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威廉二世和俾斯麥

字數:3701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陳阮琪所說的德國宰相,是指德意誌第二帝國的現任樞臣,人稱“鐵血宰相”的奧托?馮?俾斯麥。
    這可是在歐洲,乃至全世界最聲名赫赫的政界大佬了。
    正是他在擔任普魯士首相期間,設計並領導完成了以普魯士為核心,統一德國的偉業。
    普魯士也在統一的道路上,連續贏得了“普丹”、“普奧”和“普法”三場重要戰爭的勝利。
    在這其中,普魯士元帥阿爾布雷希特?馮?羅恩和普軍總參謀長赫爾穆特?馮?毛奇,也是功不可沒。
    這三人被一齊稱作為,德意誌第二帝國建立的三元勳。
    這些輝煌的勝利也使得德國陸軍,成為了當世最強陸軍的代名詞,受到各國的追捧和效仿。
    在取得了這些勝利之後,德意誌地區終於結束了,長達數百年的四分五裂的狀態,實現了除奧地利以外的統一。
    並且建立起了繼神聖羅馬帝國之後的,第二個德意誌帝國。
    當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誌皇帝後,居功至偉的俾斯麥,也順理成章的晉級為德國首相。
    在那之後,為了讓新興且又日漸引人注目的德國,免於受到孤立和針對,俾斯麥繼續煞費苦心的經營著。
    他充分施展了縱橫捭闔的外交手段,通過建立一個個的同盟和組織多場國際會議,德國不但在安全上得到了保障,還一度成為了世界外交舞台的中心。
    他的這些複雜甚至看似矛盾的外交政策,也給德國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德國由此贏得了休養生息,培養國力的空間,國力也隨之劇增。
    俾斯麥也因此得到了“德國的建築師”及“德國的領航員”等美譽,並且為威廉一世所信任,繼續領導著德國的發展。
    然而,常言道“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俾斯麥的從政之路亦是如此。
    到了1888年3月,德皇兼普王威廉一世逝世。其子腓特烈繼位,稱為腓特烈三世,但卻又在即位99天後病故。
    腓特烈的時年不到三十歲的兒子,繼承了君位,是為威廉二世。
    這一係列的君權變更,也給俾斯麥的執政生涯埋下了巨大的隱憂。
    威廉二世,這位霍亨索倫王朝的新主,大英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在出生時就患有厄爾布氏麻痹以致左臂萎縮。
    因為生理上的缺陷,讓威廉二世的性格乖張,且極為自負。即位之後,年少氣盛的德國皇帝不甘受製於俾斯麥,兩人之間齟齬不斷。
    在經過雙方間一係列的權力鬥爭後,俾斯麥漸感到心灰意冷。在1890年的3月向威廉二世遞交了呈辭,旋即被批準,從此正式下野。
    當時英國的報刊,還為此專門刊登了一幅名為《領航員下船了》的漫畫,以為揶揄。
    而德國在俾斯麥離開後,迅速的拋棄了他原來製定的政策,從此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
    更往後的話暫且不提,眼下陳阮琪提起俾斯麥之事時,距離其辭職尚有數月時間。
    不過德國皇帝和宰相之間的不和,卻早已是昭然若揭的事了。這一點,遊曆時也途經過德國的陳阮澤,亦可證明。
    這確是德國,乃至世界令人矚目之事,陳家人也對此議論了好一會兒。
    不過就現下兩江與德國的關聯而言,也隻是存在於議論而已,畢竟沒人能預料到多年以後雙方間會發生些什麽。
    可當這個話題就快要聊得差不多的時候,林東方看了一眼陳濟懷後,突然發問道:“阮澤,就你此番所曆各國而言,你覺得哪國的政體好些?”
    毫無準備的陳阮澤,被他這麽一問,有些發懵。愣了一會後,才尷尬的笑了笑,答道:
    “姑父,您這問題所及,是我從未想過的。我身為軍人,遊曆時的所看所想,全在軍事當中了,這旁的麽,還真就……”
    “那阮琪呢?你是怎麽看的?”林東方倒也沒有繼續為難陳阮澤,轉過頭來又問向了另一邊。
    “哎呀,你呀!總是惦記著那些事,又何苦扯上孩子們呢。他們才幾歲,哪有你想得那麽多。”一旁的陳經元不耐煩的插嘴道。
    林東方沒有理會他,隻是擺擺手示意他不要打岔,目光卻仍是盯在陳阮琪的臉上。
    隻見陳阮琪略一沉吟後,緩緩的說道:“這個問題麽,我確實沒有深想過。
    “不過就我的感觸來說,西洋列強之中,英、德、奧、俄等國,皆宣稱是以君主立憲為政體的,但各國千差萬別,相距甚遠。
    “可無論具體如何,依我來看這種體製並不好,隻不過是因其原為君權之國,采取的和平改良而已。
    “而采用共和製的幾國當中,法國的體例本是好的,但其過於複雜又極不穩定,更迭頻繁又內耗嚴重,不利於國家發展。
    “相比之下,美國的體製要穩定許多,但也有不足。其聯邦製度就造成了權力分散,影響效率。
    “所以呀,以我的淺見,倒沒有哪一家是盡善盡美的,要是能取長補短就好了。”
    在他說話的過程當中,林東方不住的點著頭,就連陳濟懷也投來了讚許的目光。
    等他說完之後,林東方馬上稱讚道:“看不出啊,阮琪小小年紀,還是很有見地的,不錯,不錯!”
    “嗨,你就別謬讚了。”陳經恬搖著手說道:“他呀,精神頭倒是夠用,就是太不專了。你看人家阮澤就很敬業,做得也很是不錯。他可倒好。”
    林東方笑道:“嗬嗬,那是你當爹的要求太高了。我看阮琪也很優秀啊,都是好孩子!”
    “我呀,原本想讓他從軍,可惜子不類父,到現在也沒個正經營生。他姑父要是覺得好,不如收了去,替我好好教導教導?”陳經恬問道。
    “那感情好啊,我是求之不得呢。”林東方答道。
    這時陳濟懷也開口道:“阮琪說的對呀,列國政體各有利弊,也是各自依照自家的情形,不一而論。
    “政體還有國體的抉擇,關乎大局,定要慎之又慎,更要合乎民情。我等諸人,或留學,或遊曆,皆是有過西洋閱曆的,自不必說。
    “可萬千民眾們,大多仍無此方麵的意識。還需要廣為宣稱,著力教育。因而此事,不可不辦,亦不可操之過急,仍需循序漸進,逐步推進為好。”
    聽了他的話後,林東方等人不住的點著頭,都嚴肅的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