
    宋佳霖拍手叫絕道:“這【贈汪倫】,可不是光贈送給汪倫一個人的。而是贈送給大唐清流直臣
    一脈看的。很多人對你的態度和印象,就會隨之轉好,為你說話。”
    杜預淡淡道:“和光同塵。一個人要作孤臣,舉世皆醉我獨醒,一路走來就很難。我要走聖道,但大道不孤,德不孤必有鄰,汪倫為代表的清流也是我要團結、爭取的對象。”
    一路上,除了汪倫,杜預還積極與各地各家的清流、名士會麵,談笑風生,詩詞唱和。
    他本就名震全國,被譽為詩仙酒仙謫仙,知名度直接拉滿。如今奉旨上京會試,又是沿途一波搞關係、拉人脈,更是影響甚大、聲勢浩大,將沿途各大州郡、城池的豪族名士、清流之臣,拉攏過來不少。沿途百姓也都見識到活著喘氣的杜案首,為之歡呼雀躍,夾道相迎,熱情以待。
    杜預,一波人氣狂漲,關注度拉滿。
    也不知是否他的陽光下戰術見效,雖然一路上也頗不平靜,被人盯梢跟隨很多,但始終沒有人跳出來、刺殺、攔截他的船隊。
    杜預船隊無驚無險,就這麽一路北上,十天時間就到了洛陽附近。
    “砰!”
    龍案,又被踢翻。
    皇帝陛下,日常掀桌子。
    旁邊的小黃門、宮女都司空見慣,眼觀鼻,鼻觀心,表示陛下看不見我看不見我。
    皇帝氣得暴怒,指著範相大罵:“讓你動手,你幹什麽吃的?”
    範相苦著一張臉:“陛下,那杜預一反常態,這次卻絲毫不低調行事,反而高調的不成樣子。他一路
    都掛著【奉旨會考】的牙旗,走的都是官道、大運河,人煙稠密,船隻如流,更在沿途會見、接待涇州汪倫這樣的名士清流,又是寫詩,又是踏歌唱和,弄得聲勢極大,關注度極高。”
    “臣擔心,若是在這節骨眼上,對他動手,一旦暴漏,隻怕引起全國轟動啊。”
    “哼!”
    皇帝也不蠢,自然知道這種事隻能低調行事,私下動手。在大運河上動手,確實太紮眼了。
    杜預又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連蒙元大薩滿都慘死在他手中,此人實力可見一斑。
    “哼,難道就這麽,眼睜睜看著他進入京師?”
    皇帝眉頭緊皺:“朕的恩科,可不是給他開的,會元決不能落入他的手中。”
    “他已經連中四元,再收割會元,便是五氣朝元。聲勢更浩大,動手更難。”
    “【贈汪倫】,區區一首贈汪倫,就收割了那些清流之臣的心?”
    皇帝怒不可遏。
    李泌出列,眼神陰狠道:“陛下,不得不說,杜預有田洪鳳作老師,確實是一招好棋。田洪鳳本就是清流骨幹,又為國戰死,名望極高。哪怕在自視甚高、頗不團結的清流各派係,田洪鳳身後的風評也是極佳的。杜預借助汪倫相送,一首【贈汪倫】,乃是與清流賣好。清流各派係,都很買他的賬。再說趕考這種事,乃是讀書人的事。沿途刺殺趕考舉子,隻怕無論朝中哪個派係,都深惡痛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