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備戰

字數:3677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陳濟懷對清法間的局勢,是一直保持著密切關注的。
    早在法艦剛剛開始向馬尾集結時,兩江的情報部門,就根據收集到的各類訊息,判斷法軍將要對船政下手。
    陳濟懷也據此,分別向李鴻章和福州當局,發出密電,以示警告。然而不幸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
    馬尾之戰的消息傳來後,兩江上下皆感震驚。
    法軍狡詐,清廷昏聵,以致經營多年的船政水師一朝覆滅。船政船廠也在戰火中損毀嚴重,令人扼腕。
    而法軍屠殺水師官兵的惡行,更是遭人憤慨!也讓那些,曾經與船政並肩過的人們,為罹難的相識者,感到悲痛不已。
    閩省所發生的一切,發人深思。清廷的無能再次表現得淋漓盡致,使得陳濟懷和更多的兩江人,認識到,自治是多麽的必要。
    兩江自治之後,諸事繁雜,各項舉措也是層出不窮。
    為了在變故叢生的年代裏,保住這得之不易的局麵,在諸項內政外交之中,軍事建設也成為了重中之重。
    創立於1848年的“護商民團”的旗號,到了如今,終於完成了它的使命。
    商團全軍,被整體改編為“兩江防衛軍”,正式成為了一支經製軍隊,從此擔負起保衛兩江地方安寧的重責。
    新設的防務司主要由文官管理,負責防衛軍的行政、建設、發展和政策等事務。防衛軍則為武將組成,並尊兩江總督為最高統帥。
    防衛軍下設陸軍和海軍,取代了原有的商團陸師和水師營。
    其編製大體沿襲商團時代。更進一步的與世界接軌,將陸軍單位調整為團、營、連、排和班。海軍陸戰隊為聯隊、大隊、中隊、支隊和小隊。
    兩軍的軍旗,仍沿用原商團的旗色。
    而陸海軍將士們,夢寐以求的軍銜體係,則終於被確定了下來。
    兩軍軍銜標準一致,分為官、兵兩類。
    軍官軍銜分為三等十二級。自下而上為,四級尉官,分別是準尉、少尉、中尉和上尉。
    四級校官,分為少校、中校、上校和大校。
    將官亦分四級,少將、中將、上將和大將。
    士兵的銜製,則分為,列兵、軍士和軍士長。
    陸海兩軍的服色,也基本一致,皆為黑白兩色,仍算沿用當年商團南北軍的傳統。
    軍服的樣式,采用西方軍隊常用服製,上下身顏色統一,冬裝為全黑色,夏裝為全白色。
    兩軍服裝的主要區別為,陸軍帽簷較小且用紅色五星為帽徽,衣領亦為紅色。海軍則帽簷較大,帽徽和衣領改為藍色。
    為了增加防衛力量,兩江在自治之後便開始了兵力擴充。並在兵製上,進行了改革,開始推行征兵製。
    為求過渡,現階段先采用募兵與征兵相結合的方式。日後將完全以服兵役,為主要兵源。
    而兵役期則采用短期方式,和平時期的兵役時長為三年。此後轉為後備兵員,戰時待征。
    除了上述這些,新改編的防衛軍,還進行了其他一係列的軍事改革。隨著兵員增多,也組建了更多新的單位,使得防衛軍的實力大漲。
    這些軍事上的準備,終將在未來可能發生的衝突中,派上用場。
    “馬尾之戰”後,又隨著法軍進攻台灣,旋即進行海上封鎖,清廷也終於展開了下一步的行動部署。
    九月中旬,朝廷下旨,命李鴻章派遣北洋艦隻,南下增援閩台。又詔陳濟懷,邀其出兵相助,與北洋合力退敵。
    李鴻章接旨後,雖心中不欲,但行動上卻不敢含糊。
    遂於十日後,派出北洋六艘主力戰艦,“超勇”號、“揚威”號、“開濟”號、“威遠”號、“康濟”號和“澄慶”號,趕往上海。
    而陳濟懷於“馬尾之戰”後,便考慮到與法國間的協定可能無法保證,兩江最終還是會卷入戰事,並開始著手進行相應的準備。
    但兩江畢竟剛剛自治,他還是不願輕易打破這種相對穩定的局麵,心中仍舊搖擺未定。於是對朝廷的要求,表現淡漠。
    清廷那邊見此,連發數詔,對陳濟懷又是斥又是勸。同時令李鴻章督促北洋各艦,可先行南進。
    李鴻章豈能樂意,他見兩江並無動作,也不願南行,遂密令北洋六艦盤亙在上海。
    就這樣又過了十數日,朝鮮那邊突生變故,李鴻章借機向清廷請示,調各艦北歸應對。
    稱:朝鮮事變,清日已接仗。日趁清法有事,尋釁圖朝,恐禍更烈於越南。請調南下各船,東駛朝鮮彈壓。
    清廷對其所言深以為意,亦因朝鮮鄰近京畿,恐禍亂波及內裏,便即刻準奏。
    由此,李鴻章如獲赦令一般,急令“超勇”號等六艦返回威海衛,南下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北洋各艦雖已撤走,但同時間發生的“水仙花”號事件,卻徹底改變了兩江的態度。
    原本連日來,法軍愈發的濫用封鎖權,已使得陳濟懷心中,戰和的天平逐漸發生了偏轉。
    “水仙花”號事件更是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事件發生後,陳濟懷指示外務司召見了法國領事葛林德,以空前強硬的姿態,向其提出了抗議。
    並向葛林德明確的指出,法軍在這個事件中以及此前的行為,是對《江法秘密協定》的蓄意破壞。要求法方給予明確解釋,並作出處置。
    與此同時,陳濟懷秘密召集了,兩江防衛軍的主要將領,組建陸海軍聯合參謀總部。負責製定戰略戰術,並指揮組織即將展開的對法作戰。
    參謀總部,從此固定下來成為常設,也變成防衛軍的最高指揮機構。
    陳濟懷還密令,各司和省的主要官長,開始著手按照戰時開展各項布置。幾日後,又成立了戰時事務總調專會,總體負責戰時各項內政。
    兩江的車輪,已經朝著對法開戰的方向滾滾啟動,並且還在不斷的加速之中。
    清曆光緒十年十月二十九日,西曆1884年12月16日,第一隊兩江的戰艦,在黎明的昏暗中,駛出了長江口。
    並在轉向南方後,提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