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稻夢一生(八),豐收的樂章

字數:4842   加入書籤

A+A-


    大學牲活被古人天幕圍觀啦!
    “他為什麽要把這些種子都分給其他人啊,留著賣錢不好嗎?”
    “是啊,公侯萬代的機會就這麽被他拱手送了出去。”
    “他怎麽就這麽傻啊,把這些種子留著,那多少錢不都是張張嘴就來的?”
    古人們都替他著急。
    百姓們無法理解袁老偉大的無私的精神,他們光是吃飽飯就耗盡了力氣。
    古代的讀書人們明白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
    但他們同樣也做不到。
    大明。
    崇禎皇帝朱由檢心中悲從中來,痛哭流涕。
    他大明怎就沒有這樣的大公無私之人啊,他大明已經連著十多年發生了各種各樣的災害。
    百姓們已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了,年年的災害,還有越來越多的遼餉之類的加派內容。
    百姓們已經扛不住了!
    “難道真的是天要亡我大明嗎?!”
    彈幕胸懷天下
    彈幕這才是開源精神啊!
    彈幕這才是真正的科學家!
    “最終,在全國雜交水稻科研人員共同協作攻關下,在袁隆平曆經13年的千辛萬苦下,雜交水稻三係配套成功於1973年9月。”
    三係法不育係(母本),恢複係(父本),保持係(中間體)
    “1975年闖過三係配套、優勢組合、製種三關後,一粒粒改變世界的種子,像蒲公英一樣,紛紛飄向全國的農田。”
    彈幕眼淚突然就爆發了
    彈幕這就是我們的科學家,不為名利,隻為人民!
    彈幕致敬
    彈幕致敬!
    “成功了!終於成功了!”
    “太好了,終於成功了!”古代的百姓們歡呼雀躍,就好像自己也經曆了一遍,從選種到研究再到育種的過程。
    這就是視頻的魅力。
    “一年後的夏天,譜寫豐收的詩歌,奏響了第一章。”
    “以袁隆平為代表選育出來的雜交水稻,‘南優’二號等種子,使國內水稻的產量,提高了30!”
    “平均畝產500公斤,最高畝產800公斤!實現了中國水稻單產的第二次飛躍!”
    “袁隆平也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偉大科學家。”
    “五百公斤!如果我沒算錯的話,那就是一千多斤了!畝產一千多斤啊!”
    “這,這怎麽可能是凡間的種子啊!”
    “啊……啊……老天啊!”
    古人們知道雜交水稻產量會提高,但他們從來沒有想到過,竟然能增產到這種程度!
    他們就算是最好最上等的水田,精心照料,一年下來把人累死,畝產三百五十斤就到頭了。
    就算撞大運了,畝產也隻能到三百八十斤。
    畝產千斤多,就算他們做夢,白日夢,都不敢這麽想!
    他們不敢奢望,他們認為人太過於貪婪,會遭天譴的。
    但正是中國一大批“貪婪”的農業科學家和工作者們的“貪婪”,才能在短短十幾年間,完成了中國水稻畝產的第一次飛躍,和第二次飛躍!
    古人們被水稻的畝產震驚的說不出來話,即使那些見多識廣的皇帝們也是如此。
    而且,震驚程度是隨時間而變化的,時間越久遠的朝代,糧食產量越低,人們也就越震驚。
    秦朝。
    秦始皇從禦座上站了起來,他之前站的時間有些久,便命人在大殿的上方開了一個大洞。
    讓他和大臣們可以在大殿中,就完整地看到天幕上的內容。
    大殿上方的大洞才被打開,他和大臣們也剛剛回來,然後他們就再一次全體起立了。
    “畝產兩千多斤(秦朝一斤253克)!”秦始皇驚呼出聲。
    他作為一個帝王,情緒控製能力十分良好,至少能讓人看不出來他有情緒。
    但是在看到這誇張的畝產,嬴政就知道了,他的情緒控製能力,被雜交水稻打敗了。
    他陷入了難以言語的激動之中。
    那可是畝產兩千斤的種子啊,他大秦水稻的畝產甚至隻有不到一百斤的水平。
    要是大秦所有人都種上這種雜交水稻,那他就完全不需要擔心帝國的穩固了。
    誰吃飽了飯會閑的沒事造反?
    “朕要為袁老先生立一座最宏偉的廟,將袁老先生供奉在其中,世代香火不斷。”
    “誰讚成,誰反對?”嬴政麵色嚴峻地看向一眾大臣,他現在就等著有哪個蠢貨跳出來反對,直接就拖出去斬了。
    “臣等讚成!”大臣們齊刷刷地讚同,沒有一個人反對。
    不過就在這時,李斯站了出來。
    真實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李斯這蠢貨竟然自己站了出來找死,真是天助我也啊!
    儒家的人看見了,心裏瞬間就樂開了花。
    但是李斯開口的第一句話,就使得儒家眾人如遭雷劈,感覺自己才是那個蠢貨。
    “臣願意獻出全部身家,為袁老先生立廟!”李斯躬身說道。
    大唐。
    李世民看到天幕上說的,後世雜交水稻那誇張的產量,同樣是震驚的無以複加。
    事實上,整個大唐就沒有人不震驚的。
    那可是一千多斤的畝產啊!
    如果這個雜交水稻出現在大唐,那足以給還未達到巔峰期的大唐,提前延長兩三百年的國祚!
    百姓們在最開始的震驚之後,開始歡呼起來。
    即使他們無法享受到雜交水稻帶來的好處,但是他們知道,那都是他們的後人。
    他們使用的都是同一種文字,認同的都是一個華夏。
    這就足夠了。
    李世民在城樓上,再次揮了揮手,示意百姓們安靜。
    一些人看見了皇帝的動作,安靜了下來,並且開始讓其他人也安靜下來。
    過了許久,整個城牆外,終於安靜了下來。
    然後李世民的一句話,讓在場的百姓們再次歡呼起來。
    “朕,要為,袁老先生,修建一座,這個世界上,最宏偉的!廟堂!以紀念袁老先生的功績!”
    百姓們歡呼起來。
    幾乎每一個聰明的皇帝,都宣布了要為袁老修建一座廟堂,永受香火供奉,來紀念袁老的功績。
    但是有一個聰明的皇帝,沒有這麽做。
    大明。
    嘉靖皇帝朱厚熜蹦了起來,“這就是科技的力量!”
    有了明確的目標,還有能夠取得的成就,他打算再次擴大對農業科技的扶持。
    而跟其他皇帝不同的,是他不打算為袁老修一座廟堂。
    笑話,他可是信仰了唯物主義,打算機械飛升的皇帝,怎麽能搞那些封建迷信的東西?
    他要為袁老先生,修一座紀念館,然後還要將袁老的事跡,編寫到科舉的考試內容裏。
    要求所有人都熟記在心,永遠銘記袁老的功勞!
    他還要讓全天下所有人都吃飽飯,好研究機械飛升的事情。
    雖然和袁老奮鬥一生的目標有些區別,但總歸還是想讓所有人吃飽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