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滿江紅 4

字數:2820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重生之秦武大帝 !
    大約在戰國初期,波斯侵略希臘,馬其頓一度受波斯統治,馬其頓王亞曆山大一世(約商鞅變法時期)暗通反抗波斯侵略的羅馬帝國控製下的希臘城邦,告以波斯的軍事情報,波斯帝國於是被追驅逐出巴爾幹半島。
    隨著大羅馬帝國的興起,馬其頓也開始強大。羅馬帝國大軍更揮師東進,攻克了小亞細亞的拜占庭。馬其頓的真正強大是在腓力二世之時。秦武王四年,馬其頓人選舉前國王的幼子為王,腓力以新王叔父的身份攝政。
    進入秦武王五年,馬其頓王國發生權力之爭,馬其頓國王元老一派發現攝政王尾大不掉,決定除掉腓力,這時候紛亂不止,波斯帝國也危險馬其頓的東部邊境,大羅馬帝國也征服了馬其頓南方的希臘不少地區,對馬其頓虎視眈眈,整個國家幾麵受敵,危在旦夕。
    危機是轉變的契機。攝政王腓力二世立刻假意臨危受命,將國王元老一派等威脅一一去除,後來他幹脆廢黜幼主侄兒,自稱國王。經他苦心經營,馬其頓很快成為強大國家。原來,腓力二世是阿敏塔斯三世和歐律狄刻最小的兒子,出生於佩拉,馬其頓雖不屬於傳統的希臘城邦,但與希臘城邦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腓力早年就曾作為人質派往希臘的底比斯城邦。腓力回國之後,雖然是攝政王,但是為了避免自己的子嗣今後也作為人質,在外國備受欺辱,於是決定奪取王位,這個是有著偶然性及必然性的。
    時為秦武王六年,攝政王腓力二世登上馬其頓國王寶座,他經過多年的勵精圖治,打造了一個強大的馬其頓王國。曆史上成為腓力之治。腓力二世是歐洲曆史上赫赫有名的亞曆山大大帝國締造者亞曆山大的父親。
    腓力二世在內政方麵,極力加強王權鞏固自己的統治,改革幣製,促進貿易,建立新城市,打開出海口,但更重要的是在軍事和外交方麵的作為。他建立了一支常備軍,訓練了一種戰鬥力很強的“馬其頓方陣”。
    馬其頓方陣這種軍事編製跟現代軍隊的編製極其相似。通常六十四名甲兵組成一個排,一百二十八人組成一個連,兩百五十六人組成一個營,一千零二十四人組成一個團,四千零九十六人組成一個師(即初級方陣)。初級方陣跟現代的一個師相同,是自成體係的多兵種作戰部隊,它除了重步兵外,還包括(在滿編的情況下)兩千零四十八名輕裝盾兵,一千零二十四名輔助兵和一個一千零二十四人的騎兵團,總計八千一百九十二人。每個聯合方陣由四個初級方陣組成,相當於現代一個小型的軍或野戰軍,約三萬兩千多人。這就是後來的亞曆山大超級大帝國典型的遠征帝國部隊的編成情況。
    腓力二世建立了強大的海軍。他利用希臘城邦之間、希臘與大羅馬帝國之間的矛盾,在太平元年喀羅尼亞一役中大勝希臘聯軍、同年又在巴爾幹半島擊潰大羅馬帝國遠征軍,太平二年在科林斯召開全希臘會議,成立了以馬其頓為主導的科林斯同盟,確立了馬其頓對希臘諸城邦的控製,同年羅馬人驅逐出希臘城邦諸多地區,困守拜占庭小亞細亞一帶。太平三年,他在準備進軍波斯的前夕死於刺殺。
    太平元年,毗鄰馬其頓的中希臘發生城邦混戰,弗西斯因財政緊張,竟洗劫了希臘人的聖地德爾斐的阿波羅神廟。腓力二世借機南下,控製了希臘中北部地區,馬其頓的崛起使一些與北希臘有利益關係的城邦感到了威脅。
    大羅馬帝國四方串連,組成反馬其頓聯盟,一度使腓力的擴張企圖受挫。事後羅馬人在堅決反馬其頓的政治家德摩斯提尼的倡導下把觀劇津貼用於軍事開支並令富人分成若幹捐獻組,負責造艦。羅馬人成為希臘人反馬其頓侵略的中堅。但在羅馬人中也有一部分人希望借腓力之手擺脫遍及歐洲的大匈奴黃亂危機,把戰火引向波斯、匈奴。這種看法的代表是修辭家伊索克拉特,他曾多次上書腓力,對腓力思想有很大影響,但主導羅馬政策的仍是抗戰的思想。
    太平元年,馬其頓軍與以羅馬帝國、底比斯軍為首的反馬其頓聯軍決戰於中希臘的克羅尼亞,聯軍慘敗。戰後,羅馬帝國被迫承認馬其頓在巴爾幹半島中希臘和北希臘的地區霸主地位,隻有斯巴達保持了自己的尊嚴,拒絕參加腓力在科林斯主持的巴爾幹和會。
    科林斯大會滿足了希臘大奴隸主的要求,確立了馬其頓的統治秩序。各邦禁止互相攻伐,各邦被內部禁止重分土地,沒收富人財產,取消債務,不準為政治目的解放奴隸,羅馬帝國在中北希臘地區的擴張實力一定程度被弱化了。馬其頓軍於會後駐希臘各戰略要地,以保持自己的統治。戰後,成立“希臘聯盟”,即“科林斯同盟”。
    太平三年,腓力二世被波斯派來的刺客殺死在他女兒的婚禮上。亞曆山大,腓力二世的兒子,當年年僅二十歲就繼位了,並以權謀和武力鎮壓了希臘人反馬其頓運動。舉義的底比斯被毀滅,公民或被賣為奴,或被處死、流放,土地則被分割予它邦。馬其頓國內的政敵也被悉數清除。
    亞曆山大從小興趣廣泛又聰明勇敢,十二歲時曾馴服過別的騎手不能駕馭的烈馬。十三歲到十六歲,他的父親為他聘請了當時整個南歐“最博學的人”亞裏斯多德作家庭教師,他向老師學習了哲學、醫學、科學等各方麵的知識。他最喜歡的書是《伊利亞特》,他一心想向阿喀琉斯學習,創下輝煌的偉績。
    腓力二世被害後,希臘被征服的城邦認為這是擺脫馬其頓帝國控製與奴役的天賜良機,他們紛紛起義暴動,但年輕的亞曆山大在短短的兩個月內就平息了騷動。為了維持龐大的軍隊以鎮壓希臘各城邦的反馬其頓運動,更橫掃羅馬帝國西部邊境,利用匈奴西征更侵占了拜占庭。在大羅馬帝國內部的一片喧嘩聲中,亞曆山大恢複了馬其頓對巴爾幹地區的統治,並於太平四年組建起一支由六七萬步兵、五千騎兵構成的遠征軍。
    為了實現自己征服世界的野心,亞曆山大把目光放向了領土遼闊、資源豐富、財富滾滾、美女滿街的波斯帝國。在簽定《馬羅第一次友好條約》後,亞曆山大把羅馬帝國勢力趕出了巴爾幹半島北部地區,侵占了拜占庭,次年春渡過赫淪斯滂海峽,開始了曆史性的希臘化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