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江南時局
字數:3483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淮軍既然已經成軍,陳濟懷便安排通過水路將其運至了蘇南。
其實,陳濟懷豈能不知曾國藩對蘇南的圖謀。他引淮軍來,除了迫於戰局需要,也是有算計在其中的,並且和幾位兄長都做過商議。
淮軍初到蘇南時,將士衣裝簡舊,手中武器也僅為大刀、長矛和弓矢之類。為了訓練這支萬人規模的新軍,陳濟懷與李鴻章商議,決定先將其置於太倉州內,專作整訓。
根據之前議定的,淮軍在來援期間,全部的給養和糧餉,以及武器裝備,皆由蘇南供應。而其服製、旗幟和營製,則由李鴻章搬照湘軍的製式,略作改進而成。因此有別於商團建製。
陳濟懷為淮軍準備的武器裝備,全部為西洋火器。這些武裝,主要是一些商團過去曾經裝備過,但現已換裝不用了的前裝槍械。
其實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設計優秀的前裝槍並非落後的裝備。由於後裝槍存在漏氣的問題,解決的辦法也還未得到全麵普及。技術成熟的前裝槍,在使用中則更加安全可靠,也得到很多西方軍隊的青睞。
因此,前裝槍也是非常適用於編練新軍的。提供給淮軍的槍械,就是一些不錯的前裝槍。
這些槍械主要有,美製的,密西西比式m1841型前裝來複槍。點54口徑,槍身全長48.5英寸,槍重9.25磅,有效射程1,100碼。
還有少量的,英式恩菲爾德p1853型前裝來複槍。點577口徑,槍身全長55英寸,槍重8.7磅,有效射程900碼。
此外,陳濟懷還向他們,提供了12門拿破侖式m1841型6磅野戰炮。
為了幫助淮軍盡快掌握這些武器,陳濟懷特意從商團軍中臨時抽調了,一些富有經驗的下級官長和勇員。專門負責為淮軍講授武器操作和射擊。
至於行軍、隊列、號令和戰法等,由於淮軍和商團,在營製和體係等方麵都不相同,就隻能由李鴻章自己想辦法了。
盡管如此,這些火器,仍比太平軍、清軍,甚至湘軍在用的武器先進很多。而且全部以火器為武裝的建軍形式,令李鴻章等人耳目一新,大開眼界。
陳濟懷與李鴻章約定,至少在一、二個月內,將不賦予淮軍作戰任務。要他們抓緊時間操訓,盡快形成戰力。
可太平軍卻不會等待,浙江的局勢也在一天天的惡化。
就在京城那邊的當朝權貴們,正忙著政變奪取的那段日子,浙江北部地區,除杭州和寧波外,餘下州府皆已落入太平軍之手。而寧波府在一個月後,也被攻占。
在這期間,陳濟懷安排了大量的人力、運船,搶運象山老家的鄉裏。將他們運至蘇南安置。
為了防止浙北的太平軍北上,陳濟懷還將越來越多的商團南軍調往南線。原本形勢已漸好轉的蘇州至常熟一線,兵力又捉襟見肘起來。
北線的太平軍,正是看到了商團的這些情況,便也不安分了起來。他們從圍困常熟的軍中,分出三萬餘兵力,長驅直入,再次向昆山襲來。
此時,商團留在昆山一帶守備的,僅有第三十四營等千人左右。偵得太平軍來襲後,陳濟懷見手中兵力實在過於分散,隻得邀李鴻章的淮軍就近西進助戰。同時又從南線抽出第八團的第十八營,自鬆江北援。
李鴻章在接到陳濟懷的傳信後,迅速作出反應。他親率十個淮軍營,計五千人出戰。就這樣,在太倉已經駐訓了近兩個月的淮軍,終於迎來了自己的首戰。
太平軍這一回進攻昆山,來得很快。商團守軍見其來勢洶洶,便龜縮入城中據守。雙方很快就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城市攻防戰。
就在太平軍圍攻昆山城的第三天,李鴻章率領的淮軍從昆山的東北方向趕到了。太平軍見對方有援軍趕到,服色卻不似商團。他們認為野戰似乎更能占到便宜,便分出近兩萬兵力撲向了淮軍。
李鴻章麾下的淮軍,雖初登戰場,麵對數倍於己的太平軍卻毫無懼色。他們沉著列陣,與太平軍展開廝殺。經過半日的惡戰,他們憑借火力優勢,以傷亡近千人的代價,殺傷了數倍的太平軍。
隨後淮軍在昆山城外站住了腳,與城中的商團形成犄角之勢,同太平軍相持著。
隔日後,商團的第十八營也趕到了戰場。三支隊伍協同出擊,終於將這支太平軍徹底擊潰。
淮軍首戰便取得勝績,一戰揚名。陳濟懷也不吝詞語,對淮軍大加稱讚。
而隨著在昆山的失利,實力受損的太平軍也放鬆了對常熟的包圍。
北線壓力驟減後,陳濟懷便與李鴻章商議,將淮軍調到了南線。淮軍在那裏邊訓練,邊防備著浙北的太平軍,甚至開始籌謀起反攻嘉興。
此時,借著淮軍起勢,曾國藩又開始了新的謀劃。他上奏朝廷,推薦李鴻章出任江蘇巡撫。
然而,這一次清廷的答複,卻未能如他所願。曾國藩的這份折子遞上去之後,便如鐵牛入海,沒了音訊。又過了許久,朝廷才另頒下旨意,讓李鴻章署理江寧布政使。
求江蘇巡撫不得,隻賞了個布政使,與陳濟懷平起平坐。何等聰明的曾、李二人,心中便大概明白了許多。他們也估摸著,後麵不久就會有新的說法跟著了。
果不出這兩位明白人的意料,幾日後,聖旨就再次頒下。任命陳濟方,為欽差大臣,領兵部尚書銜,會辦江蘇、浙江兩省軍務。同時命陳濟雲,署理江蘇巡撫,並兼兵部侍郎。
而此時,陳家這哥倆,正同第一批南返的商團北軍一道,剛剛踏上黃浦江邊的碼頭。
曾國藩知道,自己謀取掌控江蘇的運作,失敗了。遺憾之餘,他倒沒太在意。因為攻占安慶後,曾家兄弟的心思,都已更多的放在了攻取天京的準備上。其他的事,也就無所謂了。
李鴻章的心中,略有失落。不過他也很清楚,以陳家在江蘇的根基,即便他當上了江蘇巡撫,又能如何。
真正讓他感到欣喜的,是他手中擁有了強大的淮軍,這才是他今後安身立命的基礎。有了這個實打實的依仗,未來可期,來日方長。
對這一係列皇命反應最強烈的,其實是左宗棠。已對浙江視為禁臠的他,對朝廷命陳濟方會辦浙江軍務,深感不滿。為此,他還給曾、李二人都去了長信,好是發了一陣牢騷。
見了左某人的信後,曾、李二人皆是不以為意。他們也都隻是略敷衍的回信安慰了一下,竟惹得左宗棠遷怒、記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