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 議論
字數:5624 加入書籤
[西遊]與貓貓二鳳陛下的奇幻漂流!
不得不承認,作為幽冥與陽世雙重認證的天選打工人,魏征魏玄成的效率一向是不容小覷。在以魂魄遠赴草原,與李藥師秘密會晤之後,魏相公連夜趕工,起草了一份詳略得當,直指根本的奏章,再次請求陛下顧念大局,盡早安排留學的事宜。
這一份由李藥師與魏征聯署的奏請,徹底壓垮了長孫無忌那一點毫無理由的堅持。在政事堂諸位宰相空前一致的立場下,即使貴為尚書左仆射的長孫國舅也無力反抗了。他最後的掙紮,大概隻限於在奏折之後附上了一張條陳,請求至尊先與皇後議論而已。
無論怎麽說,他長孫無忌都已經竭盡全力,想來皇後也怪不得自己的親兄弟了
不過,這份條陳也實在有馬後炮的嫌疑。以至於陛下瀏覽良久,終究默然無語,留中不發而已。早在留學事務牽涉到東宮之時,至尊就已經將事情原委告知了在驪山療養休息的皇後,並得到了一個萬萬意料不到的回複皇後居然也想去現代看看。
“陛下與諸位相公既然如此稱許現代,想必一定有其過人之處。”長孫皇後很婉轉的向皇帝陳請“臣妾難得閑暇,其實也可以陪著幾個孩子去看一看。”
這念頭並非一時興起,而是長久的籌謀。皇後療養時不問外務,隻能以現代世界附贈的畫本與小冊子打發時間,欣賞現代各色美輪美奐的器物。而以皇後常年磨礪的眼光,這樣的欣賞便不隻是純粹的審美,而往往帶有更為意味深長的思索,偶爾便會有意料不到的收獲。
“臣妾觀賞過現代的種種器物,其精致巧妙之處,真是迥然超乎想象之外。當然,其餘的種種臣妾也不明白,隻是書中所敘之紡織業,卻似乎還別有幾番意趣“
她向皇帝展示了手中的書籍。那是一本漢服寫真,頗為詳細的描繪了傳統服飾產業的最新動向,並以大量篇幅展示了參考考古結果所還原出的新式工藝據說參照的還是什麽隋唐宮廷風格,雍容貴族氣質
當然,作為真隋唐宮廷風格的女主人,頂尖世族出身的貴戚,皇後端詳再三,總覺得這些款式頗為不倫不類;但無論如何,她總能從紡織與刺繡的細節中發現出一些相當熟悉的技法;尤其是在書冊濃墨重彩、重點推薦的什麽手工打造的“高定服裝”上,這種即視感便更為強烈了。
不錯,因為時代與生產力巨大的差距,長孫皇後的審美觀與現代人之間便難免有了一點微妙的錯位。譬如,她相當欣賞那些由頂尖的柔性印染技術批量設計出的絲質衣物,認為其針腳之嚴密整齊、織造之統一協調,都完全超乎人力之外,實可謂巧奪天工;相反,對於雜誌中嘖嘖稱賞的手工定製版本,稱述再三的什麽“複原工藝”、“皇家密藏”,則多半反應平平,不以為意。
在她看來,那些珍貴稀罕的“手工高定”,與日常所見的服飾似乎也沒什麽兩樣,工藝、技巧,也未必不可以效仿,又何必推崇到如此地步呢
不過,雖然審美中有些微妙的不同
,皇後陛下依然敏銳捕捉到了古今服飾最大的關竅。她將雜誌翻動幾頁,雙手呈給了至尊
“陛下請看。”
李二陛下當然看不出什麽精巧高妙的服裝風格,但瞪著眼仔細端詳了雜誌上那以高清照片仔細呈現的精美袍袖,最終還是認出了一點端倪
“這袖子的紋路,似乎與你今日的常服,頗為相似”
皇後微微而笑,抬手抖開了她今日特意穿著的羅衫輕薄絲綢上花樣縱橫、各色紋理巧奪天工,但若仔細分辨針腳排列的方向,卻又儼然與雜誌上的高清照片如出一轍,有著相似的脈絡。
這種相似當然不僅僅是偶然。皇帝再翻一頁,看到了這精致服飾的標價一個相當之驚人的可怕數字,整整數十行冗長到可怕的保養事項,而且明確標注“不適宜日常穿著”。
這玩意兒是某種即將失傳的非遺技術改造出的成品,因為人工消耗實在太大,相關的工匠又所剩無幾,所以已經沒有辦法再縫補修整,買回家也隻能當藝術品供著。
皇帝翻閱至此,終於相當之不體麵的倒吸一口涼氣
“這麽貴”
乖乖,僅以價格而論,這件衣服不,這件僅供展示而毫無用處的“藝術品”,那價格簡直已經與李藥師手上的那枚大號煙花相差無幾了
而且吧,從底下的簡介看,願意掏錢供奉這寶貝藝術品的怨種,似乎還不在少數
這錢居然還能這麽撈的麽數十日以來殫精竭慮,苦心孤詣為國庫籌謀款項,四處典當抵押到近乎於一幹二淨的皇帝陛下心緒複雜,微微有那麽一點破防。
“臣妾拿著照片仔細查問過了。”眼見看著丈夫死死盯住照片不放,皇後幽幽歎了口氣“書冊上說的非遺技藝,當然也是複雜之至;但其實也未必未必有那麽罕見,長安宮廷之中,就供奉著數位技藝與此非遺不相上下的女官呢。”
皇帝麵無表情,一時默然,心想這當然毫不出奇。所謂非遺非遺,傳承的不就是從這上古數百近千年留下來的技藝麽子孫像祖宗,那本就是自然之理。
當然,宮中供奉的女官,也不過是日常為天眷紡織衣物、整理穿著,雖然地位頗為尊隆,但也從沒有離譜到後世那種近乎於藝術品的地步她們縫製的衣服,好歹還真能上身穿一穿呢。
某種意義上,這也算是相隔一千多年以後,大唐罕見的技術優勢了
至尊心中微微一動
“觀音婢,你的意思是“
“臣妾以為,即使雙方往來,也總要互通有無,彼此有所襄助的好。”皇後翻動書頁,語氣沉著“以此書冊上的記錄,似乎另一個世界相當渴求某些古老而瀕臨失傳的織造技法,其期許之深,真是難以想象。我想,若是我能到門的另一麵去,稍微為他們展示而今宮廷盛行的技藝,那想必會引來不少的注目,於雙方關係也大有裨益“
什麽“大有裨益”皇後的解釋相當
委婉,但暗示卻已經非常明確。皇後司掌六宮,同樣有過問內庫的權限。而自簽訂了第一份合作協議以來,上交到中宮的賬本便是觸目驚心,慘不可忍睹,總體財政狀況正以飛流直下的速度突破一切心理極限,並頭也不回的朝著某個可怕的記錄一路狂奔。
這麽說吧,宮中所儲存的財物絲帛各色珍玩的數量,已經與隋煬帝末年相差無幾了。
宮閨秘事,或許還能暫時瞞過外朝大臣,卻決計不能遮掩長孫皇後的耳目;不僅如此,以她所知的消息,陛下迄今為止的開銷,還隻不過是將來宏大計劃的九牛一毛而已。
九牛一毛尚且如此,等計劃真正鋪開,那豈非連公主的嫁妝也要倒貼出去了
一念及此,即使皇後尚在修養,也不能不操一操心了。她不太明白現代社會精妙而複雜的構造,當然也提不出什麽治本的斂財妙法;但從自己熟悉的領域著眼,還是很得心應手的。
以現代世界對於某些精密織造技術的瘋狂追捧,如果皇後能領著後宮中的諸位女官到“對麵”去開展新的業務,那隻要稍微施展她們為天眷紡織衣料的手藝,那滾滾收益,豈非是唾手可得
正因如此,皇後才對魏征那留學的建議頗為讚賞,乃至於無意中辜負了親兄弟長孫無忌的苦苦掙紮;按她的想法,如果留學事務能夠辦好,可以派遣大量人手常駐另一個世界,那麽除紡織衣物以外,宮中打造首飾、炮製茶葉、調香鬥草等種種技巧,不也能打開莫大的市場麽
當然,這些傳統的法門未必能比一千年後頂級生產力加持下的手段更加高明但以皇後這幾日飽覽群書的判斷看,搞不好一千年後還真有不少人,就喜歡這種古法的調調呢真是奇怪。
這樣簡潔明了的賺錢手法,當然不能不讓陛下怦然心動。他倒並不懂什麽紡織的工藝,隻是天然相信妻子的判斷而已。不過
“皇後外出。”至尊喃喃道“文官那邊,恐怕難以應付。畢竟沒有這個先例”
他欲言又止,到底不好把話說完豈止是“皇後外出”從無先例就是皇後這委婉曲折的建議,看起來隻是體體麵麵到現代世界“指點技法”,但要刨根究底,難道不也是被現狀所迫,要到門的另一麵以技術與勞力換取酬勞簡言之,打工了麽
堂堂國母都混到打工的境地了是吧
某種意義上,這才真是絕無先例的大雷,對傳統家國倫理體係莫大震撼的刺激,少說也能讓文官們當場暈厥個兩三成,順帶著在史書上記下濃墨重彩、至少絕不遜色於玄武門之變的重大篇章
即使以至尊的敏銳進取,那隻要想一想這驚悚之至的場景,神經依然不太支撐得住。
當然,變成狸貓時李二陛下的所遭遇的種種可比區區打工還要刺激得多;但鑒於此黑曆史乃小圈子內心照不宣的絕對機密,所以理所當然被至尊拋諸腦後,直接無視個幹淨。
而如今的建議麽他們總不能指望皇後帶到對麵去的女官們,永遠的守
口如瓶吧
帝後敵體,地位並尊;即使天子也不能隨意拒絕皇後的意見。再說,那紡織業源源不斷的利潤,似乎也的確誘人
皇帝躊躇片刻,低聲開口
“這樣前所未有的事情,可以先求教另一麵的意思想來,他們多了這麽多年的見識,也不會沒有法子。朕若是得空,也可以去看一看”
他隱約聽過,現代也不是沒有派遣女性外交的範例,應該可以沿用才對。
“而且,要大規模派遣人員無論是留學生,還是交流技術的女官,都得等到門再次洞開才可以。不過,如果按林林長史的意思,那位能真正打開大門,解決限製的人物,應該已經快要到地方了。”
皇後微微愕然“陛下是說”
至尊稍稍歎了口氣“朕也是前幾日接到的線報。朝廷與突厥的戰事蔓延之後,常駐金山寺的玄奘法師便不辭而別,莫名失蹤了。據說是擔心戰火封鎖商道,索性借著關中防備鬆動的機會,直接越過邊境,獨自往天竺而去了。”
說到此處,他也不覺稍有停頓。說實話,在親眼見識過後世史書對玄奘西出求經的種種點評之後,陛下對這項互通有無的文化項目倒頗為感興趣,其實很願意為這位法師便宜順帶著還能搞點西域的情報,以備將來當然,要是天竺真如書中所說,水稻能“一年三熟”,那便是再好不過了;隻是萬萬沒有料到,還沒等他騰出手來料理這件大事,玄奘法師居然已經急不可耐,提前出發了
算算日子,要是陛下現在化身狸貓穿越兩界,搞不好還能在五行山外碰上潛行的唐朝和尚呢。隻是山高水長,獨自爬涉,就算真能抵達,恐怕也是九死一生。
對方的信念堅定至此,倒是令陛下詫異橫生,乃至於稍稍生出敬意了。
果然是能史書上留名的人物麽真到這緊要關頭,舉止還是這般勇毅剛硬,渾然超乎預料之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