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縣委領導的小算盤

字數:2881   加入書籤

A+A-


    山中明燈照前程!
    女高的孩子們都懂得感恩,這可不是徐局長瞎說的。被張寒梅照顧了三年的楊小雲,高考成績不錯,她最終選擇了內蒙古師範大學,而教學樓在建時,親自跑到工地求張寒梅手下兩個女兒的老樹坪的周大富,他的兩個女兒周娟娟和周慧慧,也都選擇了師範大學。
    周慧慧考上了省師大,周娟娟成績差些,但也夠了本科線,原本可以選個錄取分數相對低些的本科,但她依然決定去師專讀書。
    還有苦水村的何金花,高考成績非常好,上了一本線,她放棄了更好的學校,最終選擇去醫大讀書。醫學院的學費並不低,何金花母女拒絕再接受張寒梅的幫助,而是選擇貸款。
    這些姑娘們的選擇,都讓張寒梅覺得發自內心的自豪。
    張寒梅最終還是沒能組織徐局長辦研討會。自從女高本科上線率排名全市第一之後,徐局長天天就像打了雞血似的,成天惦記讓張寒梅當個領頭羊,帶飛他逢山縣所有高中。
    他甚至還私下裏美滋滋的計算,校長們如果能通過學習張寒梅的先進經驗,把縣裏幾所高中的本科率都提高一點,不用多,十個百分點,那這縣裏每年得多出多少大學生啊!就算這些大學生裏,有百分之十願意將來回來建設家鄉,那也不少呀,全縣高素質人才一下子能多出一大堆。
    當然了,八字沒一撇的事,徐局長也隻敢私下裏yy一下而已,並不敢四處跟人宣揚他的“偉大構想”,但實際上,縣委縣政府中,跟他想法差不多的人還有不少,比如現任縣長和縣委書記。
    逢山縣本來就是個貧窮的小縣,以前農民年人均收入隻在一千元上下,這兩年在省裏、市裏加大脫貧攻堅幫扶力度,再加上對口省份的支援,拉動經濟算是卓有成效,然而2011年,全縣農民年人均收入也隻是四千多塊而已,一個農民一年的收入,還抵不過大城市裏普通人一個月的工資。
    因此窮困的逢山縣,發展重點從來都不是教育,而是經濟。
    每年的財政撥款有限,教育方麵本來也占不到大頭,而在不多的教育撥款中,以往縣委縣政府的思路都很普通也很務實,那就是力保基礎教育,加強和鞏固普九成果。
    所以縣裏大頭的教育經費,都花在了九年義務教育的“兩免一補”上頭,每年光是這部分的財政開支,就超過了千萬,因此實在是沒有能力繼續顧及高中階段教育。
    因此常年以來,逢山縣的高考升學率,都在全市排名倒數,不是縣委縣政府不想管,而是有心改善,卻無能為力。教育資源不平等,不僅存在於人與人之間,還存在於地區之間。
    逢山縣這樣的破地方,想招聘來個高學曆的好老師,簡直太難了。
    而這次女子高中的逆襲,似乎讓整個逢山縣都看到了曙光,在生源如此糟糕、資源如此匱乏的情況下,張寒梅都能領著女子高中的孩子們實現逆襲,那其他的學校跟著學、跟著做,應該也可以吧?!
    讓更多的孩子考上大學,將來就算有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一的孩子願意回來建設家鄉,那也是好的呀。滴水成河、聚沙成塔,年頭長了,逢山縣也能有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了。
    縣長和縣委書記商量了一下,他們的方案是,將張寒梅調到生源質量最好、學生人數最多的縣一中去,以縣一中為基點,在全縣推廣她的教育經驗。
    兩人商量過後,將徐局長找了過來,想問問他的意見,但沒想到,徐局長一聽就直接搖了頭。
    “你們不了解張老師,”徐局長是這樣說的“她絕對不可能離開女高。張老師的觀念是,貧困家庭的女孩子受好的教育,可以改變三代人,阻斷代際貧困傳遞,這是她的核心辦學理念。她好不容易才把女高撐起來,怎麽可能會離開?依我看,她寧可在女高做校工,也絕不可能去一中做校長。”
    書記和縣長麵麵相覷,都有些失望,但兩人也沒堅持己見,而是問了問徐局長的意見,最終決定,還是按照徐局長的辦法來,等開學後,組織縣裏的校長們去女高參觀學習。
    這些事,張寒梅統統都不知道,她正忙著新學期學生入學前的工作。
    這一年的高考成績,為她的招生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因為報名的人太多,她無法按最初的設想篩選出學生,因為貧困無法量化,來報名的家長各個都自稱貧困,很難辨別真假。
    最開始張寒梅要求他們拿出貧困證明,但她很快發現,人人都能很容易拿出這一紙“證明”。該怎麽篩選學生,張寒梅最終還是采取了她的老辦法,報名人多沒關係,她可以一家一家的走訪。
    也幸好張寒梅無比嚴謹的篩選調查,讓那些想鑽空子的人,都铩羽而歸。
    不過優秀的高考成績也為招生帶來一些好的影響的,比如人們普遍更容易信任張寒梅這位知名女校長,她家訪時收到的阻力,比以往要小得多。
    因此新學年入學的高一新生,人數也比往年多,足足有一百六十四人,當然大部分還是逢山縣山區的貧困女孩,但也有一部分是相鄰幾個縣來報名的女孩子,人數不多,都是當地扶貧辦的名單,張寒梅一家家走訪過後確定收下的。
    學校覆蓋的範圍更廣了,學生的人數更多了,這讓張寒梅既開心又擔憂。因為正如她之前向徐局長所言,女子高中,現在沒有擴招的能力。每多一個孩子進入學校,每年就要多出一萬多的開銷,包括生活費、課本費、資料費、試卷費、高考報名費等,甚至還要被褥和行李箱。
    而女高一年的管理費和水電、維修等維持基本運轉的花費至少就要百萬。這還不包括一些雜項費用,雖然眼下學校依靠著張寒梅的名氣,捐款的人不少,但四百多個學生,隻依靠社會捐款,其實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