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沒能給你生一個
字數:16320 加入書籤
                    “七廠的發電能力一般,但有組網的能力和資格。”
    卜清芳依舊沒有放棄兼並鋼城火力發電站七廠的選擇。
    不過她很信任李學武的眼光和嗅覺,決定放棄發展民用電網。
    “如果直供工業區,我們有兩種選擇……”
    一襲灰色呢子大衣,腳踩著半高跟走在李學武的身邊,女強人的氣質絲毫不顯遜色。
    她本就是紅星廠少有的業務型女幹部,這麽多年熬下來,如果說沒有能力咋可能負責這麽多年的組織宣傳工作。
    不僅僅是李學武的推薦,還有李懷德的認可和信任,這才有了能源總公司成立一年就換將的特殊情況,由她替換紀久征擔任總經理。
    這位女老總一上任便開始了三板斧,舞的那叫虎虎生風。
    內修紀律,外拓業務,將紀久征定下的經營策略完全推翻。
    紀久征是技術處出身,做事喜歡按部就班,循序漸進。
    而卜清芳是宣傳處出身,做事更喜歡隨機應變,閃轉騰挪。
    兩人做事風格不同,做管理也不同,誰更適合就得看實際。
    而實際上,在集團部門做管理還就得講究紀久征那一套。
    但在下麵,尤其是新公司、新單位正處於開荒階段,光關注穩定可不行,領導看的是速度。
    早在李學武到遼東上任的時候就提醒過紀久征,集團領導對他的工作有不滿的地方,是時候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了。
    不過紀久征心裏沒太在意,甚至是沒在意他來遼東的意義。
    結果呢?
    李學武的提醒他不屑一顧,換來的就是集團領導的耐心被消磨殆盡,不換他換誰。
    要說對事不對人,李學武是真正能做到這一點,就連紀久征都承認是自己錯過了他的提醒。
    能源總公司背靠集團,身後有多家財團支持,竟然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了都沒有新礦區開發和兼並,這不是浪費時間嘛。
    在戰略意義上來講,時間比金錢更重要,因為政策瞬息萬變,抓不住政策的尾巴等於一年白幹。
    卜清芳是個狠人,她不會跟著政策的尾巴走,過去十幾二十年淨研究政策了,宣傳部門出身的經曆讓她更習慣預判政策。
    所以能源總公司的發展策略突然加快,收購案提交了一個又一個。
    這是在鋼城,她主動來找李學武的幫忙,在其他城市和地方早就開始了礦產資源的兼並工作。
    先別管已知探明或者已經開采的礦產是否為富礦,先兼並了再說,先把生產和管理模式推下去再說。
    買十個礦,但凡有兩個是富礦就夠賺的了,這年月礦產不貴,遠沒有到跨界經營進不來的地步。
    再說了,遼東工業是支持紅星鋼鐵集團來遼東開拓業務的。
    有紅星鋼城工業區在,鋼城也從單純的鋼鐵城市逐漸向新興高科技產業和富集型重工業城市轉變,有了更多的經濟發展縱深。
    鋼汽、鋼飛、鋼電、鋼紮、鋼冶……真等這些種子工業開花結果,繁衍生息的時候,鋼城將會成為東北大地最富有活力的城市。
    有工業企業就有工人,有更多的工人就有更多的城市經濟。
    當城市經濟活躍起來後,帶動的可不僅僅是就業和產業,還有與這座城市息息相關的各行各業。
    所以當紅星鋼鐵集團聯合能源總公司調研火電七廠的時候,鋼城的領導恨不得派車來接人人了。
    如果能源總公司瞄準的是火電一廠、三廠這種主力廠,那無論是鋼城還是電力都不會應允。
    火電七廠從建立之初就存在著一係列的問題,從名字上就能看得出這座工廠是增建火電廠。
    按照卜清芳的介紹,七廠是應鋼城城市用電不足,在火電三廠技術改造的兩年時間裏做補充使用而由鋼城自行籌資組建的。
    在籌資的過程中因技術和設計等缺陷,又引入了電力係統的支持和幫助,所以資產情況較為複雜。
    從一開始就是後娘養的,設備和技術用了幾十年前的老東西,能堅持到現在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當機械設備報損情況直接影響了電力生產,損耗遠遠超出電力產出價值的時候市裏也支持不起了。
    電力係統也不是很在乎七廠的存在,如果鋼城願意投資進行改造,或者技術升級,電力係統也會跟進。
    但問題是鋼城不願意出這筆錢,希望電力係統能墊付技術升級這部分的費用,以後慢慢還。
    想屁吃呢,電力係統能跟到現在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還投資?
    七廠眼看著就要倒閉,在沒有政策的支持下,誰敢投資?
    所以就在這種互相拉扯中七廠又堅持了小半年,到現在終於堅持不住了,大部分工人已經找關係或者申請調去了其他電廠和單位。
    剩下的部分工人要麽沒關係,要麽沒能力,勉強維持生產。
    說是維持生產,可連最基本的生產都做不到,磨洋工罷了。
    現在的情況是,電力係統撤出七廠,將爛攤子丟給了鋼城。
    嗯,也別說電力係統不講究,人家還分流安置了不少老職工。
    人家本就沒從七廠占到什麽便宜,鋼城對這件事也無話可說。
    就在這種焦頭爛額的時候,能源總公司對七廠表現出了興趣。
    你就說,鋼城的領導樂不樂?
    如果是其他企業也就罷了,紅星鋼鐵集團可是遼東用來解鎖新型管理模式下工業企業的金鑰匙,被看做是遼東工業的明星企業。
    紅星鋼鐵集團的重工業區就坐落在鋼城,鋼城哪裏能拒絕他們。
    所以能源總公司兼並鋼城火電七廠從調研開始便奔著一拍即合的狀態去的,沒有任何的磕磕絆絆。
    卜清芳已經與鋼城市相關部門的領導見過麵了,這一次更像是拍板前的例行審查,審查這個項目的領導就是李學武。
    “李秘書長,好久不見了。”
    鋼城工業的負責人王璐一大早便出現在了鋼電七廠,她來的目的就是迎接李學武的,想要見個麵。
    “好久不見,這麽早啊。”
    李學武一下車便見她迎過來,趕緊上前兩步接住了她的手。
    無論兩人的身份職級如何比較,他都沒有讓一位地方的女同誌主動迎接問好的習慣。
    叫人看見了還不得說他所代表的紅星鋼鐵集團傲慢無禮啊。
    “能見您一麵,多早都成啊,就怕您不給我這個麵子。”
    王璐太會說話了,笑著握了握李學武的手,笑著說道:“您來鋼城快一年了,咱們才見幾麵。”
    “你看看,怨我了不是。”
    李學武鬆開了她的手,笑著對周圍人講道:“我還怕打擾您工作呢,就沒敢去拜訪您。”
    “這話說的太沒誠意了。”
    王璐將女同誌的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就連嗔怪都那麽的正經。
    她長得並不漂亮,也不年輕,但在眾星捧月之下有了氣質加持,再加上語言的藝術,鋼電門口寒冷的早晨一下子便被她烘托的火熱。
    “我今年去冶金廠不下十次,可見著你都是有數的。”
    王璐示意了院裏,道:“這一次可叫我逮著了吧,咱們可得好好敘敘舊,嘮一嘮。”
    “嗬嗬嗬——”李學武輕笑著示意了身邊的卜清芳,道:“我聽卜總說了,說你想要見見我。”
    “這不嘛,領導召見,我就緊忙過來了,連早飯都沒吃。”
    “你李秘書長就會開玩笑。”
    王璐嗔怪著瞥了他一眼,示意了身後說道:“我們七廠再困難,還能讓你餓了肚子不成?”
    “這樣,咱們先去食堂吃早飯,再去車間看現場怎麽樣?”
    “早飯就不吃了。”
    李學武麵上收斂了笑意,看向鋼電廠廠區說道:“昨天跟卜總談話,她說廠裏就快沒米下鍋了。”
    王璐的臉上也失去了笑容,當然,她不是針對李學武,而是也在為鋼電七廠憂心。
    “如果能得到紅鋼集團的支持,我相信困難隻是暫時的。”
    她非常真誠地看向李學武介紹道:“鋼電七廠不都是不良資產,這裏有多少家底我心裏還是有數的,不然卜總也不會看上這裏。”
    李學武和王璐走在前麵,卜清芳走在李學武的側麵,身後則是鋼城工業和電力以及鋼電七廠的幹部。
    一行人一大早便趕到這邊,早就引起了工人的注意。
    隻是懾於跟隨維持秩序的保衛並沒有圍上來,站在遠處觀望著。
    他們早就對這種考察和調研行動麻木了,當希望一次次破碎,留下的便是失望和絕望。
    鋼電七廠的工人隻有一個願望,那就是電廠關閉的時候會有人來管他們的生活,不至於沒米下鍋。
    李學武隻掃了一眼遠處的工人,便在王璐的引導下進了車間。
    “必須得承認,七廠的火力發電設備老舊不堪,這些年我們也沒有能力進行投資換代。”
    王璐抬手示意了發電車間內的機組設備介紹道:“造成七廠現如今這種狀況,有我們的責任。”
    敢於承認的責任的部門負責人你見過嗎?李學武今天見著了。
    他並沒有太過在意王璐的表現,也沒有深研究麵前的火力發電機組是哪年生產的,能不能用。
    卜清芳早就說過了,真兼並了鋼電七廠,這裏的設備都不要了。
    有資本做依靠,聯合能源今年的投資額還沒有用完呢。
    在持有股份的聖塔雅集團看來,這種企業更值得投資。
    投資也分很多種,在無法進行資本投資的情況下,技術合作便成了首選。
    聖塔雅集團已經答複了卜清芳的請示,會在第一時間提供全套的先進的火力發電設備。
    紅星鋼鐵集團目前自持的兩座火力發電廠都是小型的,隻夠供應集團兩個工業區使用。
    這一次兼並鋼城電力七廠,聖塔雅集團準備做成大項目。
    最初卜清芳的意見便得到了聖塔雅集團的肯定,真有介入民電的機會,哪個企業能錯過。
    但隨後李學武的意見出現,卜清芳及時與聖塔雅集團做了溝通。
    雖然很遺憾不能介入到民電領域,他們其實也是早有心理準備,外資怎麽可能被允許介入這種關鍵民生領域的投資呢。
    所以改成工業用電項目他們也能接受,同意原方案保持不變。
    李學武倒是有一些別的想法,不過在方案沒有落地之前不能說。
    “七廠的土地歸誰了?”
    就在王璐的介紹進行到一個段落的時候,李學武突然問了一句。
    從進入車間現場開始,李學武便一言不發,隻是看。
    這種態度讓王璐的心沉到了穀底,雖然嘴上依舊介紹著,可對這一次的考察項目將要失敗也是無能為力。
    這不是第一次了,鋼城電力七廠的情況確實太糟糕了。
    聽他這麽問,王璐也是打起精神認真地介紹道:“在七廠創建之初,土地和生產便有全部的手續,隻是經營過程中出現了聯營的情況。”
    可能是想起紅星工業區在建設的時候就強調土地的性質和手續,現在王璐也反應過來李學武的意思。
    所以沉到穀底的心又稍稍上升了一些,介紹也更賣力氣。
    “現在電力已經完全退出電廠的經營和管理,手續上沒有任何問題。”
    她看向卜清芳強調道:“如果紅星鋼鐵集團能接手七廠,手續上的問題我來給你負責處理。”
    “這當然好了。”
    卜清芳微微一笑,看向李學武問道:“領導,你覺得怎麽樣?”
    “電是工業必要的能源。”
    李學武看向車間方向想了想,繼續說道:“如果要做工業供電,就必須考慮電網改組的情況。”
    他看向王璐問道:“這方麵鋼城有沒有什麽意見?”
    “如果是自行改組,我們沒什麽意見,畢竟七廠已經這樣了。”
    王璐無奈地攤了攤手,道:“就算缺少了七廠的供電,民電的情況也不會比現在更糟糕了。”
    “這是其一,其二是周邊的土地。”李學武伸出手指了指廠區外麵講道:“除了要預留出改擴建的發展空間,配套工業也得建設。”
    “這個——”
    王璐詫異地看著他問道:“改擴建的空間我能理解,不知道你說的配套工業是哪些?”
    “現代工業所依賴的火力發電可不是七廠這樣的小作坊了。”
    李學武背著手向車間外走去,雖然七廠的占地麵積不小,車間也不止這一座,可在他的嘴裏這倒成了小作坊了。
    王璐當然不會反駁他的話,因為她知道李學武是見過大世麵的。
    這種想法倒是很有意思,大企業、大集團自帶的信任光環嗎?
    “熱電聯產嘛,現在是冬季,鋼城的供暖怎麽樣?”
    李學武回頭看了看遠處的城市,問道:“咱們的集中供暖能覆蓋到多少城市麵積?”
    這個問題卻讓王露愣了愣,問道:“集中供暖嗎?”
    她身後有幹部知道這個情況,想要過來匯報,卻沒有機會。
    紅星鋼鐵集團在全國可能還算不上什麽絕對的大企業,但在鋼城絕對算,即便鋼城還有其他大企業。
    領導們在談話,誰敢主動插話,隻能做眼神示意。
    不過王璐並沒有注意到對方,她還在想著李學武的話。
    “集中供暖也是熱電能源充分利用的一種經濟經營手段。”
    李學武回頭看了看身後的七廠幹部問道:“你們沒想過這個嗎?”
    “那個——”七廠的老領導遲疑著匯報道:“想過是想過,就是沒那個條件,這邊距離鋼城還有段距離,設備改造經費太高了。”
    還有一句話他沒有說,鋼電七廠連技術改造的錢都沒有,哪裏有錢搞經濟創收啊。
    什麽叫後娘養的,鋼電七廠過去的營收都被用作了其他地方,結果七廠要黃了,市裏卻拿不出錢來救命。
    老廠長心裏也不高興,隻是這一次沒表現在臉上,但李學武聽出來了。
    他看了一眼對方,又看了看微微皺眉的王璐,道:“確實,情況比較複雜。”
    李學武還能說什麽,難道說七廠沒想到,市裏還沒想到嗎?
    “除了供熱以外,還有哪些配套項目可以做?”
    王璐的思路被打開了,便直接問了出來。
    李學武也沒有什麽顧慮,她敢問,他就敢說。
    連發電廠都經營不下去,就算告訴他們怎麽做配套工業又能如何,要發展起來早就發展起來了。
    造成七廠今天的局麵不全是市裏的決策失誤,還有管理上的缺陷,這一點李學武和卜清芳看得出來,但不會在這裏講。
    “火電廠周邊可以做磚廠,蒸汽就能用。”
    李學武背著手往前走,邊走邊說道:“也可以做水泥廠,電廠的煤灰加工以後就能做水泥。”
    “再就是發電過程中脫硫需要石灰石,也可以辦砂石廠。”
    他扭頭看了看王璐,道:“也可以做漂珠,這玩意更賺錢。”
    “漂珠?珍珠嗎?”
    王璐還真不懂這個,她身後的幹部也沒有懂這個的,全懵了。
    “不,不是珍珠,是一種優秀的耐火材料,電廠就可以生產。”
    李學武隻簡單地介紹了一句,繼續往前走,嘴裏則講道:“一座發電廠經營好了根本不可能虧錢,關鍵還是在經營啊。”
    此時的王璐同她身後的幹部們一樣迷茫,聽了李學武的話內心五味雜陳。
    可就算知道該怎麽經營,他們真能救鋼電七廠起死回生嗎?
    老廠長就在後麵跟著呢,他倒是聽明白李學武的話了,可真讓他做,他不一定能保證旗開得勝。
    道理很簡單,上過中學的都知道原子彈的製造原理,可你有見過誰在家手搓原子彈的嗎?
    “如果鋼城願意將七廠出售,紅星鋼鐵集團能出價多少?”
    王璐竟然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問的如此直白,倒是讓李學武另眼相待了,至少她很有魄力。
    當著眾人的麵詢問,李學武說多少都會被其他人聽見,到時候王璐怎麽處理這筆錢就看她的了。
    不過能這麽問,就說明她已經做好了準備,這筆錢會用在七廠。
    所以與其被猜忌,倒不如直白一點,開誠布公。
    她倒是想美事了,李學武又怎麽會做賠本的買賣。
    他沒有直接回答王璐的問題,而是看向了身邊的卜清芳。
    三人就站在廠區大院裏,太陽出來以後曬在身上暖洋洋的。
    “相信您也看過七廠的資產情況分析,我這裏就不強調了。”
    卜清芳看向王璐講道:“之所以選擇七廠,是因為這裏是鋼城,是紅星工業區的所在地。”
    “我們聯合能源總公司在今年和明年是有產業布局計劃的。”
    她解釋道:“投資鋼城電力隻是我們介入工業供電的第一步。”
    “而鋼城七廠也將是我們準備做的第一個項目,意義非常。”
    兜了一個圈子,將王璐等人的興趣釣起來了,她這才講道:“收購鋼城電力七廠我們準備了兩套方案,我說出來您可以考慮一下。”
    眾人折騰了一上午,終於要有結果了,耳朵都豎起來了。
    尤其是廠裏的工人,見這一次領導來的這麽多,考察的時間這麽久,或許真的有希望了,便都圍了過來。
    保衛得到了王璐的要求,並沒有阻攔他們。
    就在卜清芳講話的時候,來的人越來越多了。
    “第一套方案,能源總公司會提供35萬元的兼並資金。”
    她看著王露講道:“我們不管這筆錢鋼城怎麽用,但我們隻要鋼城電力七廠。”
    “等會,隻要七廠?”
    王璐皺起眉頭看著她問道:“這是什麽意思?”
    “意思就是工人的安置費已經包含在了35萬元兼並資金裏了。”
    卜清芳完全是一副談錢不傷感情的模樣,沒有了同王露以前見麵的那種和氣。
    這讓王璐有些不適應,皺起的眉頭一直沒有平複開。
    “也就是說,你們不需要七廠的工人?是這個意思吧?”
    她的話剛說完,周圍便響起了一陣議論聲,且聲音越來越大,有情緒激動的工人都開始罵街了。
    不過現場有保衛在,還沒有人敢破壞秩序衝過來。
    其實衝過來有什麽用,合作還沒有達成,聯合能源才是兼並方。
    王璐將電廠出售看做是資源整合,卜清芳則認為這是商業活動。
    兩人的出發點不同,形成的意見衝突也是正常的。
    李學武看出來了,但沒有開口說話,因為從一開始王璐就錯了。
    決定收購鋼電七廠的不是紅星鋼鐵集團,而是聯合能源總公司。
    雖然能源總公司是集團下屬企業,可既然叫總公司,就代表該企業在集團內部是有一定自主性的。
    李學武之所以出現在這裏,不是主持談判的身份,而是監督。
    監督卜清芳按照集團的工作和政策要求完成這一次的商業談判。
    當然了,談判本應該放在會議室進行的,可能王璐太心急了。
    眾人就在大院內,在鋼電七廠的工人以及一眾幹部的見證下來了一場別開生麵的現場談判會。
    卜清芳麵對周圍的聲音依舊是非常沉穩,隻看著王璐講道:“我們有自己的人事管理體係,您可能知道,從去年開始集團便不再對社會招錄普通工人了。”
    “今年集團上下進行組織人事變革,有將近三萬人的安置任務,集團總職工人數要求逐年遞減。”
    她無奈地攤了攤手,道:“要實現職工安置問題隻有兩條路,要麽分流,要麽創造新的崗位。”
    “能源總公司是新成立的單位,我們肩負著崗位創新的任務,所以熱電廠的工人能不要就不要。”
    她的解釋很直白,也很有力度,坦誠的讓人無法辯駁。
    就連站在圈外的工人此時都沉默了下來,他們的內心十分複雜。
    同人不同命,紅星鋼鐵集團也在進行人事變革,也在縮減職工人數,可還是會妥善安置職工。
    他們呢?
    一旦紅星鋼鐵集團收購了鋼七廠,到時候人家的工人來上班了,他們去哪上班,去哪掙生活。
    這些工人的目光紛紛匯聚在了王璐的身上,等待著她的決定。
    王璐此時的壓力巨大,真麵對眾人的目光做出選擇太難了。
    “第二套方案呢?”
    她還是堅持著不去關注周圍的目光,看著卜清芳問道。
    卜清芳沒有猶豫,直白地講道:“聯合能源總公司兼並鋼電七廠,接收電廠所有願意留下的職工,但不會提供任何兼並資金。”
    “什麽!”
    王璐還沒有說話,倒是有其他幹部忍不住開了口。
    隻是沒人搭理他,卜清芳作為兼並方代表隻看王璐的表情。
    王璐這會兒更糾結了,她倒是看出了卜清芳的“陰險狡詐”。
    知道有這麽多人盯著她,故意提供這兩種方案,不是陰險狡詐是什麽?
    你說,現在讓她怎麽選,當著電廠職工的麵怎麽選吧。
    選擇要那35萬就等於不管電廠職工死活了,就算她講這些安置費都會用在職工的身上,可他們會相信嗎?
    就算他們相信,市裏的這些隨行幹部也不會讓這35萬全流入職工的口袋裏。
    要這35萬就得安置這些職工,到時候安置不了呢?怎麽辦?
    選第二套方案,不用安置職工,但要麵對幹部的壓力。
    現在哪個部門不缺錢,真有這35萬,都能過好年了。
    可電廠職工願意嗎?
    眼看著有單位想要接收他們,能留在電廠繼續工作,誰不願意。
    這算陽謀了,選擇屈服於職工的意願就得放棄要錢。
    “這個再議吧。”
    王璐終究不能給出答案,皺著眉頭講道:“相信這不是最終的方案,對吧,我需要匯報給領導。”
    “方案可以談,但餘地不多。”
    卜清芳坦誠地講道:“我們做的企業估值還是具有一定科學和信譽的,我們也犯不上在這個上麵做手腳,您回去可以調查一下。”
    王璐看了她一眼,轉頭看向李學武講道:“紅星鋼鐵集團這邊還有別的意見或者建議嗎?”
    “其實這一次的兼並項目並不是集團主張的。”
    李學武見她問自己,也很坦誠地講道:“集團充分信任能源總公司能處理好專業上的業務。”
    “好吧——”
    王璐有些失望地點點頭,不過還是笑著邀請道:“辛苦一早晨了,咱們去吃個飯吧,我請客。”
    “下次吧,有機會的。”
    李學武主動伸出手同她握了握,講道:“鋼飛和沈飛還有個項目要跟進,上午10點鍾的會議。”
    他看了看手表,同王璐等人講道:“那今天就這樣,我們先回去,有消息了我再過來。”
    “或者去鋼城拜訪您也行。”
    李學武用一句話呼應了見麵時的玩笑,離開的時候也是笑著的。
    伏爾加轎車平順地開出了廠區大門,帶走了不知道多少雙期待的目光和希望。
    這應該是第一個開誠布公講價的企業了,電廠職工的反應很大。
    王璐在送走李學武等人以後也是叫了電廠的幹部以及隨行而來的幹部一起開了一個會。
    研究什麽不用猜也知道,就是不知道結果。
    結果無非是兩個,對市工業有利,或者對電廠有利。
    在回去的路上,李學武也在同卜清芳講這個問題。
    “其實你準備的兩套方案並不是這個,對吧?”
    李學武瞧了她一眼,道:“原計劃兼並資金是多少?”
    “50萬,包括周邊土地。”
    卜清芳很認真地匯報道:“其實我也早就相中那塊地了。”
    她看向李學武問道:“你說在那邊建廠怎麽樣?”、
    “電解鋁廠,或者電鍍廠。”
    “怎麽想到的?”
    李學武聽她提起這個,有些好奇地問道:“這個算重工業了。”
    “前幾天我去順城了。”
    卜清芳頗有興趣地介紹道:“我參觀了當地的一家電解鋁廠,負責人給我講,那座工廠是36年建立的。”
    “後來我了解了一下,電力不僅僅能支撐建築材料生產,還能做電工業領域。”
    “嗯,這個確實可以。”
    李學武看著她點頭講道:“其實我也想到這個了,冶金廠這邊提出了相關的意見,但沒有生產條件。”
    “目前市政供電和火力發電站還無法滿足這種生產需要。”
    他長歎了一口氣,道:“想要實現更廣泛的冶金工業或者軋鋼工業,還是要從頭慢慢建起啊。”
    電解鋁廠和電鍍廠需要海量的電能,這個時代的市政供電還真支撐不住,自有發電廠就不一樣了。
    紅星鋼鐵集團本身就是做金屬工業領域,又有上下遊產業,再增加電解鋁和電鍍工業也很輕鬆。
    “我是打算同集團申請,在周邊建廠,包括您剛剛提到的那些常規配套產業。”
    卜清芳介紹道:“我們還想建煤炭處理廠等等,這個還在規劃。”
    兩人談了一路,直到李學武走進辦公室她還在說。
    不過電話鈴聲響起,打斷了她的匯報。
    “哥,生了!”
    電話那頭傳來了王亞梅的聲音,她興奮地說道:“我生了個兒子。”
    “哥,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給你生一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