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歸人筆記 番外1
字數:2406 加入書籤
謝寧去後,知白成了青崖觀的觀主,對外她隻稱謝寧外出雲遊了,歸期不定。
李嬸還道可惜,“我原想著讓長寧道長給我外孫女取個名字呢!”
知白正在卜卦,她於卦看相一道的天賦是最高的,或許是得了阿姆的遺傳,她好似很少想起阿姆了,師父的存在填補了她心中的缺失。
可現在,缺了兩塊。
視線劃過李嬸懷裏的孩子,當初喚做新桐的小姑娘如今也已為人婦,倒是如當初的願想的一般過的平淡且順遂。
“李嬸若不嫌棄,我可以給取個名字。”
“不嫌棄不嫌棄,知白小師父你的本事我可是知道的!而且你也算是這孩子的長輩了,當得給她取個名兒。”
劉新桐的丈夫有些不解,他也算有點學識,自己給孩子取名字就好了,絕對不會取什麽賤名,畢竟他們家雖也看重男丁,但對女兒也還是很不錯的。
更何況這還是他唯一的女兒,自然會更疼寵些。
可嶽母卻固執的很,非要上青崖觀請道長取名。
一開始他其實不是那麽高興,因為他想讓父親取的,不過轉念一想,青崖觀的觀主在這兒十裏八鄉出名的很,能跟這位觀主求個名字,也不錯。
可現在青崖觀的觀主雲遊了......
不待男人拒絕,知白便道,“小滿有三候,初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不如就叫清和吧,劉清和。”
師父教了她很多東西,雖然她不大喜歡學詩詞,可耳濡目染之下她的文化素養還是很高的。
而且雖不喜詩詞歌賦,但她卻極愛探究節氣之類的知識,畢竟這與道有關。
劉清和這個名字的寓意的確不錯,可到底隻是一番願景,能不能實現且不能定論,她擅長看人相。
知白低頭看著安睡的孩子,歎了一口氣,“我觀這個孩子命途坎坷,非一名字可以壓住的,這平安符給她,希望能保她平安。”
之前謝寧離開後,殿中的神像突然就起了火,一下子便被燒盡了,隻留下一些灰燼,然後她將灰燼收入香爐。
那是一些小小的如同沙礫一般的黑色碎塊,觸之溫潤,還有些發燙,看著就不像是尋常物件。
她查了好一會兒的書才查到一點線索,這東西和佛教所謂的舍利子有那麽一點點相像,總之就是護佑人的。
不過隻能交給有緣人。
比如眼前這個孩子。
幾人聽了知白的話,不由心下慌張,“知白小師父啊,我們都這麽多年的交情了,您可要救救這個孩子啊。”
知白將平安符遞了過去,“這符可保她平安,而且還是壽終正寢,不過缺了一絲願力,得這孩子的父母焚香沐浴在神像前祈禱三天三夜。”
說到這裏,知白的語氣一頓,她忘記神像已經燒沒了,遂將平安符收了回來,“時機未到,一月後你們再過來,我先給此符開光。”
“好好好!”
幾人得了準話,臉上的神情都好了不少。
下山的時候李嬸叮囑自個的女兒不要忘記此事,然後又問自家女婿,“重山啊,你們什麽時候啟程來著?”
劉重山的母親身子不好了,他爹便說要落葉歸根,準備帶著一家子返鄉。
他們在此地經營多年,也攢了一些錢財,路費和安置費都出的起,隻是這裏的傘鋪還得繼續開著,因而隻讓劉重山這個長子跟著。
小兒子留守在此地繼續經營傘鋪,待之後那邊安置好了再慢慢全部搬回去。
李嬸聽著劉重山的話,有些擔憂的看了一眼閨女,當初她選劉重山做女婿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近便。
她能時時看到自家的孩子。
如今劉重山一家要離開,那她豈不是要和女兒分別了?
這些年她雖又生了兩個孩子,但新桐是唯一的閨女,她舍不得,若是去了外地,她便是想伸手,也托舉不了了。
喜歡慢穿記事簿請大家收藏:()慢穿記事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