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陳濟方

字數:3436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摘自《詩經?秦風》
    此刻,陳濟方正帶領著商團將士,同仇偕行,堅守八裏橋,已經血戰了三日。
    英法聯軍除了步兵和炮兵外,還有十幾個騎兵中隊,多屬英軍。但因商團除了死守陣地外,僅作一些短距離的反衝鋒。因此聯軍的騎兵始終派不上大用場。
    為了打破僵局,聯軍的舟橋部隊,嚐試在稍微遠離戰線處建立渡河地點。好讓兵力占優的騎兵能夠北渡通惠河,攻擊商團後路。但被商團及時發覺,破壞了聯軍的行動。聯軍無奈,隻得放棄。
    雙方便集中力量,糾纏在正麵陣地的攻防上。聯軍依仗兵力優勢,試圖進行碾壓,也曾數次攻入黃瓜園陣地。但都被商團隨即發起的反擊所驅逐。
    但商團付出的傷亡是巨大的,已經接近兵力的四成。更可怕的是,他們攜帶的彈藥已經不多了,勉強僅夠支撐半日的。
    再這樣下去,就真的要被英法聯軍碾壓了。
    現在,即使是表麵上仍作鎮靜的陳濟方,內心裏都是十分焦慮的。而一些將士的情緒已經十分低落,甚至表現出畏戰了。
    到了下午,聯軍的優勢已然盡顯。早已收起狂妄心態的他們,穩紮穩打。利用兵力上的優勢,在持續的炮火支援下,終於突破了商團的防線。
    申時將過,黃瓜園陣地失守了!
    丟失了這處外圍的核心陣地,意味著八裏橋已直接處在聯軍的兵鋒之下。在兵力和補給都不濟的情況下,商團已經很難再堅守下去了。
    就在這危急時刻,有斥候和傳令兵,相繼向陳濟方報來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援軍到了!
    陳濟方早已布下,並期盼已久的“後手”終於出現了!
    陳濟方帶領的這五千人馬,其實隻是商團北軍的一部。算是此次北上勤王的先頭隊伍。
    而商團北軍的主力大部隊,則由他的堂兄陳濟雲率領著,正從後路跟進過來。並且兩隊之間,每隔幾日便會有信使往來。
    就在陳濟方與英法聯軍接戰之前,他曾對即將發生的戰鬥進行過預判。據估計的情況,他派人向後方的兄長傳訊,讓他們加快行軍速度。並且在到達戰場後,若八裏橋還在商團手中,便迅速沿通惠河南岸向東突進。
    此刻,陳濟雲正帶領著先頭隊伍,已經趕到了於家衛,同駐防在那裏的英軍接上火了。
    這支商團隊伍,是由商團第四團(欠第十五營)和第六團組成的,總兵力近七千人。這好大一股生力軍從天而降,豈是西線那些許英軍能抵擋得住的!
    何況在這七千人的後麵,還有八千多人的後隊,正馬不停蹄的趕來。商團北軍幾乎已是傾巢而出了!
    得到消息後,陳濟方的精神為之一振。
    同時他也知道,這場戰役最關鍵的時候已經到了。他一麵廣派傳令兵,好讓全體將士都盡快知道這個好消息。一麵飛身上馬,要親自指揮部眾發起反擊。
    好消息就如一針強心劑,讓已經血戰數日的商團勇士們,個個忘記了疲憊和傷痛,此前的消極情緒也都一掃而光。眾人鬥誌昂揚,又迸發出了無窮的力量,投入到了對聯軍的反攻。
    陳濟方在軍中縱馬疾馳,幾日來壓抑的心情,在此時都得到了釋放。他知道,他們的浴血堅守已經取得了成功,勝利和榮耀將屬於他們。
    突然,一發英軍阿姆斯特朗火炮發射的12磅開花彈,落在他的附近。爆炸產生的衝擊,將他連人帶馬掀翻在地。他眼前一黑,昏死了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陳濟方才昏昏沉沉的醒了過來。伴隨著持續的眩暈,和周身的疼痛,他聽到有很多人正在用著沙啞的聲音,用力的呼喚著他。
    他費力的睜開了眼睛,模糊中瞧見陳濟雲正抱著他,身旁還簇擁著一大群商團的下屬們。大家都一邊呼喊著,一邊焦切的望著他。不少人見到他醒來,都流下了驚喜的眼淚。
    原來當炮彈爆炸的時候,是陳濟方的坐騎用生命,為他抵擋了大部分的衝擊。而他本人除了頭部受到些撞擊外,左肩和臂膀被燒傷,但所幸並無大礙。
    此時的天色已經全黑,他已經昏迷了近兩個時辰。
    剛醒過來的陳濟方,最關心的就是戰場的情況,便忍著疼痛和眩暈,詢問起來。
    “萬霆,咱們勝了!咱們勝了!洋人向通州方向敗退了!”陳濟雲興奮的告訴他,身旁的其他人也都情緒激動的向他點著頭。
    “大哥!”陳濟方費力的說道:“追,要追啊!不要,給他們喘息!要,驅逐他們,離京師越遠越好……”
    就這樣,在商團的追擊和襲擾下,退到通州的聯軍並未多作停留,又繼續向天津方向退去。對京城的威脅,至少暫時是解除了。
    消息,無論是極好,還是極壞,總能被最迅捷的擴散。
    商團在八裏橋的勝利,也很快被傳揚開來。甚至其過程和場麵,還在京城的茶樓酒肆裏,被演繹出了很多五花八門的版本。那些描述簡直活靈活現,仿佛傳話的人身臨過現場一般。
    真實的戰報,當然也在第一時間報到了鹹豐皇帝的麵前。此時這位皇帝,卻正身在出逃的路上。
    原本在皇帝心中能夠勉強抵禦洋人的,隻有僧格林沁麾下那幾萬,全大清的最精銳之師。至於商團之流,在皇帝看來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隻聊作充數,根本不被抱任何指望。
    當僧格林沁所部,在八裏橋被英法聯軍擊潰的消息傳入京城時,鹹豐以為大勢已去了。第二天,便倉皇的逃出圓明園,避往熱河。在逃亡的途中,還不斷的廣發詔令,要各地方火速派兵前來勤王。
    因此,商團的勝利,完全出乎了鹹豐的意料。經過再三查實後,皇帝簡直欣喜若狂,甚至後悔自己逃得太早、太快了。
    鹹豐急詔留在京城的全權欽差大臣,恭親王奕?,要趁勝抓緊同洋人媾和。並且,大清雖勝,但仍可以依照洋人的條件辦理和議,以示天朝寬仁。實際上是要借機早日結束戰端。
    皇帝當然不會忘了陳濟方和商團的功勞,嘉獎的詔書,也很快發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