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北洋海軍的新主力?

字數:3684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開篇激戰1860 !
    對於兩江應繳納的歲獻,按照陳濟懷的真實想法,當然是不打算給的。
    可要就硬說不給,似乎又有點不太好,於是便隻這麽不理不睬的拖著,可巧這時李鴻章就送來了新的思路。
    得到信兒後,陳濟懷和屬下們一商量,覺得也還不錯。
    首先,給北洋建造的軍艦,當然不會以成本價轉讓,兩江多少也能在其中留有一定的利潤。
    其次,戰艦的訂單可以發給私營船廠來完成,既不占用防衛軍海軍的資源,又可作為對私營廠的扶持。
    最後,經過這樣一番操作,相當於兩江打了折扣的履行了歲獻,充實的是大清自家的海防,也算得兩全其美。總比把這些錢花在修園、辦壽,以及其他孟浪之事上要好。
    而且兩江對自身的實力也有足夠的自信,不認北洋能因此威脅到己方,反倒是可以利用其調節周邊的平衡關係,在遠東這個大棋局中添些變數。
    於是,陳濟懷就此事給予了李鴻章積極的回複,並從財務司、工業司和軍方抽調人手,組成專項團隊,與北洋一同製訂具體的方案。
    經過雙方的共同研究,最後擬出了一個以建造軍艦為主,輔以火炮和彈藥供應的議案。
    在最重要的戰艦方麵,北洋希望獲得以“致遠”級防護巡洋艦和“經遠”級裝甲巡洋艦的樣式為基礎,性能更為先進的戰艦。
    依照北洋的要求,兩江安排設計了兩型新艦。
    其中的防護巡洋艦,設計正常排水量為2,800噸級。以北洋的“致遠”級為基礎,又參照了兩江在建的“江寧”級進行修訂。
    其設計航速為20節。按北洋的要求,艏艉各裝備一門210毫米克虜伯式主炮,副炮則為六門4.7英寸速射炮。
    兩江給出的造價和各項費用合計,為每艘庫銀一百二十萬兩,並暫時將其定名為“安遠”級。
    另一型的裝甲巡洋艦,則完全以“經遠”級為基礎,進行了放大改良,設計正常排水量為3,500噸。
    該級艦的火力配置與“安遠”級相同,主裝甲帶為8英寸厚的鎳鋼裝甲,設計航速為18節。
    這型裝甲巡洋艦暫定名為“寧遠”級,兩江給出的價費為每艘庫銀一百三十五萬兩。
    這兩型戰艦,無論性能還是火力,相較“致遠”級和“經遠”級都先進了不少,排水量也各增加了許多。
    而兩江給出的報價,卻與大清購入“致遠”級和“經遠”級的價費相差不大。僅是考慮到與當初相比,白銀貶值嚴重,才做了相應的加價,可謂極為良心。
    因此李鴻章對這兩型新艦很是中意,希望能夠各造兩艘。
    此外,他還打算參照兩江的“諒山”級魚雷巡洋艦,另訂造兩艘,兼作通報艦使用,定名為“嘉遠”號和“泰遠”號,兩艦總價一百一十萬兩銀。
    六艘巡洋艦,再輔以一批速射炮和彈藥,共計作價七百萬兩,皆以兩江的歲獻相抵。
    此方案若能成行,可使北洋海軍在獲取這一批新艦之後,實力陡增。
    而這六艘新“遠”字艦,也將成為北洋艦隊的新貴。與舊有的“六大遠”一起,構成北洋海軍的主力中堅,增加其戰略和戰術上的施展空間。
    因此,無論是李鴻章還是北洋海軍的將領們,對此都十分的期待。
    李中堂甚至都開始考慮起,新艦的管帶人選,還有招募水兵,餉銀的名目等事。
    然而在大清辦這樣的事情,總是不會那麽簡單的。此案一經提出,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
    在朝廷內,立刻遭到以翁同龢為首的,清流派的強烈反對。
    其實想想也是,此等既能便宜北洋,又讓兩江有得賺的買賣,他們怎麽可能會讚成呢。
    於是戶部率先發難,提出質疑,由此掀起了一番大論戰。
    麵對責難,李鴻章也是有辦法應對的。他一麵親自對非議進行一一辯解,另一麵發動朝中盟友出麵反駁,以助聲勢。
    他們指出,這筆款項尚未入戶部之手,戶部便橫加幹涉,是不是管得太寬了。
    退一步講,就算這項資金應歸戶部調度,但向兩江購買裝備亦不屬於進口,不當受到此前發布的禁令所限。
    對此,清流們則駁斥道,北洋此舉實屬投機取巧,有違常例,若長此以往,他人也紛紛效仿,將視朝廷法度何在,中樞政令又如何推行。
    兩邊唇槍舌戰,吵吵嚷嚷,可是難壞了光緒皇帝。
    其實此事,原本就是因光緒的默許才推進至此的,此刻他就算有意偏袒自己的恩師一方,卻也有些難以啟齒。
    親政不久,稚嫩且不懂得朝堂製衡的光緒,無奈之下隻好帶著相關的奏折,去向慈禧太後請安。
    慈禧自歸政以後,已經搬入了頤和園久居,時不時的又常去圓明園等處小住。
    她看似已經淡出朝政,不問世事,實則對朝廷裏的事洞若觀火。就算光緒不來問,她也對情況掌握得一清二楚。
    以慈禧的精明,怎會不知這是各派在鬥法,正是主政者施展權術,玩弄平衡的好時機。
    至於這筆錢是不是該用在海軍身上,她的心中其實並無明確的偏倚。隻不過她很明白的知道,若非如此,兩江才不會把銀子交給朝廷的。
    與其那樣,還不如按照李鴻章的法子,先以此款墊付海軍船炮的價費,再從海軍經費中找補回來。
    如此一來,戶部的催款也算完成了,甚至連當初從海防經費中借用的修園子錢也不用還了,豈不兩全其美。
    這麽明白的道理,皇帝和他身邊的那些死腦筋們,真的就看不出來麽?
    慈禧看著眼前唯唯諾諾,哆哆嗦嗦的光緒,心中也是沒有好氣兒。
    她知道,自己的這個養子並不是真的沒有主意,而是想通過她的口來平息事端,而皇帝自己則可置身事外。
    這等好事,還指不定是誰給他出的主意呢,豈能如其所願?
    想到這,慈禧冷冷的說道:
    “既然皇帝覺得兩邊兒的意見都有些道理,一時難以定論。那就不妨先擱著吧,等什麽時候議明白了,皇帝什麽時候想明白了,再下結論不就成了麽。
    “哀家老了,這些朝中的亂遭事兒,管不了啦,以後還得靠皇帝自己個,拿主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