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琵琶行8

字數:6700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曆史直播] !
    水鏡一轉,屏幕上的顏色一下子明豔起來,上麵出現了一群木偶似的小人,小人穿著粗製短打,操著一把鐮刀,躬身在麥田裏吭哧吭哧地割麥,模樣惟妙惟肖,一下子便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
    這就是他們看的百戲嗎伶人們眼睛放光。
    連本在等詩的白居易也被吸引了目光,滿以為楚棠會像之前那樣直接把詩句放出來,沒想到又開始整活兒了。
    “後世總有奇趣。”
    最開心的要數諸天萬朝的小孩子了,畫麵中的小人玩偶似的,比戲台上的人看著可親切有趣多了,紛紛目不轉睛地盯著,有的孩子甚至伸出小手試圖碰一碰,被家長飛快握住。
    “噓專心看。”
    畫麵拉遠,一群婦人挑著擔子給在田間勞作的丁壯送來飯食,身旁的稚子也很聽話,抱著壺裝的湯湯水水和母親一起,麥田裏的男人毫無所覺,或者是根本不暇抬頭,仍舊揮汗如雨,旁白裏男聲響起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達官貴人們悄悄鬆了口氣,還好,看來不是要罵他們。
    東晉。
    陶淵明對這幾句詩大為激賞 “造語平淡,淺切通俗,直寫田家勞作之景,清新而有逸趣,實是好句
    他雖然不通稼穡之術,但到底是躬耕隴畝之人,對詩裏描寫的場景感到非常親切。不過,陶淵明看了看水鏡裏的畫麵,不覺又有點苦惱。
    人家怎麽收成那麽好呢小麥覆隴黃,對比一下他的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憂傷了,他決定,今晚就去找鄰曲的老農,好好請教一下種莊稼的竅門。水鏡裏的男聲繼續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陶淵明沒忍住歎了一口氣,去歲他在西田收割早稻時,和田間的老農有過一些短暫的交談,從一年春至耕忙,到年末堪堪獲得一家口糧;從清晨下地幹活,到夜晚披著露水荷擔回家,怎麽不是辛苦呢
    “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若是再趕上縣尉催稅,便是更無活路了。”
    他這樣想著,就聽到水鏡裏的男聲疏忽停止,隻見一個麵黃肌瘦的婦人抱著孩子跟在割麥人的旁邊,左手拿著撿來的麥穗,右手掛一個破爛的竹筐,聲音悲
    切地講著自己的經曆
    家裏的田地為了交稅全都變賣了,我們孤兒寡母的,隻好靠撿麥穗填飽肚子,聊以度日。說著,低低抽噎了兩聲。一旁的割麥人沉默了,水鏡下的眾人也沉默了。陶淵明忽然覺得有幾分愧意,他尚有薄田,那農婦一家卻毫無立錐之地。
    而那些達官貴人也是迅速臉色陰沉,高興得太早了,還是要罵他們。這白居易怎麽那麽討厭呢太極宮。
    被重賦輕肥等詩打了一套組合拳的李世民已經麻了,他疲憊地捏了捏眉心 “朕總以為大唐治下的百姓定能安樂,可你們看看,才過百年
    長孫無忌等人也知道陛下心中不好受,出言勸道 “天下治亂係於帝王,百年之後誰又能測陛下寬仁,一心為民,起碼我貞觀一朝,百姓並無此憂,餘下子孫事又怎麽是陛下能左右的呢
    “是啊,房玄齡也勸道, 貞觀二年,陛下心有蝗災致百姓不能活,生吞蝗蟲,誠感動天。陛下心有萬民,正當勵精圖治,如何要以後世子孫事自苦
    李世民起身 “諸卿所言朕已知曉,隻是朕高居宮闈,如今讀了這些詩才知民間之狀,雖異代有分,而此時未嚐不有鞭長莫及處,朕欲選欽差,私服尋訪,查探民情,以觀治亂,時相敦促,諸卿以為如何
    眾人對視一樣,紛紛拱手高聲 “陛下聖明”
    這邊君臣商議定,水鏡裏的動畫還未結束。鏡頭拉遠,畫麵倏然變換,一個身著官袍的人望著農婦的方向,輕輕垂下頭,神情悵然地低聲念道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畫麵戛然而止,楚棠的聲音和視頻裏的聲重合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雖然不一定準確,但是每當讀到這幾句詩,我總會想起以前看過的一篇文章。
    作者在自己的畢業論文致謝裏說,我們國家頭部院校學費非常低廉,因為得到的政策扶持多,經費更為充足,而這些錢歸根到底是由普通勞動者的勞動轉化而來,通過稅收和撥款,最終用到我們的身上。
    所以,我們可以不用像很多外國學生那樣,負擔大量的債務問題,畢竟在美國,
    連奧巴馬都花了21年才還清學貸,那時他好像已經是聯邦參議員了吧
    嘶許多人不由得驚了驚。
    21年,他們這個什麽學貸,也太多了吧話雖如此,衛青接著道, 便是在大漢,貧賤之家想要讀書識字,亦頗有難處。
    劉徹摸了摸下巴 “依後世學製,這頭部院校該是指諸大學,官辦諸學而廣收萬民,確可為國選才,不過他們哪來那麽多錢啊
    收稅能收那麽多嗎要養天下學府不是一筆小數目吧,怎麽也沒聽後世抨擊重賦啊他們的錢到底哪來的
    劉豬豬平等地羨慕每一個有錢的皇帝。
    太極宮。
    李世民輕咦道 “這聯邦參議員是何職務聽楚棠的語氣,官職似乎不小”
    長孫無忌繼續看字麵意思解詞 “聯有聯合,邦有邦國之意,所謂聯邦,莫不是說這美國乃是諸邦國聯合而成的一個國家
    “那豈非與春秋戰國類似”有人類比道。
    非也,春秋之時周天子有名無權,戰國更無天子,那美國的聯邦之上,應尚有實權之統位,否則國之不國。”長孫無忌猜測道。
    李世民微微頷首,眉心卻還是擰著 “如此,他們的君主之權,是否太過分散了”
    作為一個帝王,李世民對權力分配還是很敏感的。
    魏征心頭一動,有沒有一種可能,他們或許本身就想分散君主的權力不過這話他不能說,他接著去研究後麵幾個字
    “據此,那參議員便是參與議論政治之人”他沉吟著, 外邦之構架,與我等實在殊有不同。
    不過,有人對政體問題不甚關心,他關心的是“21年才還清學貸,耗資該有幾何他們朝廷所辦的官學,豈非成了變相斂財之工具
    眾人別說,你還真別說,兩相對比下來,那美國,似乎確實是有點相形見絀了。
    但是,貞觀君臣同樣發出疑問“後世的國庫,是否太過充盈了”
    我們是真切地享受到了勞動人民饋贈的福利,它通過政體的優越性落實到我們
    身上,而古代的皇公貴族、帝王將相,更是受到了萬民的供養,但他們很多人卻並不自知,有的更是一意盤剝百姓,白居易其人或許在某些方麵確實仍有局限性,可是在彼時彼刻,麵對著那個饑婦人,麵對麥田裏的百姓,他還是反思了,他羞愧萬分。
    我何德何能,可以不親稼穡之事,一年領取三百石米的俸祿,到了年底還猶有餘糧這是一個仍有良知的知識分子對自己心靈的拷問
    盡日不能忘,豈止是那一日或許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後來的那一篇篇諷喻詩,有了那“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慨歎吧
    水鏡滾動,那些如尖錐利刃一般的詩句被放了出來紅線毯,憂蠶桑之費也;上陽白發人,湣怨曠也;秦吉了,哀怨民也;新豐折臂翁,戒邊功也;杜陵叟,傷農夫之困也
    篇篇詩文,直指時。能言敢言,文人風骨。
    萬界嘩然,還從來沒有一個詩人,願意在詩中記述這麽多生民疾苦宣州百姓聲淚俱下,咬牙痛吟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奪人衣做地衣苦於兵戈的壯士垂頭恨聲 “邊功未立生人怨,試問新豐折臂翁。”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
    城
    上陽宮中的宮女哀哀切切 “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
    終南山。
    杜甫心神巨震,他想起自己後來的那些詩,為楚棠等後人稱道的,亦是推己及人的情懷。白居易在某些地方甚至比他更進一步,從眼前的貧家子想到自身,並羞愧於自己毫無功德而能忝列萬民之上,從此為黎民呼號。
    他喟歎不已 “此後士人,見黎民耕忙而未嚐有愧怍之心,是士人之恥。”
    中唐。
    韓愈也震動不已 “白樂天確有子美胸懷。”
    他決定原諒對方對李白的批判了,他看明白了,白居易的諷喻詩,俱是源於他的拯物情,他以儒道為章,躬行詩教,為的也是懲大唐的時弊,救大唐的百姓,他推崇杜子美,不僅是推崇杜子美的詩,更是受召於他的仁民愛物之情
    此等胸懷,吾當為之詠歌
    韓愈心情激蕩,大手一揮,寫成一篇寄白樂天。一旁的妻子盧氏忍笑,這下,後世可就沒理由說相公與白樂天相交甚晚了。
    未央宮。
    劉徹深吸一口氣,白居易這一支詩筆,太利;楚棠的偏向性,也太過明顯。現在天下萬民都讀到了這些詩,會引起怎樣的震動,連他也未必能盡數預料。
    微微坐直了身子,劉徹沉聲開口 諸卿,立樂府采詩一事,可還有疑立樂府,采詩歌,觀政得失。
    群臣叩首 “陛下聖明,臣等請立。”
    唐朝,皇宮。
    李純陰沉著臉,神色幾經變換。一旁被叫來商議削藩一事的武元衡和裴度麵麵相覷,他們知道皇帝的性子,白居易這些詩無異於指著陛下的鼻子罵,陛下未必能容他。
    但是平心而論,武元衡和裴度也是正直忠實的良臣,他們對朝中弊政同樣深惡痛絕,也想為百姓謀福祉,對白居易這樣直言不諱的膽色,他們心裏是佩服的。
    對視一眼,武元衡率先拱手道“陛下,白校書亦是一片赤心為民,他對國事直言不諱,正說明他對陛下忠心耿耿啊
    李純看了他一眼,意味不明道 水鏡中說,你二人有詩人唱和之誼
    武元衡的心一緊,神色愈發謹慎“臣與白校書相交,隻在詩文。白校書以詩作諷,上承詩教遺
    風,其意是為佐陛下成為西周文、武那樣的聖王;臣主削藩,亦為陛下計,為大唐江山計,此意,惟願陛下聽之。
    一番話說得言辭切切,李純審視著麵前的臣子,他對武元衡尚是信任,真正惱怒的是白居易不管不顧的詩文利筆。
    眉色微斂,他揮了揮手 “免禮吧。”卻是並沒有表明對白居易的態度。武元衡心中思量,猶欲進言,被一旁的裴度拉了拉衣袖。
    切勿操之過急,觸怒陛下。
    小院裏。
    白行簡怔怔無言,良久才回過神來,忽然對著自家兄長拱手一禮。誒,知退,你這是做什麽白居易慌忙拉住他。
    白行簡正色道 “兄長赤心,弟實在感佩。”
    白居易擺擺手 “我等讀聖賢書,便承兼善之誌,言我等所當言,但求問心無愧罷了。大唐有煌煌太宗之業,又有永徽、開元之盛,而今寥落,我每思之,未嚐不痛心。以詩代言,將民困上達天聽,期
    大唐能重振偉業,便是我所能做的了。
    “我知兄長倡樂府之誌,隻是仕途難料,”他眼帶擔憂, 兄長所行,並非坦途。
    白居易聞言倏然沉默,是啊,在楚棠所見的史書裏,他不是已然因言遭貶,最後淚濕青衫了麽
    鹹陽。
    嬴政暗自沉思楚棠所說的政體優越性,僅僅遠低於他國的學習之資,足以構成所謂的優越性麽他心下微沉,直覺告訴他,這個答案他還是不知道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