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一條鞭法改了個啥?
字數:4862 加入書籤
【這讓我想起了帶清征遼餉。】
“?”
“不是,這說得還是中文嗎?”
“明朝征收遼餉不就是為了打清朝嗎,怎麽到了清朝百姓還要交遼餉?”
百姓們十分不理解。
但官僚和皇帝們卻都明白為什麽會這樣。
為什麽征收銀子不重要。
重要的是把銀子收上來。
甭管這筆銀子收上來是為了什麽,隻要收上來了,怎麽用那還不是朝廷說了算?
【鐵道遊擊隊裏麵就有,各個村子的保長要麽是我們的自己人,要麽就純裝瞎啥也看不見,各種跑樓裏也全是自己人,不是自己人得,回家路上就給殺了。】
【我們村那時候白天給鬼子修鐵路管一頓飯,晚上幫八路把白天的鐵路扒掉,有個別真罕見就半夜拉出來活埋。】
“hhh,白天給鬼子修鐵路是為了生活,晚上扒鐵路是為了國家。”
夏雨雪笑著關掉評論區,看向了主頁推薦的第二個視頻。
【續命還是加劇?張居正改革到底改了個啥?明末風雲——一條鞭法】
看到這個標題,夏雨雪啪的一下子就點開了視頻。
網上總有人說,張居正改革是給大明朝續命,一條鞭法減輕了百姓負擔,考成法提高了官員效率。
隻是可惜張居正一死,萬曆皇帝就立刻廢止了考成法和一條鞭法,讓改革前功盡棄,自此再無能臣願意為朱明皇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但同時也有許多人認為,張居正貪汙腐敗,品德敗壞,所以他的改革天然就是不好的。
夏雨雪倒是不覺得因為張居正貪汙腐敗,所以他的改革就天然不好,但她對張居正確實不怎麽了解。
因此,這個視頻直接就戳中了她的好奇心,讓夏雨雪十分好奇。
不止夏雨雪,曆朝曆代的古人們,尤其是那些想要改革變法,為王朝續命的皇帝和大臣們,同樣十分好奇。
他們幾乎是立刻就將毛筆提起,做好記錄的準備。
不管張居正改革是否成功,是給明朝續命還是加速衰亡,他們都能從中汲取到經驗。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道理他們是很清楚的。
而這些人中,萬曆年間,已經成為內閣首輔,開始著手推進改革的張居正,無疑是最為緊張的。
雖然他對自己的改革十分有自信,但架不住天幕上視頻的標題製造懸念啊,讓他有些懷疑。
畢竟他從入仕就一直是京官,各種調動也都是在京城,從未有過基層工作經曆,對於基層情況的了解不足。
【在視頻開始之前,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
【假設某天人類突然從火星發現一種新型燃料,這種燃料比汽油帶勁還便宜。】
【能讓那小三缸車從dengdengdeng……爆發出大v8uuu……的動力。】
【你是不是下次加油,會優先加這種新型燃料?】
【彈幕:從火星發現的就不可能便宜!】
【彈幕:不可能比汽油便宜,因為要收稅】
夏雨雪看著這兩條彈幕,十分的無語。
up都說了是假設,怎麽還在杠這種細節啊。
難道真的有那種,鋼筋上長人的情況?
【彈幕:那你就完了!】
“怎麽就完了呢?”
百姓們雖然不理解什麽叫小三缸,什麽叫大v8,不過也能理解,前一個比不上後一個。
要真有這種燃料,難道不好嗎?
熒惑是遠了點,但便宜啊。
還是說,因為熒惑是大凶之兆,所以會完蛋?
【同樣假設你現在吃的米飯十塊錢一斤,結果鄰居家種的米飯,比你的質量還好還一塊錢一斤。】
【你是不是以後都傾向於從鄰居家買?】
“那不也是要錢嗎?”
“是啊,從鄰居家買還要花錢,我吃自己種的不要錢啊。”
古代的農民們十分不理解,為什麽要花錢買糧食,畢竟對於他們來說,獲取銀錢可比糧食難獲取多了。
而對於居住在城市裏,靠出賣勞動力維生的市民和小吃攤販們來說,這個問題是毫無疑問的。
價格差了十倍呢,能讓家裏人都吃飽飯,省下來的錢還能給孩子置辦身二手的新衣服。
攢兩年沒準還能送孩子去私塾念兩年書呢。
【那麽幾年後加油站逐漸消失,自己也不種大米光從鄰居家買。】
【但如果此時人類突然沒法去火星,你鄰居家大米又不賣給你的情況下。】
【你是不是既沒法遠行,又沒法吃飽肚子?】
【彈幕:可是我有槍啊!鄰居,什麽鄰居,那是糧倉!】
【彈幕:鄰居屯糧我屯槍】
戰國時期北方各國:你們猜猜打草穀是什麽意思?
還不是我們糧食不夠了,帶兵去劫掠北狄的糧食。
打草原上的“穀子”嘛。
【彈幕:管仲直呼內行】
【彈幕:管仲三千多年了,還是老子玩剩下的】
看著天幕的管仲:……
我還能說什麽呢,都給我說完了。
……
大明。
張居正看著天幕,嗤笑一聲。
他還以為天幕上有何高見呢,沒想到就這?
除了那些升鬥小民,誰還會踩了這兩個坑?
【對。】
【明末就是這麽個情況。】
張居正愣住了。
現在天幕上說明末就是這種情況,而這個視頻是在講自己變法好壞……
那豈不是說,自己變法竟然把大明朝給變進了那兩個坑裏?
一想到這,張居正就氣息一窒。
他剛才還說誰會掉進這種坑裏呢……
【彈幕:可以去搶鄰居的呀】
【彈幕:搶他丫的】
【彈幕:但要是你打不過你鄰居呢?】
【彈幕:你們不會真以為自己能做那個屯槍搶別人糧的人吧?】
【開國】
【明朝開國時,由於過於淒慘的童年經曆,董事長朱元璋不僅在物理上對官僚大刀闊斧。】
【同時也在數量上,對官僚大刀闊斧。】
大明。
洪武年間的官僚們欲哭無淚。
他們真是倒黴催的,遇到了這麽一個皇帝。
不僅錢少事還多,就算被判了死刑抓進大牢,死之前也還得帶著枷鎖處理公務。
讀書人們同樣也是欲哭無淚。
他們真是倒黴催的,遇到了這麽一個皇帝。
對待他們地主士紳不僅沒有前元寬厚,就連官員名額也大幅削減。
不過官僚和讀書人們雖然十分不滿,但要是讓他們有官的辭官,沒官的不考科舉?
抱歉,他們又不傻。
朱元璋隻是削減了名額,又不是像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那樣,將科舉取士這條道路給徹底斷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