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雖遠必伐(本章有設定插圖)

字數:3822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陳濟方打算出兵台南,其實也是含有一些小心思在裏麵的。
    他想借著加入台灣戰局這個契機,擴大商團的軍力。
    自太平天國覆滅,各軍也隨之裁撤縮編以來,商團始終保持著較小的規模,總員額不足兩萬五千人。
    這種情況,即使是在陳濟雲帶兵參加剿撚時,也堅持未做改變。
    這並不是陳濟方的本意,隻是礙於形勢的需要,而忍痛為之。當然這樣做,也在一定程度上換來了,清廷對陳家人其他方麵的寬容。
    可如今情形已然不同,陳家兄弟早已坐穩江南,勢力漸成。若手中能有更強大的軍力作後盾,反而更有利於保持住現有的局麵。
    特別是在與陳濟懷,進行過尋求未來之路的探討以後,陳濟方的心結已被點破,心中也再無束縛。
    在他看來,雖然眼下商團隻是陳家的私軍,但他始終將其作為,未來華夏富國強兵,成就一番輝煌的基石。
    所以這麽點的兵力,是絕對不夠的,擴軍則是一定要進行的。
    過去隻是礙於沒有了機會。所以,商團最大的舉動,便隻有在創立水師營時,組建了兩個營級規模的陸營大隊。
    而現在,總算是可以對陸師進行正式的擴編了。
    不過,當前的戰事規模畢竟不算大,擴軍還是不能隨心所欲的進行。
    於是反複思量之後,陳濟方才定下了具體的實施方案。
    按照他的計劃,在這輪擴軍中,陸師主要是將原來的三單位製,重新調整回四單位製。為此也恢複了許多,從前已撤銷的營級番號。
    而水師陸營方麵,則又增設了一個營級規模的大隊。
    當完成本輪擴編後,商團陸師將調整為七個四營製的步團,和一個三營製的炮團。此外另編有三個步營,又兩個炮營。
    由此總計三十一個步營,外加五個炮營,合計三萬八千人。兵員人數,較原來增長了五成。
    水師陸營將擴充至三個大隊,共計二千七百人,也是增長了五成。
    人員增加的同時,改進特殊兵種的編製,也是大幅提高戰力的另一種手段。
    伴隨著新式武器的出現和列裝,這種調整也是勢在必行。
    其中,商團炮兵單位的增長幅度,就明顯高於其他兵種,甚至還出現了成建製的炮團!這是可除了步兵以外,絕無僅有的。
    此外,速射炮部隊也被進一步推廣。在每個團或營級別單位內,均有設置。
    經過這些改變之後,商團的整體火力明顯增強。
    不過,擴編是需要時間和過程的。重建或新組建的單位,也不可能馬上形成戰鬥力。
    因此出征台南的隊伍,仍要以老營為主。陳濟方選派的,是率先完成改編的第一團。
    而同批整編完畢的第二團,則被陳濟方派往琉球,增援陳濟懷。
    這兩支隊伍,可是商團最老牌的精銳之師了。
    由於在進行整編時,調入這兩個團的隊伍,都是原本就存在的老單位,所以這兩個團也得以在短期內完成調整。
    由此也能看出,陳濟方對這兩支最具傳統的部隊,是多麽的重視。
    隊伍選好了,就要選將了。
    陳濟方當然是希望能夠親自帶隊,上陣殺敵。不過作為統管全局的主帥,這是不可能的。
    他也為此感歎,怕是再難有機會重返沙場了。
    最後,領軍前往台灣的任務,還是交到了陳經山的肩上。
    在他的麾下,除了商團第一團外,又加強了第三炮營等部隊,總兵力近五千人。
    在向相鄰的清軍進行了通報後,六月中旬,商團遠征台南的行動開始了。
    在“武功山”號、“紫金山”號和“棲霞山”號三艘巡航艦的護送下,陳經山所部人馬和裝備,搭乘十餘艘運船離開上海。
    經過數日航行,在台灣楓港以南海岸登陸,並沿岸線向日軍占領地域推進。
    而三艘巡航艦,在完成護航後,轉換任務,繼續前行,襲擊了日本艦船在射寮灣的錨地。
    與清軍和平對峙時日已久,日本人未能料到會遭到攻擊。因此在水師營艦隊的突襲下,倉促應戰,卻被打得慘敗。
    日軍炮艦“孟春”號,中彈後燃起大火,在衝灘擱淺後,燒毀在岸邊。
    日艦“日進”號,試圖衝出海灣,向外海逃竄。但遭到了“武功山”號和“棲霞山”號兩艦的夾擊攔截。
    在圍攻之下,“日進”號受到重創,動力艙室也被炮彈擊中,航速銳減。最後在絕望之下,隻得舉白旗投降。
    見到戰艦被殲之後,餘下的日本運船更是無力,也紛紛放棄抵抗,成為水師營的俘虜。
    如此一場短暫的“射寮灣海戰”,就將侵台的日本船隊,全部殲滅了。水師營的三艘戰艦,也隻是輕微受損,人員略有傷亡。
    隆隆的炮聲,日艦燃燒的火光和爆炸聲,也驚動了岸上的日軍。
    但他們隻能眼看著日艦的慘敗,毫無辦法。隨後又在海戰結束後,匆忙放棄岸邊的營地,退向內陸,以避免遭到水師營戰艦的炮擊。
    船隊的覆滅,代表著日本人被徹底困在了台南。
    不過西鄉從道等人也明白,既然清國人能從海上發動襲擊,那麽也很可能會在陸上進攻他們。
    於是他們繼續向內陸深入,企圖利用地形來躲避攻擊。
    但侵略者們的算盤打錯了,因為無論他們躲到哪裏,逃得多遠,對他們的討伐都無可避免。
    而且這個時刻也很快就到來了。
    當偵查的斥候報回了日軍的方位等情報後,陳經山迅速布置,開始了對日寇的圍剿。
    日本人不是排灣族原住民,他們利用當地地形的能力有限。再加上他們在兵力和裝備上的不足,肉體和精神上也早已臨近崩潰。
    士氣低落的日軍,在商團精銳麵前,沒能支撐幾日。
    他們當中,除了部分被消滅以外,包括西鄉從道在內的大部分人,最終都淪為了戰俘。
    台南的戰局,也以商團大獲全勝而終結。
    而就在陳經山正組織部下,打掃戰場,等待善後之時,遠在琉球的陳濟懷所部,也開始了他們的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