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天國流逝
字數:3176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陳濟懷所說的不錯,如今在大清的南方,圍剿太平天國的四路大軍中,至少從表麵上看,淮軍是勢力最弱的一支。
最強的當屬湘軍,總兵力已有數十萬之眾,所控製的地域也綿亙數省。而且湘軍中的各位將領和大佬們,還占據著半個大清的督撫之位。若他們抱起團來,想做點什麽,估計沒有什麽幹不成的。
陳家的商團,擁兵共近四萬,在戰力上似乎可以排在第二位。然而,雖然陳家經營已久,勢力範圍卻僅限於蘇南地區,還有蘇北的海州和塘、沽一帶,遠不能與湘係相較。
左宗棠麾下的楚軍,在名義上隸屬於湘軍,但實際是獨立的。他們現在已經控製了浙江和福建兩省。甚至在部隊的人數上,還要優於商團。
隻不過,左宗棠偏愛任用武將。因此,在出任高官、封疆要員方麵,楚軍就不如其他幾家更有發展前途了。
李鴻章如今尚屬位微言輕。淮軍勢力也是夾在湘軍和商團之間,並無很明確的勢力範圍,更像是兩家的附庸。可實力雖弱,卻正適合朝廷進行扶持和把控,借以牽製其他。這也是陳濟懷看好他家的緣由。
建立政權已經十數年了,曾經強大一時的太平天國,如今卻到了朝不保夕的地步。所殘存的部分,都被各方新興勢力,當作覬覦、瓜分的美味,或是博弈的籌碼。真是令人唏噓。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即使如此,散在各地的太平軍,總數仍尚有數十萬之眾。在很多地方,還保持一定的優勢。
而且這些太平軍的地方勢力,還與撚軍、天地會等交織在一起。他們之間互相融合、轉變,又不斷的演化出新的力量。若欲完全將他們撲滅,怎麽看也都需要不短的時日。
所以關注的焦點,最終還是要聚集回到天國的都城,天京城的攻防之中。
曾國荃帶領著他部下,圍攻這座城池,日子也真是夠久的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已經成為曾國藩、湘軍,甚至曾國荃自己的沉重負擔了。
眼下他們需要擔負的,本就已經很重了。要知道,剿匪的戰事延宕多年,越來越被清廷倚重的湘軍,今時的地位反而是越來越微妙了。
十年來,湘軍曆經了無數場血戰,有戰就有獎懲。隨著朝廷一道道的諭旨下達,大批湘軍將領也都在征戰過後,一步一步的升官晉爵。
莫說各種名目的一、二、三品官銜,在湘軍中已經多得不勝枚數。就連出任督撫要職的人,名單也都可以羅列成篇。
湘軍上下倒是因此喜氣洋洋,家鄉裏間也不斷喜報頻傳。還有很多人,從前線運回大批的金銀財寶,絡繹不絕。
隨著湘軍每攻下一城,家鄉也會跟著掀起一波買田建房的高潮。這購置用的錢財從何來,不言而喻。
更要命的是,湘軍的這些風氣,還在恣意增長。而這些做派,也已然不是什麽秘密。各種負麵流言,更是被添油加醋的四處傳播,甚至在京城裏麵,都屢聞不鮮。
人怕出名,樹大招風,這個道理很淺顯。隨著湘軍實力的迅速擴大,湘軍將領地位的節節高升,湘軍中的一些有識之士也是暗生隱憂。聰明練達的曾國藩,自然是最知其中分寸的人。
他太熟悉曆史,知道官場道理了。對於如今的現狀,他已不僅僅是在擔憂,而且是有些恐懼。他找尋一切機會,不斷的勸誡自己的部屬和家人。但能真正聽他話的人,卻越來越少。
而且,為了維係湘係集團內部關係。很多事情,他又不得不縱容,甚至是幫著自己人去索求更多的利益。曾國荃貪功,獨霸進攻天京之權,就是如此。
自從九弟冒進,攻至天京城下以來,戰況起起伏伏。每次隨著曾國荃的部隊遇險,曾國藩也是跟著數次殫精竭慮。
原本曾國藩取天京的策略是“欲拔本根,先剪枝葉”。可曾國荃卻強的要命,又不信邪。曾國藩屢次勸九弟退兵,都遭回絕。無奈之下,當哥的也隻能全力支持。
其實,曾國藩對攻下天京這份大功勞,也是十分渴望的。起兵十載,這份榮耀也是他內心的夙願,不願旁落別家。
但曾國藩希望的,是能夠盡快拿下天京,以免夜長夢多,節外生枝。因此,他是不拒絕別路大軍會攻天京城的。可曾國荃在度過危機後,便寧死不願再接受他人的增援,隻想著獨自包打天京城。
曾國藩無奈,其他人也很懂事。無論朝廷如何催促,陳濟方、李鴻章等人都會找到理由,不向天京方向派出一兵一卒。對於別人的成全,曾國藩也是心知肚明。
就這樣,在天國的都城內外,兩方就這麽一直持續的消耗著。直到同治三年的春天,太平天國的天王洪秀全,病逝了。沒過多久,曾國荃的大軍,也終於攻破了天京城。
天京城的陷落,標誌著太平天國的隕落。曾家兄弟終於奪取了這份平亂的首功。不久之後,李秀成和天國幼王也相繼被擒。天國的餘燼被撲滅,也隻是早晚的事了。
但破城之後,湘軍的暴行卻激起了軒然大波。或許是壓抑得太久,需要發泄。他們在攻入天京城後,就開始了瘋狂的屠殺奸淫。其瘋狂程度,令人發指。
與之一同進行的,還有湘軍將士對天國財寶的掠奪。當然在他們眼中,這些財富的原本主人,是太平天國還是民間百姓,都並沒什麽區別。
湘軍的惡行,給這座古都名城,帶來了深重的浩劫。已經恢複了“江寧”之名的城市和其中的百姓,都慘遭肆意蹂躪。這激起了朝野普遍的憤怒。
別人不講,陳家人就已經怒不可遏了。陳家久居江南之地,對江寧的土地和百姓,富有感情。湘軍的行為,讓陳家和商團上下忍無可忍。陳濟方氣得,甚至要帶兵討伐湘軍,要為江南的百姓,償還血債。
曾國藩自知湘軍的所作所為實在過分。他為此竭盡全力的試圖挽回,甚至不惜自貶。
在曾國藩一再放低姿態下,也是經過旁人的苦勸,陳濟方才勉強壓抑了怒火,沒再采取過激的行動。然而從此在他的心中,也再無分毫對湘軍的好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