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再起波瀾
字數:3708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由陳濟方主持的《清日會訂台事專約》,可算是近代以來,大清國對外簽訂的,頭一份不對等條約了。
《專約》的主要內容包括:
第一,日本承認琉球國久為華夏屬國。台灣則固為華夏國土。因此日本此番尋釁台南,實屬無理之舉,曲在日方。日本願認錯,道歉。
第二,此番為平台事,清國動用軍資、撫恤等耗費巨數,需由日本承擔償付。計海關銀一百萬兩,本利分五年付清,年利以每百抽五計算。
第三,此番台事中,日軍有數千被俘,全賴清國地方悉心照料,方得還國。日本為答謝,需給付清國地方開銷,計海關銀三十萬兩,年內償清。
第四,日本全境向中原人開放通商、遊曆、生活。中原船艦亦可自由停靠日港。將雙方舊約中,共享領事裁判權、協定關稅權和最惠國待遇,改為中原獨享。
等等。
而在陳濟方眼中,《清日會訂台事專約》的內容,其實並不算太苛刻。
這主要是擔心若再加碼,日本怕就承擔不住了。現下就把它壓死了,總還是弊大於利。
再有,日本的賠款,大部分還是要交戶部的。所以勒索再重,也隻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因此,在大久保利通等人的再三央求下,陳濟方也就做了順水人情,把價碼降低至此了。
饒是如此,朝廷裏的人,見到此約文字時,也都是驚得張大了嘴巴。大清與洋人交涉三十年來,這是終於見到回頭錢兒了。
而日本那邊,雖然肉疼得很。但能以這般收場,還算比他們預料的要好一些,大久保利通也終究沒白忙活一場。
至於《琉日條約》,其主要內容是這樣的:
首先,基於《清日會訂台事專約》,日本承認琉球國久為華夏屬國。琉球與日本,自古兩立,本無關聯。而日本侵占琉球多年,是為無理。
其次,既然無理,日本自當放棄對琉球的全部主張,包括奄美諸島。兩國從此以橫當與大寶島之間中線劃界,其北為日本,其南為琉球。
再次,日本對琉球的各項侵占,從此全部撤除。日本為長年侵害之行徑,向琉球致歉,並付一百萬英鎊作補償,分十年結清本息,年息按五分計算。
最後,此約既訂,琉日兩國永不相幹。若日本欲求建交等事,可尋琉球總辦署、外務司,商談辦理,不得另取他途。
在同治十三年時,一百萬英鎊,約合三百三十餘萬兩海關銀。而且過去很多年來,都沒有過太大浮動。也沒人料到,幾年後銀價將會大跌。
雖說這些錢財,並不能抵償幾代琉球人受到的迫害,但能從此擺脫日本人的魔爪,才是真的讓他們感到無比的激動。
當消息傳回後,琉球舉國歡慶。就連向來沉默喜靜的琉球王尚泰,都高興得在王殿中載歌載舞。
這兩份條約,也很快就都得到各家的批準。
擇日,於上海,陳濟方代表大清,大久保利通代表日本,琉球則由馬兼才和陳勝為代表,各行畫押用印。條約簽訂生效。
隨後陳濟方大手一揮,命將在此前俘獲的日軍軍艦,在拆除武裝後,悉數還給了日本。
但俘獲的商船就沒這說法了,而是全部轉交給東和航業,用以抵作戰時征用其船隻的費用。
大久保利通對陳濟方主動返還日本軍艦,表示感謝。隨後道別,離開上海,返回了日本。
一場由“牡丹社事件”引發的爭端,也就此落幕。
日本這個剛剛經曆,但還未完成變革的小國,在這場爭端中,可謂自作自受,輸了滿盤。
若非有大清朝廷,在拖著後腿,日本就此亡國也絕非不可能。
不過經此一役,日本雖說傷了骨血,但元氣尚存。
而且明治政府初嚐對外擴張,就遭受沉重打擊。其國內各方勢力,也定會因之麵臨重新洗牌。
原本自維新初起,在日本政界中就存在不同的派係。他們除了互相爭權奪勢外,對本國今後的發展方向,也有著不同的見解。
如今此消彼長之後,其國策必然會有所調整。這對日本來說,倒是多了一次轉折的機會,是福是禍,尚未可知。
日本也將在重新認清了自己的底色後,修訂路線,尋機再起。
日本的未來如何發展,自有其自家人來操心。
可如今大清朝廷裏,卻是又起波瀾,好不熱鬧。
另一邊,在琉球盤亙數月後,陳濟懷終於回到了上海。
他這次遠征,可算是圓滿功成。盡管征伐日本的行動,沒能成行,在他心中留了些遺憾。
如今琉球大事皆定,又有陳勝坐鎮那裏,料也不會有什麽大礙。待與那邊的電報接通後,就更方便溝通、遙控了。
臨行前,陳濟懷安排將商團第二團和水師陸營第二大隊,分駐在琉球各處。“雲台山”號和“茅山”號兩艦,也留在那邊待命。
而他統領其他船艦,浩浩蕩蕩返回上海,也是好不氣派。
碼頭上,三位兄長齊迎陳濟懷的歸來。這等禮遇,也是對他最大的褒獎。
兄弟四人又是許久未曾齊聚,其間又經曆了諸多事務,自是要暢談一番。
交談之中,陳濟懷也方得知,就在他遠行琉球期間,朝廷裏又出了一件大事。
奕?被同治皇帝革爵了。隨後又在兩宮太後的幹預下,賞還了原位。
“這,這是在鬧著玩麽?反反複複的。”陳濟懷感到有些莫名其妙,“這是因為什麽呀?”
“大概,是皇帝想修園子,恭邸攔著了吧。所以惱了唄。”陳濟生答道。
“修園子,修那個園子?京城那麽多園子了,還要修什麽?”
“圓明園吧,曆朝不都有改建、增添麽。如今皇上親政了,想盡盡孝心,修治一下,給太後頤養天年。”陳濟生接著道。
“盡孝心?就這麽盡?唉。”陳濟懷無可奈何。
“國家內憂外患未平,皇帝卻因為這等事,懲處掌政親王。真是視國事如兒戲啊。大清啊,唉!”陳濟雲不禁在一旁歎道。
“大清怎麽了?”陳濟方在一旁笑著說:“連大哥都如此感歎了,大清可不要‘萬年長青’了麽。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