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琵琶行11

字數:10816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曆史直播] !
    南北朝。
    由於帝王的偏好,宮廷之中盛行綺靡香豔的宮體詩,尤擅此類詩歌的徐陵品味著零星提到的幾個句子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瓦本無冷,衾本無寒,俱是人心寥落,應物而有斯感,鴛鴦瓦與翡翠衾寒,又成對照之勢,暗寫人之形單影隻。此等筆法,有聲有情,實堪為大家手筆
    他讚賞不已,前麵的琵琶行依然流暢婉轉之至,這幾句更是深婉極了,完全搔到了他的癢處。
    同為東宮臣屬的庾信也非常欣賞這幾句詩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螢飛無聲,可見思之切切;孤燈挑盡,尤未成眠,可見相思深沉。憑這幾句就能斷定,此詩必有一段風流,可惜我等不能窺得全貌了。
    說著,有些可惜地搖了搖頭。
    庾信對自己的詩文其實是頗為自信的,對時下文風亦頗有心得,可是白居易這幾句寫得太好了,一首琵琶行早已引得闔宮傳唱,再加上這零星幾句,才高如庾信也不得不有些酸了
    你們唐朝人,怎麽那麽會寫詩啊
    另外,有位唐朝的皇帝也是他的粉絲,還給他寫過一首詩。
    曹植陶淵明謝靈運駱賓王李白杜甫王維高適岑參元稹韓愈李賀白行簡以及白居易本人
    這麽厲害的嗎
    早有預感並且對號入座的唐宣宗李忱精神一振,容光煥發地站了起來,驕傲道 “這說的一定是朕
    他一邊說著,一邊吟誦起自己寫的詩來 “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係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話音剛落,水鏡上就放出了詩歌原文,果然是這首吊白居易。一旁的侍臣趕緊奉承道“陛下雅愛文章,禮賢文士,這聲名連後人都稱道呢
    李忱被誇得通體舒暢,最重要的是,水鏡白居易也能看到啊
    當年,他即位後五個月,白居易就溘然病逝,這簡直是他的人生憾事,所以忍不住寫詩悼念,如今被水鏡貼出來,李忱突然有一種追星成功了的感覺。不知道白居易看到這首詩會是什麽反應,好想和白樂天說上話啊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
    宣宗李忱,寫得也挺不錯。綴玉聯珠,指寫詩文,他說你寫了六十年的詩文,你應該繼續做大唐的詩人,怎麽突然就回到地府去做詩仙了呢是的沒錯,白居易一開始也被稱為詩仙。
    白居易連忙擺手 不敢,不敢,仙是李太白,某豈敢稱仙,宣宗陛下謬讚了。被秀了一臉的白行簡可是兄長,你看著可是很高興的樣子呢終南山,
    李白頂著杜甫略帶打趣的眼神失笑 “有詩文如此,確可道一句詩仙。”
    他對白居易還是很欣賞的。
    起始兩句,痛惜之情已經溢於言表;接著他繼續說,你一生漂泊,卻又不計名利,隨遇而安,處處悠然自得,自隨造化。這一聯裏,作者巧妙地嵌入了白居易的名和字,又借此表現對其人生態度與個人品格的讚揚;
    你的文章萬人傳頌,連孩童都能吟誦長恨歌,胡人也能歌唱琵琶行這兩句高度讚揚了白居易的詩歌成就;
    你的文章與德行世人皆知,每當想起你時,我都會忍不住愴然淚下。最後一句直抒胸臆,寫得情真意切。
    白居易開始動手了,未幹的筆墨又被提了起來,白行簡奇怪道 “兄長,你這是要做什麽”
    白居易頭也不抬地道 “此詩甚好,我且錄下,和詩一首,以表感念。”
    他本想說以酬知音,但想著對方是皇帝,妄稱知音難免僭越,故而換了個說法。他提筆,剛欲落下,突然想到
    雖則陛下愛重,但為君者須以國事為重,不知宣宗陛下想起齊梁蕭氏的文章之君,白居易表示心裏有點慌。
    唐宣宗不僅愛好詩歌通曉聲律,而且政治才能也很不錯。他為人明察善斷,從諫如流,把國家治理得很好,所謂“十餘年間,頌聲載路”,史書稱“雖漢文、景不足過也。”
    好像他也被人叫作小太宗吧,評價真的很高了。或許他在讀白居易詩文的時候,當真將那些諷喻詩記到了心裏。
    白居易放心了,不僅放心了甚至還有些驕傲。他所歌的生民病,真的教天子知曉了白居易忽然覺得創作熱情又漲了一番。別問,問就是想去宣宗朝。
    太極宮裏,李世民也放心了 “本還擔心這李忱沉迷詩文,是蕭氏父子之流,看來是朕多慮了,比之文、景,不錯,不錯
    他笑盈盈地,聽了這麽久,總算有個讓人心情舒暢的子孫了。小太宗,意思不是他也幹得很不錯嗎這麽想著,他對不曾謀麵的李忱愈發添了幾分慈愛。
    未央宮。
    劉徹輕嘖了一聲,他父親和祖父的功績他是知道的,比之文、景不足過,這李忱還是有些過人之處,他一招手
    將白居易的詩文置於朕之案頭,朕要每日拜讀,時刻警醒。不就是諷喻詩嗎朕也能記到心裏豬豬陛下突然卷起來了。
    唐宣宗在這首詩裏提到了白居易的兩篇代表作琵琶行和長恨歌。一歌一行,剛好都是古體詩中的千古名篇,也都曾入選高中教材,下麵我們簡單來看看長恨歌。
    千古名篇的名頭還是很有分量的,經過李、杜等人的鋪墊,大家對千古名篇的期待值與要求簡直是達到了同等高度,不自覺就帶上了一種審視的目光,想看看童子解吟的長恨曲到底有何過人之處。
    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畫麵一轉,水鏡又動了起來,伴隨著一幅幅圖畫,婉轉的旋律響起。劉徹放鬆下來,他還是很喜歡楚棠時不時插入的小巧思的,甚至有心情倚在椅子上閑閑點評
    後世的曲子確實別有風味。
    司馬相如一邊嚐試著記下旋律一邊跟著在心裏點頭是挺不錯的。下一刻,樂聲起,唱詞出現
    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
    司馬相如頭皮發麻,想把剛剛點的頭收回來。上首的劉徹笑容頓時僵在臉上 “誰重色誰重色你給朕說清楚”
    你們唐朝人就是仗著朕作古了才這麽肆無忌憚地謗君
    底下的大臣忍笑低頭,頗有些一言難盡有沒有一種可能,詩裏寫的是漢皇,不一定就是陛下您,您怎麽就這麽自覺地對號入座了呢難道陛下您真的是
    當然這種話他們也隻敢在心裏想想了,樂聲繼續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詩很長,男聲唱得也很好聽,白居易的詩寫得一向通俗淺易,充滿故事感,眾人聽著歌看著詩文,不自覺就沉浸在詩境裏,仿佛看到一個妙齡女子揚眉入寵,伴君霓裳,一笑之間六宮失色,仙樂飄風盈滿宮廷。
    劉徹不覺有些神往,文人誇起人來當真了不得,光看這些句子,他都覺得自己的六宮粉黛顏色頓失了。
    曹植也是欣賞不已,江南有二喬,河北甄氏俏。他也頗見了些美人,也曾作過美人之賦,寫“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耀秋菊,華茂春鬆。”白居易的詩句平常卻頗為凝練,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一個傾城妃子的模樣,比之他之作亦是不遑多讓。
    後世唐詩,當真處處是高峰
    他在心裏讚歎,剛想表達自己的看法,抬頭就見上首的父親盯著水鏡,眼中竟有幾分癡迷之色。
    曹植
    白居易寫得真好。
    父親,您收收吧。
    所有人都落入了美好的想象中,恍見神妃仙子。忽然,猝不及防的,升平的氣氛戛然而止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一曲畢,萬界嘩然。
    “寫得太好了曲折跌宕,情致婉轉,我從未見過如此歌行”曹丕讚歎再三。
    徐陵和庾信更是激動不已 “夕殿螢飛思悄然之句竟是出自此詩,此詩當真非神仙不能作”
    “何止是此句庾信讚賞極了 “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一枝春帶雨。以梨花猶帶雨露寫美人淚落之狀,清極豔極。又有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悵惘之情畢現矣
    “不止詩文,”徐陵跟著補充, 帝王妃子,情投意合,惜風波驟起,君王忍淚送妃子,而後天上人間兩地相思,竟致精誠動天,夢裏相見,可最終所得也不過這一期相會,隻餘下綿綿長恨。白居易竟能用詩文記下一段風流,我朝詩家,皆不及也
    同徐陵一樣,許多人都被詩中楊妃與皇帝的愛情打動了,有人為楊妃的遭遇抱不平 “如花女子,就這般付於塵土,社稷之禍,怎能全怪在女子頭上
    也有人心疼皇帝的綿綿相思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嗚嗚嗚怎會有帝王深情若此,太感人了。
    當然也有些人理性嗑c,比如心中隱有不祥的李世民 “朕怎麽覺著這詩裏
    寫的故事有幾分熟悉。
    長恨歌取材自唐宮紀實,寫的是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唐明皇,也就是唐玄宗。話音剛落,李世民的臉當場垮了下去 怎麽又是李隆基
    底下的臣子表情也凝重了起來,拜前麵幾課所賜,現在他們對李隆基多少都有點tsd了。怪不得陛下說覺得熟悉,漁陽鼙鼓動地來,說得可不就是安史之亂嗎
    一時之間,整個太極宮都陷入了低迷,先前輕鬆的氣氛蕩然無存,隻餘水鏡裏的清亮女聲。
    起首一句,漢皇重色思傾國,其實是唐詩的慣常套路,和前麵杜甫的“武皇開邊意未已”是一個意思,都是借漢諷唐。可憐豬豬,不知道為李隆基背了多少口黑鍋。
    未央宮。
    正在高興吃瓜地劉徹鐵青著臉憤憤不平 “好啊,朕就是這麽給你們編排的嗎”
    朕可沒整出安史之亂這樣的禍事
    豬豬陛下氣憤不已 李隆基自己沒用還連累朕,欺負我大漢管不了大唐的事是吧堂下的衛青等人看著皇帝暴跳如雷卻又有氣沒地撒的樣子,默默地低頭,諱莫如深。該說不說,總是被拉出來指桑罵槐的陛下也挺可憐的。
    文人一支筆啊
    司馬相如覺得自己該發揮點作用了,要不,也寫點文章罵罵唐玄宗
    前麵一部分寫楊貴妃的入宮和盛寵,有點為尊者諱的意思。大家知道楊玉環其實不是正常入宮的,而是被身為自己公公的李隆基強搶了去。由於楊貴妃得寵,他們一門都獲得了殊榮,三個姐姐被封為夫人,遠了又遠的哥哥楊國忠被封為宰相,真是“可憐光彩生門戶。”
    第二部分寫安史之亂爆發,軍中嘩變,將士們鬧著要鏟除奸佞,否則就拒絕行軍。看各家分析,
    這裏麵應該有太子李亨的手筆,目的就是逼宮。最後的結果是楊國忠被殺,楊貴妃也被以紅顏禍水的名義被處死。
    “哼,孽子”
    聽到這裏的李隆基沒忍住破口大罵, 難怪此時迫不及待地登基,怕是早就想取朕而代之了吧
    前朝。
    唐肅宗李亨冷哼一聲,對水鏡裏的揣測不以為意。若當真走到那一步,他確實會起事,父皇既
    然昏聵,這江山,就該換人坐了。
    詩歌的第三部分以大量優美動人的筆墨描寫了唐明皇對楊貴妃的思念,寫他的“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寫他回到長安,見“芙蓉如麵柳如眉”,卻隻能形單影隻, 對此如何不淚垂”寫他遍尋“臨邛道士洪都客”, “升天入地求之遍”,最後在海外仙山一睹玉容,聊慰相思,最後卻仍是隻能留下綿綿無絕期的長恨。
    西安現在好像還有長恨歌的舞台劇表演,我們淺看一下下
    楚棠熟練地點開視頻,隻見高台之上,紛紛揚揚的落雪裏,白衣的君王倉皇回頭,恰見妃子手捧藍綢伴雪而來,君王微微怔愣,隨即旋身追了上去,伸手想要抓住那一抹藍綢,就像抓住他一生的期待。
    眾人的心神一下子被撅住,甚至情不自禁地希望他能抓住。
    奔跑欲急,雪花愈疾,終於,一個踉蹌,他抓住了水鏡之下有人送了一口氣還好,還好。快把她拉回來啊
    戲劇就是有如此魅力,讓人忍不住跟著台上的故事走。可是,他們注定要失望了
    美人越飛越高,那一抹藍綢在月色風雪裏是顯得那樣脆弱不堪,下一秒,藍綢斷裂,美人消失在天幕,君王徒然地伸出手,卻隻能握到一段殘缺兩處茫茫皆不見。
    太感人了。
    有人在下麵抹眼淚,短短一瞬,就像看了一段蕩氣回腸的愛情。
    唐宮裏,李隆基憑欄獨自出神。有多久沒見到妃子了他困於這西宮南內,無人問津,所見俱是舊時景,眼前卻無舊時人。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白居易不愧是名滿天下的大詩人,明明是後來之景,卻句句如摹眼前。
    李隆基忽然放聲大笑,似癲似狂,在寂寂的宮院裏顯得有幾分瘳人 “好好一個長恨歌好一個白居易
    他的語氣嘲諷極了。
    太真觀。
    楊玉環倚窗而望,臉上尤帶淚痕。她的一生到底是什麽呢本是壽王妃,卻又被君王看上,強入宮闈。她不能反抗命運,一意做那宮中的解語花,可是最後的結局又是什麽呢
    她不曾想禍亂朝綱,也不想葬送大唐,可最後卻是為大唐殉了葬
    ,她之一生,何嚐自己選擇過詩文裏這樣深婉,後世的百戲如此感人,誰問過一句,她是否願意
    楊玉環忽然掩麵而泣。
    莫做昭陽宮裏人。
    太極宮。
    李世民嘴唇緊抿,不可否認,白居易寫得很好,楚棠放的舞台劇也頗為動人,但是
    “君王耽於美色情愛,難道是什麽好事嗎若非他李隆基懈怠朝政,識人不明,何至招此禍患他們此恨綿綿無絕期,我大唐的百姓就不無辜麽
    李世民氣憤不已,先前聽到李忱功績之時的喜意蕩然無存。他就知道,每次講到唐朝的詩文,他的心情就順不下去
    殿中的諸臣不妨陛下竟會想到這麽多,反應過來臉上俱是欽佩極了,甚至隱隱有點白豪,看看,這就是他們奉行一生的明主
    清朝。
    詩人袁枚也忍不住搖了搖頭 “白樂天為此詩,終是存了身世之感。比之石壕吏中夫妻生離之慘象,帝王之哀,又算得了什麽
    中唐時期傳奇興盛,前麵說過,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簡是傳奇大家,他的好友元稹亦曾作過鶯鶯傳,白居易身在其中,難免受到影響。
    事實上,中唐時期的傳奇和詩文確實是相互影響的,這首長恨歌就借鑒了許多傳奇筆法,寫得充滿故事感,跌宕感人。
    不過我們回頭看看,想想安史之亂的那些百姓,想想大唐其後百餘年的衰落,或許,我們還是要回到袁枚的那首詩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石壕吏裏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眾人忽然一愣,想到曾經看過的石壕吏,再想到杜甫詩文中的種種記述,臉上頓時就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
    算了算了,這糖裏不僅有玻璃渣,還有屎。
    小院裏,白居易也被這首短短的七絕驚到了 “後朝,代有才人。”民瘓不可忘,原來樂府一途,不止有他一人堅持。大道不孤,德必有鄰,不外如是。
    不過關於長恨歌的主題曆來眾說紛紜,有說是歌頌李楊愛情,也有說是諷刺李隆基重色誤國,還有雙重主題說,也就是一半諷刺,一半歌頌愛情。
    因為從起首的“漢皇重色思傾國”到第一部分結尾,諷刺意味確實是比較濃的,但是後麵筆鋒轉,抒
    彩就開始濃厚了起來,也有人說,這首詩裏夾雜著白居易的個人感情。
    白居易神情微頓,楚棠想說的不會是
    白居易有一個青梅竹馬,名叫湘靈,他們兩情相悅,但白居易的母親不喜歡湘靈,認為兩個人門不當戶不對,堅決不同意他們在一起。
    白居易傷心不已,曾寫下“願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的句子,和長恨歌結尾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有異曲同工之妙了。
    據說白居易曾多次提出求娶湘靈,但都被他的母親陳氏拒絕,白居易頂著壓力,不肯屈從,而湘靈也謹守情諾,沒有嫁人。
    白居易的抗爭一直持續到三十七歲,他的母親拿出了撒手鐧以死相逼,他才不得不妥協,一對有情人終難成眷屬。而湘靈似乎與白居易分開後,未曾嫁人,此後結局如何,不知所終。
    猝不及防地,一段悲劇後還有另一段悲劇,水鏡下的眾人紛紛覺得自己的胸口連中兩刀。漢末,廬江。
    焦仲卿枯坐院中,忍不住流下了傷心的淚水,為白居易和湘靈,亦是為自己。天下的苦命人是多麽相似啊白居易與湘靈真心相愛,卻無法婚配,自己與妻子蘭芝琴瑟和鳴,卻被母親硬逼著和離。
    院門被推開,焦母拿著一張畫像走了進來,麵帶喜色邊走邊道 “仲卿,快看,這就是娘前幾日和你說的,東家的好女,名叫羅敷,看這模樣多俊呐,娘去問了,人家對你也很滿意,你說這聘禮
    說到一半見沒人應,焦母抬頭,就看見自家麵上的哀戚,她的臉色頓時一變“你又想到了劉蘭芝是不是
    娘焦仲卿有些為難。
    焦母粗暴地打斷他 “你別跟我講你已經寫了休書,她再也不是我們焦家的人了那東家的羅敷女,比劉蘭芝好一萬倍,等你娶了她,就不會再總想著劉蘭芝了
    焦仲卿痛苦地搖頭,想要辯解 “不是娘,兒子隻愛蘭芝,您為什麽就是不喜歡蘭芝啊”
    “沒出息”焦母狠狠地瞪他, 天下的好女人多得是,不是隻有一個劉蘭芝,更何況那劉蘭芝,手腳愚鈍,不事姑嫜,舉止自專,我焦家廟小,容不下這樣的兒媳婦
    “蘭芝並非如此”他徒然掙紮,不自覺
    看向水鏡,水鏡上恰好是後人所繪白居易與湘靈漸行漸遠的畫麵。
    焦母順著他的目光看過去,不怒反笑 “自古以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白居易再是不肯,末了不還是娶妻了仲卿啊,你聽娘的,娘不會害你,那劉蘭芝不適合做我們焦家婦,娘這次親自為你挑選,保準讓你滿意。
    “是讓我滿意,還是讓您自己滿意”他苦笑一聲。
    “你說什麽”焦母沒太聽清。
    “沒什麽,”焦仲卿搖頭, 兒子累了,想先去休息了。說完,也不管焦母的反應,失魂落魄地自顧自進了東房。南宋。
    再次聽到這段愛情悲劇的陸遊惆悵不已,當年讀詩,尚歎他人別離,如今,自己已然成了詩中人。他又想起漢時的孔雀東南飛,想起自己的原配唐氏表妹唐婉,終究是捶床大歎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這世間的母親,當真這樣難違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