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第一戰隊霸氣登場
字數:3855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當已進行了半個多小時的“基隆外海海戰”,正愈發時激烈之時,法國艦隊的總司令孤拔中將,卻有些心神不定起來。
此時的他,除了擔心會遭遇敵方優勢兵力的伏擊,還對己方戰艦的受損情況感到憂心忡忡。
盡管目前法軍的情況要比對手好很多,但孤拔心裏明白,任何一艘遠離後方基地的法國戰艦,都是承受不起中等以上程度的損傷的。
如果是那樣的話,將意味著該艦已喪失了戰鬥力。無法進行大修理,也就不能參與後麵的作戰。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隻得廢棄。
而且通過兩江參戰以來的軍事行動,特別是眼前正在進行的戰鬥,孤拔已經對這個對手有了重新的認識。
這支海軍的裝備,人員的素質和戰鬥意識,都同他以往見到過的清國水師,還有別的落後國家的海上武裝,完全不同。
這分明就是一個海軍強國的風範,與其他西方列強已無大異。
因此,早就收起了傲慢和蔑視的孤拔,不得不進行更多的考慮。
其實在他麵前的兩江第二戰隊,特別是“揚州”號,此時已經是在硬撐了。
在法艦炮火持續的打擊之下,該艦除了艙麵情況慘不忍睹外,左舷也已經有多處受損。
其中尤以,耳台下方臨近水線處,命中的一發238毫米炮彈,和另一發,擊中位於中桅杆附近側舷水線下方的138毫米炮彈,造成的傷害最為嚴重。
盡管全艦官兵一直在奮力補救,但海水還是不可阻擋的,通過這些船舷上的破洞,湧入了“揚州”號的艦內。艦身左傾已是越來越嚴重。
在戰鬥中,艦內的動力係統,雖然未遭到多大損害,“揚州”號也暫時還能維持住13.5至14節的航速,跟在第二戰隊的隊列之中。
但隨著海水逐漸漫至動力艙室,這種狀況終將無法保持。而且為了降低進水的速率,“揚州”號降低航速脫離隊列,也是早晚的事了。
不過法國人,卻沒能等到這一幕的出現。因為孤拔已經做出了決定,不再考慮其他什麽,而是立刻退出這場戰鬥。
隨著“巴雅”號掛出的信號旗,所有法艦一齊左轉了一百八十度,采取前隊變後隊的方式,改向南方航行。
隨後迅速脫離了戰場,折返回到了基隆灣。
這場不到一小時的海戰也就此結束了。雙方接下來的任務,便是救護己方受傷的軍艦和人員。
放下法方的情況先不講,單說第二戰隊這邊。
在法國艦隊主動退走後,方文光下令編隊降下航速,全力幫助三艘受損的戰艦脫困。
三艦當中,“淮安”號的情況相對較好。在與“尼埃利”號的單挑當中,該艦被對手的138毫米炮擊中了十餘發。
但好在這些炮彈造成的基本都是外傷,未傷及到“淮安”號的艦體內部。
因此該艦雖然看上去外表狼藉,但實際並無大礙。人員方麵,則付出了二十餘人的傷亡。
“徐州”號傷得要重很多。它被法艦的138毫米和163毫米火炮,命中了近四十發。無論是艙麵還是艦體,都受到了較大的破壞。
幸運的是,該艦的要害之處未被傷及。雖然因進水有些左傾,但經過緊急搶修後,漏洞已被堵住,並無大礙。
在戰鬥中,“徐州”號艦上官兵,傷亡了四十多人。
損毀最嚴重的,當屬“揚州”號了。而且是很嚴重!
“揚州”號水線處的大洞,已經很難堵上了。隨著海水不斷的湧入,該艦左傾愈發嚴重。
為了防止傾覆,隻能向其他艙室注水,以維持平衡。後來動力係統也逐漸停止了運作,失去航速的“揚州”號,無助的漂浮在海麵上,看著讓人心痛。
此時艙麵的火勢雖已被控製,但對挽回該艦並無太大的幫助。
考慮到當下所處的位置,距離基隆並不太遠,法艦隨時可以再次發動攻擊。
而“揚州”號的情況又過於凶險,難以拖拽。最終隻能,忍痛棄艦。
在將“揚州”號上的人員和重要物資,轉移至別艦後,由“北辰”號向其發射了魚雷,將其送入了海底。
“揚州”號也成為兩江海軍損失的第一艘戰艦。艦上的官兵在此戰中,傷亡了近百人!包括在指揮戰鬥時,被彈片擊中後陣亡的艦長。
為了搶救受損的戰艦,第二戰隊在法艦離開後,又於交戰海域逗留了數個小時。
當他們重新起航駛向北澎湖嶼時,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
在剩餘的五艘戰艦上,官兵們的情緒都有些低落。特別是方文光,和“揚州”號幸存的艦員們。
而當他們到達北澎湖嶼錨地後沒多久時,哨艦的了望哨發出的警報,又瞬間衝散了眾人的消沉。
“正北偏西方向,有艦船編隊正在靠近。是輪船!數量不明!”
這樣的消息,無疑給剛剛經過了一場激烈戰鬥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震驚。
是法國艦隊嗎?他們怎麽從北麵繞來了?難道是我方的戰艦麽?
不管怎樣,以第二戰隊目前的狀態,在黑夜中遇見未知船隊,都是不能掉以輕心的。
各艦在旗艦的指揮下,迅速起錨並展開戰鬥隊形,對著來艦的方向,緊張的戒備著。
直到雙方靠近,並識別了身份後,才知道這是虛驚一場。
新來的艦隊,不是別人,正是兩江海軍的主力,由六艘戰艦組成的第一戰隊。
其成員有,四艘鐵甲艦“鷹揚”號、“如雲”號、“玄鳥”和“白駒”號,兩艘巡洋艦“池州”號和“寧國”號。
他們之所以在此時到達,是因為兩江那邊在得到“鬆江”號發回的情報後,擔心第二戰隊獨自麵對法軍主力,會出現不利。
又考慮到,已經知曉了法軍在閩台海域的整體實力,兩江海軍便決定,不再受維修中的“太平”號和“鳳陽”號的工程進度製約。
而是直接派出原主力艦隊的餘下六艦,組成第一戰隊,迅速前往預定地域,與第二戰隊會合。
於是,在海軍上將吳山的率領下,第一戰隊在1884年12月31日淩晨出發,一路急行,終於在此刻趕到了北澎湖嶼。
當雄壯的鐵甲艦,被探照燈的光柱照亮時,望著己方主力戰艦威武霸氣的身影,第二戰隊的官兵們都歡呼了起來。
而很多“揚州”號上的幸存者,此時則如同見到了久別的親人一樣,流下了感傷的眼淚。
主力既然已到,那明日就該是複仇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