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甲戌兵演

字數:3653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為了向大清皇權示威,陳濟方向大沽派出了一支商團精銳。共有精兵萬人,戰艦六艘,另有運船若幹。
    這支萬人規模的陸師,由第一團、第三團、第三十營和第三炮營等部組成。
    這些隊伍,皆經過同治十三年的商團擴編改編,武器也已更新。其中第一團和第三炮營,剛參加過在台南剿滅日軍的戰鬥。
    這些精兵銳卒,還攜有各式野戰炮三十門,八部加特林機關炮。
    水師方麵,則出動了“廬山”號、“武功山”號、“黃山”號、“九華山”號、“八公山”號和“天柱山”號,六艘巡航艦。
    六艦排水量共計7,800噸,載炮94門,載員近一千二百人。
    這是水師營第一次,在大清中央朝廷麵前展示力量。意義非凡,也定能引起震撼。
    除了上述,新到的商團水陸健兒。在塘、沽地域,還原本駐有,商團的第七團大部(按新編製,尚缺一營),計二千八百人,野炮六門。
    這支駐軍,仍是商團擴編前的編製和裝備。隻待輪換,回江南後,再行整編。
    總之眼下,雲集在大沽一帶的,商團水陸將士,總有近一萬四千人。
    這樣的兵力,又有商團以往展現出的戰力,再加之裝備了國內最先進的武器。難怪李鴻章自認,直隸省內駐紮的三十三營淮軍,在其麵前也不過是人數多些而已。
    萬人規模的商團,在大清國內是難逢敵手的。若哪位對手能有幸受此“禮遇”,相信定能令其銘心刻骨。
    由於本次大沽校閱,同治皇帝已經專門下了詔書。為壯聲勢,李鴻章還把駐紮在天津的淮軍盛字軍精銳,調來十營,約五千人。
    並令北洋陣中,此時僅有的兩艘戰艦,“湄雲”號和“鎮海”號,亦來參加。此二艦係屬同級別姊妹艦,均為船政建造的510噸級炮艦。
    同治十三年,中曆甲戌年。大沽口內外,陸上雄兵列陣,海上船炮林立。各路將士,軍威雄壯,隻待貴客。
    同治皇帝頒下聖旨七日後,奕?、文祥和寶鋆等人,抵達天津。同行者中,還有列國駐京的公使、武官等人。
    因為是親王重臣出行,即使奕?等,怕引起某些人的不悅,一路十分謹慎簡便,但隨行隊伍仍然十分龐雜,難免招搖矚目。
    皇帝的上諭中,有命李鴻章隨行參加校閱。他也在天津恭迎奕?一行後,與其合流,於次日同抵大沽。
    此次大沽校閱的安排,分作陸上和海上進行,共曆兩日,商團與淮軍分開演練。
    首日為陸上校閱,主要內容有列陣操演、步槍齊射、野炮射擊和機關炮演示,還有一項為獻旗儀式。
    前麵四項,皆為軍事科目。令奕?等從未見識過近代兵科的朝廷大員們,耳目一新。特別是機關炮的火力展示,更令其震撼。
    而別出心裁的獻旗儀式,則是由商團將士,將在台南繳獲的日軍旗幟、軍刀,進獻給恭親王。
    這讓奕?,在列國使節麵前,可是長了一把臉。樂得他嘴都合不上了,還不住的誇讚商團,真乃國之幹城。
    商團演練完畢,就輪到淮軍登場了。淮軍操演的項目,要少了機關炮和獻旗。餘下的也較商團遜色不少。
    這讓李鴻章身旁的隨行者們,都感到有些難堪。
    可李中堂卻神色自如,還同奕?笑談道:淮軍出自湘軍,師從商團,今日一較,果真如此。
    校閱的第二日,便是水師項目。分為戰艦演陣打靶,和登艦巡察。皆由商團水師營展示,北洋兩艦隻是駐泊一旁,並未參與。
    海上操演,炮聲隆隆,海風獵獵,新鮮又強烈的刺激著奕?等人的感官。也給他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近代海防課。
    兩日的巡閱結束後,幾位朝中大員對商團的軍威印象深刻。就連同行的洋人們,也對大清有如此精銳之師感歎不已。
    看著洋人的模樣,奕?等人是心生自豪,總有些揚眉吐氣之感。
    因此在海上校閱結束時,他喚來商團的各位領軍將領,重重的賞賜了一番。
    這些商團水陸將領當中,最高階的當屬陳經山。他也是此次來大沽各軍的總領。
    他與奕?、文祥等人,可算是舊識了。見麵自然要寒暄一二。
    期間尋機,他悄與文祥說起,稱陳濟方有份極私密的禮物,帶給奕?和文祥。邀他二人,當日晚間秘來“廬山”號,方得呈上。
    文祥隨後將此事說與奕?。二人與陳經山已相識十餘載,不疑有他。便應約,於當晚輕衣簡從,來到水師營在大沽的旗艦之上。
    陳經山將奕?二人讓至“廬山”號的艦長室中,便轉身離去。弄得二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正詫異間,艙門再啟,卻見一人走了進來。
    “王爺,甚久未見,別來無恙啊。下官這廂有禮了!”這人邊說著,邊向奕?施禮。
    奕?見到,連忙上前一把拉住,驚呼道:
    “哎呀,原來是萬霆啊!你怎地在此呀!哎呀呀,原來如此,哈哈,這還真是一份厚禮啊!哈哈哈……”
    來者正是陳濟方。
    一旁的文祥見到竟是他出現,也忙上前見禮,並笑道:
    “我才剛還想,是何等重禮,竟如此神秘,原來竟是兄台在此!哈哈,這可真是太久未見,兄台一向可好啊!”
    陳濟方大沽之行確是極為隱秘,並且一直藏於艦中,未曾露麵。隻是在此行即將結束之時,才遣人密請奕?二人來此見麵。
    他笑著對二人說道:“哈哈,二位大人得罪了。陳某竟是以誆騙之術請二位大人來此,真乃罪過。還望恕罪!恕罪啊!”
    三人久別再逢,持手寒暄許久,方才落座。
    “你既然來此,為何卻要隱藏行蹤呢?”奕?嗔怪著,對陳濟方說道:
    “你這商團是如此的威武雄壯,皆是你的好調教。你近來屢建功勳,朝廷卻恩賞不濟。不若明日隨本王入京,定要再為你討份大恩典。”
    陳濟方則擺手道:“王爺且住!這些豈是陳某所念啊。若陳某有此心,也不必如此謹慎行事。
    “此番北上,陳某別無他求,是一心全為王爺。還請王爺、文相,聽陳某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