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楚軍與淮軍
字數:3353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鹹豐十一年就要過去了。這一年的日子,對陳濟懷來說,可謂是起起伏伏的。
在上一年頂住了太平軍的猛攻之後,蘇南的局勢暫時穩定住了。但從態勢上看,陳濟懷和商團南軍麵臨的壓力依舊。因此,利用這段相對的平穩期,陳濟懷也是抓緊整頓軍務。
北方的陳濟雲和陳濟方兄弟,在屢次請求南歸不成後,也暗地裏使起了小伎倆。他們在北軍進駐大沽之後,利用與江南間往來海運之便,秘密的將部分兵力偷運回了南方。
經過一段時間“老鼠搬家”般的偷運,北軍第一團的第三營、第四團的第十六營和第五團的第十八營,被陸續運回了江南,轉入南軍序列。
這支生力軍,雖然人數有限,但對提高南軍戰力,仍有很大幫助。再加上新募擴充,陳濟懷麾下的三個團,終於實現了四營編製。南軍的總兵力,也增至一萬五千人上下。
眼見蘇南形勢日漸好轉,陳濟懷便開始同屬下不斷商議著,開始著手局部反擊,意圖改善防線態勢。
可就在這時,大批原本在安徽和江西作戰的太平軍,開始陸續轉向浙江。他們一路攻城略地,大有席卷全浙之勢。這又讓陳濟懷一下子緊張了起來。
浙江與江蘇是鄰省,浙北緊連蘇南。若太平軍攻占了那裏,就將對蘇南形成南北夾擊之勢。腹背受敵之下,商團抵擋起來就更難了。
為此陳濟懷趕忙調整應對。他一麵停下了剛剛開始的反擊行動,調整部分兵力向浙北方向防禦。另一麵,又再次向已經統管四省軍務的曾國藩請援。
本以為求援隻是撞撞運氣,沒想到的是,這一次竟然得到了響應。
此前,麵對陳濟懷的多次求助,曾國藩均未出兵。這其中既有兵力和局勢的原因,更有他在謀劃擴大自家勢力中的考量。
江南之地,最富庶的就是蘇浙兩省。曾某人當然對之垂涎,早就想將其納為自家花園了。所以一直在布局,在等待機會。如今浙江戰起,在他看來,一個理想的機遇出現了。
可曾國藩雖然有心,但此時卻正忙於在皖南同太平軍激戰。因此他手中的兵力和將領都不富裕。反複思量之下,他決定派出一位湖南同鄉,去幫他實現目標。這個人,就是左宗棠。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陰人。二十一歲時,鄉試中舉。然而此後,他便科場失意,幾次赴京參加會試,皆未上榜,因此也就未能實現由“正途”入仕的理想。
但他自此便潛心經世之學,其才幹也被許多名流顯宦所賞識和推崇。甚至林則徐,都曾對他大加讚賞,並給予厚望。
太平天國亂起時,南方糜爛,在朋友的勸說下,左宗棠出山效力。他曾相繼為幾位湖南巡撫擔任過幕僚,貢獻頗多。他也因此被舉薦,為清廷錄用,因功步入仕途。
鹹豐十年,左宗棠開始隨同曾國藩襄辦軍務。曾國藩此時已經開府兩江,他派遣左宗棠回湖南老家募集兵勇,組成了一支五千人新軍隊。
左宗棠的新軍,本應視作湘軍的一部分,但在編練之初就打出了“楚軍”的旗號。由此,左宗棠想獨樹一幟的意願已十分明確。
楚軍在招募時,並非隻限一地,而是在湖南全境廣泛募集。以此確保不會因鄉裏關聯,彼此影響士氣。而左宗棠在選用營官時,常以勇武為優,更偏愛用武將。因此楚軍敢於鬥狠,戰鬥力很強。
於是,鹹豐十一年,作為布局掌控江南的一環,曾國藩派左宗棠出兵浙江,並舉薦他出任浙江巡撫,得到了朝廷的認可。
然而,左宗棠卻並未立刻帶兵入浙。這是他和曾國藩早就商量好了的。
他們為的是,借太平軍之手清除掉浙江原有的清軍勢力。然後他們才好出兵,去奪取一個“幹淨”了的浙江。
這好一招借刀殺人,卻是苦了陳濟懷了。太平軍在浙江,很快便呈席卷之勢。緊鄰江蘇的浙北地區,和陳家老家所在的寧波府,皆麵臨不保的境地。
或許,曾國藩想借太平軍之手,進行清洗的,還不僅僅是浙江吧。
麵對陳濟懷的再次告急,曾國藩很痛快的表示,願意出兵到蘇南增加那裏的防禦力量,甚至給出了出兵期限的承諾。
他也很快開始了相應的調派。
起初他打算讓自己兄弟曾國荃,統領本部前往。這是湘軍中最嫡係的老營之一了,由這樣的隊伍去插入蘇南,無論是戰鬥力還是信任度,都是最理想的選擇了。
然而,曾國荃卻不樂意這麽做。
曾國藩的這位兄弟,字沅甫,因在族中排行第九,軍中稱之為“九帥”。此公最大的理想,就是攻克安慶,然後繼續順江而下,收複江寧,也就是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
如此,他便能立下不世之功。至於蘇南之地,愛誰去誰去,愛歸誰歸誰,他才不感興趣,也不在乎呢。
曾國藩沒想到自己的兄弟竟是這般見識,反複規勸也無濟於事。無奈下,他隻得另尋他法。於是曾國藩便想到了,正在自己身邊做幕僚的學生李鴻章。
李鴻章,字漸甫,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得中進士,庶吉士出身。南方生亂後,他應朝廷號召,回籍辦理團練。然而卻征途坎坷,未能得誌。輾轉之後,李鴻章加入了湘軍,成為業師曾國藩帳下的一位幕僚。
聽到曾國藩的提議後,李鴻章很願意應命,並願再次返鄉招募新軍。
可問題是,曾國藩此前已經主動許諾,說幾個月內便可派兵援助蘇南。如今已是耽擱了不少時日。若再新募編練,那定將延期很久。豈不失信於人,著實有些難堪。
從這一點來看,曾大帥卻是有些迂腐。不過陳濟懷很快給了他下樓的台階。
陳濟懷來信告訴曾國藩,蘇南地方缺的就是兵源。隻要能募得精壯兵勇,便可以先送到蘇南。他可以為其提供裝備,安排訓練。
於是,在鹹豐十一年初夏,李鴻章回安徽開始招募鄉勇。僅兩三個月後,就募得勇員數千人。為壯聲勢,曾國藩又從手下調撥了一部湘軍過去。
就這樣,盡管大多數都是未經過訓練的新勇,初建成的新軍人數,卻有近萬人。李鴻章便宣告正式成軍,稱之為“淮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