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論功行賞

字數:3536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不管怎樣,攪亂大清國十數載的太平天國,核心政權已被剿滅。清廷對取得首功的湘軍有再多不滿,也難以掩蓋住對勝利的喜悅。
    這場勝利,對於清廷來說,無異於一次重生。大清的最高層在彈冠相賀的同時,很快也撒下了重獎。這封賞的規模和力度,都是空前的。
    母後皇太後慈安,在議論如何封賞時,甚至念起鹹豐皇帝活著時的話來:“不管是誰,能克服敵巢南京者,皆封郡王!”
    可是一提到大清的漢臣異姓王,眾人能想到的,卻都是平西親王吳三桂。於是……
    於是,議定的獎賞湘軍眾將的上諭,很快就發下來了。
    朝廷對曾國藩的評語是:籌策無遺,謀勇兼備,知人善任,調度得宜。賞加太子太保銜,賜一等毅勇侯爵位,世襲罔替,並賞戴雙眼花翎。
    賞曾國荃,加太子少保,封一等威毅伯爵位,賞戴雙眼花翎。給他的評語是:堅韌耐勞,公忠體國。
    賞王佳?官文,賜封一等果威伯爵位,世襲罔替,將其本支由內務府旗籍抬入滿洲正白旗,賞戴雙眼花翎。朝廷的評語為:籌辦東征軍務,接濟餉需,不分畛域,實屬藎勒卓著。
    賞楊嶽斌,一等輕車都尉世職,加太子少保銜。彭玉麟,一等輕車都尉世職,加太子少保銜。駱秉章,一等輕車都尉世職,賞戴雙眼花翎。鮑超,賞一等輕車都尉世職。
    賞賚的聖旨中,湘軍的其他將領,也都各有所得。
    在這輪“普天同慶”的封賞中,除湘軍以外,其他各路有功之臣,朝廷也不會落下。估計這段時間,最忙的人,就該是軍機處的章京和各衙門的筆帖式們了。
    不過從封賞中,或多或少倒是能看出朝廷的一些微妙用意來。
    聖旨對湘軍以外的,封李鴻章,一等肅毅伯爵位,加太子少保銜,賞戴雙眼花翎。獎賞有點偏高。
    封左宗棠,二等恪靖伯爵位,加太子少保銜,賞戴雙眼花翎,賜黃馬褂。這份賞賜,相對的,似乎又有意壓低了些。
    給陳家兄弟的賞賜,倒還算中庸。
    陳濟方,加賜雲騎尉,爵位世襲罔替,賞黃馬褂。賜陳濟雲,晉一等子爵位,賞雙眼花翎。賜給陳濟懷,一等輕車都尉世職,加太子少保銜,賞戴花翎。對陳濟生,則賞封雲騎尉。
    總之,普遍的賞賜下,定然有人會心中不平。朝廷對此也不願多理會。不管公不公平,賞賜也隻是對過去功勞的酬謝,並不等於對未來的擔保。
    因此,除了恩賞,清廷對該有的追責,也一刻未曾放鬆。
    追責的主要對象還是湘軍。而焦點,當然是攻克天京城之後的善後事宜,還有就是對天國餘孽的繼續追剿。
    如今,江南大亂皆已平息。賞賜之外,實授和勢力劃分,才是真正要爭取和博弈的。
    為此,陳濟方和大哥陳濟雲、幼弟陳濟懷,已經一起嘀咕過好多回了。
    “這是恭邸的來信,剛收到的。大哥你看看。”陳濟方將手中的信件遞了過去。
    借著大哥看信的功夫,陳濟懷在一旁調侃起來:“還是三哥省心啊。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隻理自家財。”
    “你休要胡說。”陳濟方輕聲嗔怪道:“你三哥哪是隻為自家啊。上海海關稅額,一年就是數百萬兩,不都是你三哥在操心。這麽大一筆數額,有多少人在盯著。他的責任重大啊。”
    一提到關稅,陳濟懷眼睛一亮,“是啊,這份權柄,可得守住了。洋人多少次想染指,都被咱家給擋下了,多不容易啊。要我說,決不能讓三哥辭官。有他看著這個,最讓人放心。”
    “光咱一廂情願有什麽用。”陳濟方朝著大哥那邊呶呶嘴,“京城裏的,也惦記著呢。”
    “啊,這信裏提到了?”
    “嗯,一會你也看看,就知道了。”
    片刻後,陳濟雲已經讀罷,便把手中的信遞給了陳濟懷。然後說道:“恭邸提到的這幾樁事,倒都是切中要害啊。是得盡快定下了,要不然夜長夢多啊。”
    “對啊。軍權,實授,關稅。這幾大要務,今兒咱哥幾個就議個通宵吧。”陳濟方道。
    “軍權倒好說。不過得跟著戰事走。如今江南這邊戰事不多了。咱是不是也考慮一下……”
    “大哥的意思,我明白。我也曾想過這個。可這一動,牽扯的就多了。除了和其他勢力間的關係外,我最擔心的,還是地域的問題。”
    “嗯,二弟說的是。如今戰事仍緊的地方,要麽在閩南,要麽在淮北。如果移軍過去,難免與當地發生衝突。”
    “而且呀,離開江南總是不得便利,咱哥倆那些年受的委屈,大哥可還記得啊。而且我更擔心的,還是被人借題發揮,抓了口實。若因此失去對江南的掌控,那不就失去根本了麽。”
    “是啊,是啊。那二弟,你是怎麽想的呢?”
    “我的想法啊,唉,怕是不得不有一番裁減了。”
    “裁減?你想裁軍?”陳濟雲問道。
    “是啊,看情形,如今各家應該都有此意吧。尤其是曾家那邊,估計動的還小不了呢。咱要是不動,也是不成啊。”
    聽到這,陳濟雲默然。正在他沉吟間,一旁的陳濟懷卻把話頭岔了過去。“看朝廷這意思,是想設個新衙門,統管全國海關事務?”
    “嗯,應該是這意思。但從恭邸口風上看,現在還隻是存在於想法,尚未動議。”陳濟方答道。
    “我也注意這點了。要是這樣的話,咱們能不能把這個位置爭取來?畢竟,這一年是幾百萬兩啊。”陳濟雲說。
    “現下是幾百萬兩,將來指不定多少數呢。不過爭取來的話,推誰做呢?大哥和我不太合適。這個衙門估計等級不會低,三弟的出身,也有困難。四弟,你願意做嗎?”陳濟方問道。
    陳濟懷剛才好像一直在出神想著什麽,聽到二哥問到自己,才回過神來。“我倒是在想,朝廷會把這個衙門設在哪。”
    “哦?這還真是啊。”陳濟雲道。
    “那你覺得,會設在哪?”陳濟方問自己的幼弟。
    “或是在京城那邊,或是在上海,或是在廣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