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百家爭鳴 上
字數:2952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重生之秦武大帝 !
秦武帝統一六國後,秦文帝又聯合薩滿教建立了凡人界大陸的超級大國——大秦帝國,這個空前絕後的超級大國皇帝派出軍隊所向披靡,往東打到了東海,往西打到了地中海,往北抵達北冰洋,往南占領了交趾,堪稱千古一帝。
但是在陳輕揚的赫赫戰功的光環之下,秦文帝隻好自稱文帝,而不再稱武帝。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唯有足夠多的人才,文臣武將各盡其職,才能保境才能安民。
秦文帝嬴思大力提倡教育,重視文教,除了新潮學院外,還在各州郡縣設立當地的公辦學府,麵向全國有識之士、有學問的擔任教師。
教育部部長雲鶴更親自招聘了孟子、莊子等著名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惠子又是其中一位代表。
惠子,名施,戰國宋國人,宋國後來在張儀的遠交近攻等外交手段中被齊國所滅。
惠子是東周著名的政治家、哲學家,是名家學派的開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為大哲學家莊子的好友。同時,惠施是合縱抗秦的最主要的組織人和支持者,隨著秦國的強盛,他主張魏國、齊國和楚國聯合起來對抗秦國,並建議齊、魏互尊為王。
可惜,這個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既生儀,何生施。在張儀的連橫策略之後,惠子的計謀被徹底打敗,魏國也被秦國攻滅。
魏惠王在位時,惠施因為張儀的連橫策略,更是被魏王驅逐出魏國,他首先到楚國,後來回到家鄉宋國,並在宋國與老鄉莊子成為朋友。宋國滅亡後,他逃到齊國認識了孟子,齊國滅亡後,惠子看見孟子、莊子在洛陽城混得風生水起,也來到大秦帝國新潮學院擔任老師。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蓉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惠子來到大秦帝國的京城洛陽城的時候,洛陽城牡丹正在盛開。惠子注定是跟牡丹之城有緣的。
百花嚴冬開放,百花低首,唯有牡丹傲骨錚錚,不畏強權。這不是惠子一生的寫照嗎?於是,惠子決定答應雲鶴留在洛陽城新潮學院任教。
惠施的學問很淵博,魏王經常聽惠施講學,十分讚賞惠施的博學,而且,惠施對魏王也很忠誠。有一年,魏國的宰相死了,魏王急召惠施。
惠施接到詔令,立即起身,日夜兼程直奔魏國都城大梁,準備接替宰相的職務。惠施一個隨從也不曾帶上,他走了一程又一程。
途中,一條大河擋住去路。惠施心裏記掛著魏王和魏國的事情,心急如焚。結果,過河時,他一失腳跌落水中。由於惠施水性不好,他一個勁地在水裏撲騰著,眼看就要沉入水底,情況十分危急。
正在這時,幸虧有個船家趕來,將惠施從水中救起,才保住了惠施的性命。船家請惠施上了船,問道:“既然你不會水,為什麽不等船來呢?”
惠施回答說:“時間緊迫,我等不及。”
船家又問:“什麽事這麽急,讓你連安全也來不及考慮呀?”
惠施說:“我要去做魏國的宰相。”
船家一聽,覺得十分好笑,再瞧瞧惠施落湯雞似的失魂落魄的樣子,臉上露出了鄙視的神情。
他嘲笑惠施說:“看你剛才落水的樣子,可憐巴巴的隻會喊救命,如果不是我趕來,恐怕連性命都保不住。像你這樣連鳧水都不會的人,還能去做宰相嗎?真是太可笑了。”
惠施聽了船家這番話,不僅僅沒有生氣,反而對船家解釋道:“要說劃船、鳧水,我當然比不上你;可是要論治理國家、安定社會,你也是一竅不通。鳧水能與治國相提並論嗎?所謂術業有專攻嘛。”
一席話,說得船家目瞪口呆。
船家哪裏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師的道理。這世間萬事萬物各有各的規律,寸有長,尺有所短。每個人各有各的辦法與學問,這鳧水與治國之間也沒有必然的聯係,怎麽可以用不會鳧水就判斷人家不會治國呢?
惠施是名家“合同異”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曆物十事”雖然主要是對自然界的分析,卻貫穿著“合同異”的思想,含有辯證的因素。這和墨家墨子一派一樣認為物質世界是由微小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質粒子所構成。
惠子等人的辯證發展的思想,使得大秦帝國的哲學遙遙領先凡人界,甚至超過了馬其頓帝國的亞裏士多德。亞裏士多德等人也是很有學識,但是麵對大秦帝國層出不窮的人才,諸子百家,百家爭鳴的局麵,則相對遜色。
後世著名曆史學家司馬遷記載:東周時代,諸侯爭霸,群雄並舉,禮崩樂壞,各諸侯國為富國強兵,招賢納士。
經濟上,鐵器牛耕推廣,生產力提高,為中原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物質條件,土豆、玉米的廣泛種植,人族有了更多精力去研究。
在科技上,天,醫學、軍事製造等科技取得較大進步。
在文化上,公學興起,新潮學院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形成許多學者和思想流派。這是大秦帝國百家爭鳴形成的原因。諸子百家的學說在政治思想文化領域對後世影響深遠。如儒、法、道、墨等,他們著書講學,互相論戰,出現了學術上的繁榮景象。凡人界大陸的人們紛紛稱之為百家爭鳴。
後世知名學者劉歆在《七略·諸子略》中將小說家去掉,稱為“九流”。俗稱“十家九流”就是出自這裏。大秦民族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文化典籍極其豐富。春秋戰國以及大秦帝國的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與同期古希臘文明相映生輝,以孔子、老子、孟子、莊子、韓非子、墨子等為代表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方技家等百家並舉,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繁榮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