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複仇

字數:3873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鷹揚”號的指揮室裏,吳山陰著臉,聽完了方文光對戰況的匯報。
    他不可能不是這樣的表情。
    因為“揚州”號的沉沒,是自1865年水師營成立以來,兩江海防力量遭受到的最大損失。
    盡管若細追究起責任來,這裏麵有第二戰隊上下心存大意的因素。但吳山卻不想因此責備他們。
    其實與法國艦隊進行正麵對決,本是不可避免的事。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能打成這樣,方文光他們亦算難得。
    而且這場戰鬥也在很大程度上消耗了法軍,為下一步的作戰,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接下來該做的事,不是指責,不是埋怨,也不是哀傷。而是齊心合力,為明天的戰鬥製定方略,做好準備。
    隻有這樣,才能真正的為“揚州”號,和陣亡的弟兄們複仇。
    這一晚,孤拔也不好過。
    在下午的海戰中,法軍贏得了勝利——至少從表麵上看,是這樣的——這讓法國官兵們的士氣,提振了不少。
    畢竟,自兩江參戰以來的這些天裏,他們總是很被動。不斷遭受損失,也消磨了不少銳氣。
    法軍的勝利,是可以在數據上表現出來。
    相比於兩江第二戰隊,戰艦一沉兩傷,將士傷亡一百六十餘。法艦隻有三艘軍艦受傷,和八十多人的人員傷亡。
    受創的三艘法艦,分別是“巴雅”號、“尼埃利”號和“梭尼”號。
    其中“梭尼”號的損失最小。被多艘法艦壓製的“徐州”號,在戰鬥中能組織起來的反擊火力並不很強。
    因此“梭尼”號隻被命中了幾發炮彈,傷亡不過十幾人。
    “尼埃利”號的受損情況略重些。在與“淮安”號的決鬥中,該艦被擊中十彈,有近二十人傷亡。
    而集中承受了第二戰隊餘下四艘戰艦火力的“巴雅”號,情況看上去就要糟糕很多。
    盡管該艦的裝甲保護住了艦體的要害部位,但命中的六十多發炮彈,對其裝甲防護以外的部分,和人員都產生了沉重的打擊。
    該艦的艙麵設施,特別是艏樓、飛橋和炮位,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如果不進行返廠修理的話,戰鬥力必將大打折扣。
    “巴雅”號上的官兵,也有近五十人的傷亡。甚至孤拔沒在這場戰鬥中受傷,都已經算是個奇跡了。
    海戰結束當晚,返回基隆灣的法軍,在哀悼死者、救治傷員和修補戰艦之餘,也在歡慶這場,於新年第一天取得的勝利。
    孤拔雖然沒有阻止手下的狂歡,但也沒有什麽心情加入他們。
    法軍雖勝,但遠離後方的他們,很難彌補在戰鬥中遭受的損失。在付出這樣的代價後,也並未給對方帶來多麽致命的打擊。
    從這些意義上來說,誰是真正的勝利者,還要兩說。
    而且,基隆附近的兩江艦隊,真實實力究竟是怎樣的。這個疑慮一直糾纏在孤拔心頭。
    白天與法軍交戰的對手,隻是兩江的偵察艦隊,這一點是可以確認無疑的。
    受製於手中,組織不出能與對手匹敵的快速分隊。也就無法前出,探察敵方的主力究竟在何處。這使得局麵如此被動,讓孤拔深感焦躁。
    現在看來,前幾天“杜居土路因”號的損失,是多麽的徒然。
    而駐在越南海域的“圖爾維爾”號、“拉佩魯斯”號等艦,若是能趕來支援,或許會大大緩解這種窘況。
    可不知是為何,他向那邊發出指令已經有幾天了,卻還未見到來援的蹤影。
    不過現在想這些,畢竟也是虛無。當務之急,隻得依靠眼下手中的力量。
    從白天海戰的後半程起,孤拔的心中就升起一絲隱憂。他總是擔心將有更強大的敵人,會隨時來襲。
    而現在這隱憂已經越來越強烈,並上升成了不安。
    於是,當午夜來臨,士兵們多已停止狂歡,進入夢鄉後。孤拔命令隨從,立刻召集各指揮官和艦長,前來開會。商討部署基隆港的防禦安排。
    孤拔的布置是很及時的。
    當清晨將要到來時,巡邏的法艦發出了警報。他們觀測到,在北方的海天交匯處,出現了十多根煙柱。
    在聽到匯報後,孤拔心裏明白了,他一直擔心的敵人,終於到來了。
    來襲的兩江艦隊,由九艘戰艦組成。包括第一戰隊六艦,以及第二戰隊的“雲漢”號、“北辰”號和“鬆江”號。
    有傷的“淮安”號和“徐州”號,被暫時留在了北澎湖嶼錨地,沒有隨隊前來基隆。
    盡管艦隻數量上少於法國艦隊,但兩江的九艘戰艦仍然在戰力上,占有優勢。特別是那四艘鐵甲艦。
    當看清來敵的陣容後,孤拔下令法國艦隊,全隊出航迎戰。
    這是他在昨晚就定好的策略。
    主要是考慮到,基隆港灣並無像樣的岸上海防設施可以倚靠——清軍原有的炮台,已在法軍此前的攻擊行動中,被炸毀了。
    此外,由於法艦的數量較多,在開闊的海麵作戰,更有利於他們展開。
    隨著孤拔一聲令下,早已升火待航的法艦,紛紛駛出港灣,進行整隊。
    按照此前的布置,除了三艘小炮艦和兩艘杆雷艇,留在灣口待命外,餘下法艦都要出海作戰。包括四艘裝甲巡洋艦,和七艘無防護巡洋艦。
    而這十一艘法艦,被孤拔分成了兩隊。
    其中一隊為快速分隊,由四艘航速較快的無防護巡洋艦組成。順次分別是“德斯丹”號、“尼埃利”號、“梭尼”號和“維拉”號。
    餘下七艦組成了主戰分隊,由坐鎮“巴雅”號上的孤拔,直接指揮。而利士比則將自己的旗艦換成了“德斯丹”號,負責指揮快速分隊。
    由此,法艦在完成整隊後,將形成兩列縱隊。但在昨晚安排戰術時,孤拔也已向各艦下達了,做好橫隊衝鋒的準備。
    兩江艦隊這邊,因為各艦皆是側舷火力更強,便很自然的繼續沿用了單縱隊的陣型。由第一戰隊在前,第二戰隊的三艘艦在後。
    早上7時過後,東方的太陽早已完全的躍出了海麵。法國艦隊,已在基隆灣外的開闊海麵上,完成了列陣。而兩江艦隊也在逐漸逼近。
    當雙方接近至將近4,000碼時,兩江艦隊中排在最前位的“鷹揚”號,12英寸的主炮發出了轟鳴。向法艦射出了為“揚州”號複仇的炮彈。
    兩江與法國之間,一場大規模的海戰,就此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