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利士比的抉擇

字數:4310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孤拔之所以選擇進行如此戰術機動,主要是基於三方麵的考慮。
    首先,是位於隊列前部的幾艘法艦,真的頂不住了!
    這幾艘裝甲巡洋艦,是法國遠東艦隊的中堅力量。但裝甲巡洋艦畢竟還是巡洋艦,和鐵甲艦對陣,真的是勉為其難。
    若再這樣下去,搞不好過不了多久就會被擊沉擊毀。那對法軍,將產生災難性的影響,所以不得不先行規避。
    其次,是出於航行線路上的考慮。
    法國艦隊如果繼續堅持原有的航向,將會撞向台灣島北部的富基角。而且由於有兩江艦隊在外海一側阻擋,法艦無法向那個方向避讓。
    同時兩江艦隊因為有航速的優勢,可以充分利用這片海域的周邊環境,壓迫法國艦隊,甚至伺機強占t字橫頭陣位。
    因此,孤拔選擇在尚有回旋餘地的情況下,提前進行轉向機動。
    最後,孤拔將航向改為朝東,是想把艦隊帶回到,更靠近基隆灣口的海域。
    按照他的打算,如果兩江艦隊不跟進的話,就能暫時擺脫現在的困境。可以重新調整一下,再選擇其他應對的方法。
    要是對方也追著前來,那就依托基隆港灣,進行最後的決戰。
    若情況不利,也可退入基隆港灣,利用狹窄的水麵,和那裏的法軍力量,再作困獸之鬥。
    不管怎樣,法國艦隊終於做出了重大的調整。
    對此,吳山的選擇是,抓住機會對法艦進行打擊。
    反正兩江艦隊有航速的優勢,即使暫時不緊追法軍,也不怕他們跑遠。
    他命令,將艦隊的航速降至7節。再以編隊左舵六十度,對法國艦隊的固定拐點,形成半包圍。並下令各艦,集中火力,對那裏進行猛轟。
    這樣一來,法軍的後續艦隻就倒了黴了。
    在隨編隊機動的過程中,這些法艦不但失去了原有的目標,還處在十分不利的位置上,不斷的遭到對方的火力打擊。
    各艦頻頻中彈,有的還燃起了大火。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法艦沒有墨守前艦的航跡,而是選用其他的轉向方式。
    法軍主戰分隊的“偵察”號和“杜沙佛”號,就是這樣做的。
    由於這兩艦前麵的“雷諾堡”號,已經被重創,脫離了隊列。造成法艦隊列中,出現了一段空缺。
    位於這個空缺後方的“偵察”號和“杜沙佛”號,看到前方各艦在定點轉彎中,遭受了敵人炮火的摧殘。
    便沒再跟進,而是各自原地左轉,直插到“巴雅”號新航線的南邊,後又再左轉重歸主戰分隊的序列。
    並且在完成這一係列運動之後,兩艦在隊列中的順序也實現了互換。
    相較主戰分隊各艦而言,法軍的快速分隊更是在整體上,另辟蹊徑。
    或許是認為應該單獨發揮,快速分隊航速快的特點。又或是想從另外一個方向夾擊兩江艦隊,以分擔主戰分隊的壓力。
    坐鎮“德斯丹”號的利士比少將,指揮分隊的四艦,做出了向北定點轉向的動作。
    完成轉向的快速分隊,呈一列縱隊從兩江艦隊的尾部掠過。竟然從後方占據了t字橫位!
    “鬆江”號因此,遭到了四艘法艦側舷火力的集中攻擊,情況危急。
    利士比此舉,並非法軍事先的設計。因此孤拔見到後,也是大吃一驚。
    更感震驚的人,是吳山。因為眼前的態勢,使得法軍快速分隊的前方再無遮攔。假如其加速前衝,將由此遁入外洋,再難追上。
    這對於立誌要將法國艦隊殲滅於此的兩江艦隊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失誤。
    若對其放任不管,這四艘航速較快的法艦,將為兩江下一步的軍事行動,留下諸多隱患。真要是那樣的話,他吳山可是罪過不小。
    想到這些,吳山當機立斷,不管法國人的真實意圖是什麽,都絕不能給其留下逃脫的機會。
    於是他下令,艦隊也做逆時針定點轉彎,掉頭向北。然後全速追擊快速分隊。至於對方的主戰分隊,則先棄之不顧,等回頭再來收拾。
    其實吳山是想多了。
    原本利士比並無脫離戰場之意,而是準備再度轉回,從右側攻擊兩江艦隊。
    可誰料兩江艦隊的主力,竟然轉過頭來,殺氣騰騰的撲向了自己。利士比隻好命令分隊,繼續保持航向,邊交火邊試圖擺脫對方。
    如此一來,在這場海戰進行了半個多小時後,戰場態勢已演變成了新的模樣。
    在最北邊,法軍快速分隊呈縱隊航向正北。在其左後方,兩江艦隊第一戰隊,也以單縱隊進行追擊。兩邊一麵互相炮擊,一麵快速前行。
    而在兩江艦隊大幅度轉向機動的過程中,隊尾的第二戰隊三艘巡洋艦被甩遠。其中“鬆江”號在剛才的交戰中,遭到重創,有些失速。
    於是方文光沒有帶領三艦追趕大隊,而是以縱隊航向東北。
    這樣若法軍快速分隊折回向南時,可以對其進行截擊。同時也是掩護“鬆江”號,給該艦留出搶修的時間。
    再往南,重傷的法艦“雷諾堡”號,進水嚴重,再難支撐,隻得搶灘擱淺在岸邊。
    而法國主戰分隊剩餘的六艦,則在孤拔的領導下,在基隆灣口處自行搶修。同時密切的關注著北方,越來越遠離他們的炮戰。
    快速分隊,雖然名為快速,但在航速上並不能勝過,兩江第一戰隊中的任何一艦。因此,他們想甩開對方,幾乎是不可能呢。
    而在側後方緊追的第一戰隊,特別是前列的四艘鐵甲艦,擁有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艦炮。並且根本不把法艦的反擊,放在眼裏。
    這種披堅執銳的壓迫感,讓快速分隊既在心理上,又在實際上,遭到沉重的打擊。
    所以,他們在這種你追我趕的對射,進行了十多分鍾後,就已經承受不住了。
    “德斯丹”號和“尼埃利”號的情況尚且好些,可在“梭尼”號和“維拉”號上,已經出現了熊熊火光。
    約7時58分,已經受創嚴重的“梭尼”號,又被一發從側後方射來的6英寸炮彈擊中。
    這發炮彈竄入了艦體內部,在動力艙發生了爆炸。讓“梭尼”號的四個鍋爐,都喪失了工作能力。
    本已進水傾斜的該艦,沒了動力,隻能無助的漂浮在海麵。其艦艏已經開始慢慢的翹起。
    後麵的“維拉”號,樣子看上去很是嚇人。
    該艦的整個上甲板,幾乎都被火勢覆蓋。時不時還有小型爆炸發生,估計是甲板炮位上的彈藥,被引燃造成的。
    更可怕的是,該艦側傾超過了十度,已經是岌岌可危了。
    就在“梭尼”號的動力艙被擊中後不到一分鍾,不知是被炮彈命中,還是大火蔓延導致,“維拉”號的內部發生了大爆炸。
    巨大的火球,在該艦的舯部發出明亮的光芒,隨後將艦體折成了兩段。接著“維拉”號便迅速下沉,成為了本場海戰中第一個犧牲品。
    見到己方兩艘僚艦已經不行了,心驚之餘的利士比帶著剩下的“德斯丹”號和“尼埃利”號緊急右舵,全速脫離,希望能夠逃出生天。
    隻是不知道,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還能否如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