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相信後人的智慧

字數:4561   加入書籤

A+A-


    【彈幕:九族消消樂】
    【彈幕:九族: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啊】
    【彈幕:並且他還在工資上大刀闊斧】
    大明的官員們:說多了都是淚啊。
    【在一通大殺四方後,他將官員數量維持在兩萬四千人,並將自己的子孫派往各地鎮守邊疆。】
    北宋。
    宋哲宗趙煦看著天幕,震撼不已。
    “這就是開國皇帝的實力嗎?”
    想他自親政以來,勵精圖治謀求變法,在軍事上也取得了許多勝利。
    可即使這樣,他也沒有辦法改變大宋冗官冗員的現狀。
    因為他根本不敢裁撤那些人。
    冗員是為了給地方上活不下去的百姓,一個活下去的機會,讓他們不要去造反。
    冗官則是為了拉攏那些士大夫和讀書人,讓他們不要去造反或者投敵。
    那大明這麽點官員,國家真的不會亂套嗎?
    畢竟國家百姓人數定然是會增長的,但官員數量不增長,看上去是百姓人均供養的官員數量減少了。
    但反過來,也可以說是每個官員需要管理的百姓人數增多了啊。
    【同時他規定,每十年,就要對全國土地和人口進行一次徹查。】
    【以此來保證朝廷對基層的控製力。】
    夏雨雪看到這真的有些懵了。
    想要保證朝廷對基層的控製力,難道不應該把政權組織延伸到最基層嗎?
    單是了解全國土地和人口信息,人手不足也沒有控製力啊。
    【但是朱元璋本人用了多久呢?】
    “用了多久?”一個洪武年間的百姓十分好奇。
    “是啊,到底用了多久呢?”
    【從洪武十四年到洪武二十六年,一共整整十二年!】
    “啊?”
    夏雨雪驚訝極了。
    她當然知道朱元璋肯定比她會治理國家,畢竟她也沒有經驗嘛。
    但她現在是真的忍不住懷疑朱元璋不會治理國家了,至少在曆代皇帝裏,算不上好。
    相信後人的智慧也不是這麽相信的啊。
    【既然自己都用了十二年,那他為什麽覺得,子孫後代就能十年完成這個目標呢?】
    明朝後世的皇帝們:是啊,為什麽呢?
    【彈幕:《相信後人的智慧》】
    【因為他認為,隻要朝廷保持目前這個規模,財政收入和行政效率一定綽綽有餘。】
    【反正我老朱“大字不識一個”都幹得這麽好,我子孫一定比我聰明。】
    【彈幕:朱元璋的例子,告訴我們,一定要辯證地,唯物地看待問題,解決問題。】
    【彈幕:這屬實是刻舟求劍了】
    明朝的皇帝們:祖宗啊,您自己是核動力牛馬,不代表我們也是啊!
    找您這麽幹下去,一個好好的人用不了兩年就得活活累死。
    【彈幕:朱祁鎮:難說!】
    看到這條彈幕,與沒有生活在明朝的百姓們毫無顧忌地笑了起來。
    而生活在明朝的百姓們,則是偷摸用衣袖掩麵笑了起來。
    燕王朱棣看到朱祁鎮這三個字的時候,就心說不妙,想要溜走。
    但奈何屁股被抽得開了花,實在動彈不得。
    於是……
    “哦吼吼……”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殷切希望中,事情起了一些小變化。】
    【首先是太子朱標的早死,打亂了一係列朱元璋對後世的安排。】
    【進而他孫子建文帝敏銳發現:長此以往,稀少的官僚勢必壓不過地方藩王。】
    【不行,得削藩!】
    大明。
    洪武皇帝朱元璋看著天幕上的視頻,再次紮在他的傷心處,於是更加賣力地抽起朱棣。
    又抽了十數下,他才終於將腰帶放下,有些頹唐地坐到幾名太監搬來的椅子上喃喃道:
    “難道咱真的錯了?”
    “難道咱這樣做,真的是在刻舟求劍?”
    他開始思索起來,曾經“拍腦袋”建立起來的,靜止的世界觀,開始產生變化。
    而在建文朝。
    天下的讀書人看著削藩這兩個字,簡直要把方孝儒給罵死。
    削什麽藩啊,讓皇帝增加文官數量不就好了?
    也讓我們當當官啊!
    【眾所周知,當皇帝懷疑你是軍閥的時候,你最好真的是軍閥。】
    【建文帝隨即被自己的叔叔燕王朱棣打敗。】
    【彈幕:朱棣:官僚毒害皇帝,我要清君側!】
    【彈幕:奉天靖難!】
    【彈幕:提刀上洛,痛陳利害】
    【彈幕:朱允炆,自古唯一一個被藩王造反成功的皇帝】
    【彈幕:削藩可是個危險活,得給藩王留個活路】
    【彈幕:漢朝削藩從文帝開始一直到武帝實行推恩令後才初步達成目標】
    永樂大帝朱棣嘴角抽了抽。
    雖然他現在已經知道,在後世他是不是篡位已經不甚重要,自己也準備放下不是順位繼承這個心結。
    但天幕你這樣反複鞭屍真的好嗎?
    而建文帝朱允炆同樣十分心塞。
    已經說過的事情就請不要再繼續重複,不要再繼續揪住不放了!
    【而在朱棣遷都後,南京也留下了一套領導班子,這導致官僚係統膨脹了一倍。】
    【同時為了防範其他藩王模仿自己的行為,朱棣幹脆國營養豬,由朝廷掏錢來包養,哦不,供養這些朱家子孫。】
    朱元璋眼睛瞪向朱棣,趴在地上哀嚎裝可憐的朱棣渾身一個哆嗦。
    不過好在,朱元璋這回沒繼續打他,而是繼續思考。
    這讓朱棣終於是鬆了口氣。
    【而這些子孫後代,每天的生活就是三件事——造人,造人,還是td造人。】
    【如此到了一百年後的明憲宗時期,朝廷文武官員總計十萬多,約合五個朱元璋。】
    【而到了將近二百年後的嘉靖年間,全國宗室藩王的俸米達到八百五十三萬石,是供應京城糧食的兩倍!】
    【理論上講,官僚係統膨脹五倍,辦事效率應該增強不少吧?】
    “是啊,就算不能增加五倍,也不會少太多吧?”朱元璋有些希冀地想。
    他大明出錢養了那麽多官員,要是還不辦事,這簡直比殺了他還難受。
    【對不起,沒有。】
    【彈幕:反了,效率下降到原來的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