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百家爭鳴 中
字數:2472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重生之秦武大帝 !
這是一個各種文化交流碰撞,各種學說層出不窮的時代,寬容的政治環境和秦文帝對教育的支持與尊重,形成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盛景。其中儒家的代表人物乃是孔子、孟子,道家則以莊子、老萊子為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莊子與惠子由於基本觀點的差異,在討論問題時,便經常互相抬杠,而挨捧子的,討論失敗的,卻總是惠子,別看惠子說船家說得頭頭是道,跟莊子討論可是十辯九輸。
隨著雲秋紙的問世,莊子開始著書立說,其中在莊子的代表文章《逍遙遊》裏可以看出,莊子笑惠子“拙於用大”;在另外一篇代表文章《齊物論》上,批評惠子:“並不是別人非明白不可的,而要強加於人,所以惠子就終身偏蔽於‘堅白論’。”即所謂“非所以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
莊子寫的《德充符》上也這樣說惠子:“你勞費精力……自鳴得意於堅白之論。”總之,惠子往往是被捉弄的對象,可能是因為書是莊子寫的緣故吧,如果惠子寫的估計又是另外一個角度。
惠子在宋國時候,經常嘲笑莊子,漆園有傲吏,萊氏有逸妻。大概意思是說,莊子是一個狂放不羈的家夥。原來,戰國時的莊周(即莊子),做過宋國的漆園吏。楚國的楚威王派人送給他許多財物,請他到楚國為相。他說他不肯當政治的犧牲品,莊子要送禮物的人趕快走開,免得弄髒他的地方。這些逸事經過惠子的記錄,後來被後世著名曆史學家司馬遷記載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裏麵。
惠子在魏國做宰相的時候,莊子從宋國去看他。有人謠傳說莊子是來代替惠子的相位的。惠子聽了那個是忐忑不安,心裏七上八下,食不知味,夜不能寐,趕緊派手下在國都大梁城內搜索了莊子三天三夜,莊子知道了偏偏故意躲起來,結果惠子什麽也找不到。後來還是莊子自己出來跑去來見惠子。
這件事在《莊子》的《秋水篇》有記載:惠子相梁(梁國即魏國,以魏國的國都是大梁也得名),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秋水篇》裏莊子見了惠子說的話,翻譯成為白話文大概意思跟場景應該是這樣。莊子板著臉對惠子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鵷鶵,你知道它嗎?看你如此孤陋寡聞也是不懂。告訴你吧?鵷鶵鳥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這時,一隻貓頭鷹拾到一隻腐臭的老鼠,鵷雛鳥從它麵前飛過,貓頭鷹仰頭看著鵷雛鳥,發出‘嚇嚇嚇’的怒斥聲,豈知人家根本就是不屑一顧的。你的相國之位就是好比是那隻腐臭的老鼠,現在你也想因為你的魏國的相位來恐嚇我嗎?”然後惠子想起莊子連強大的楚國的相國都不屑於當,不禁羞愧難當,與莊子握手言和。
《莊子·天下篇》稱“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足見惠子著書、藏書之多。惠子是有中原有文獻記載以來最早的思想家之一。這也是後人的成語“學富五車”的典故出處。惠子的軼事都被莊子也記錄起來了。
別看惠子跟莊子兩個人經常言語上相互攻擊,但是對於惠施的學問,莊子雖有微言,卻也崇敬有加,在地球華夏的惠施死後,莊子慨歎道:“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地球的惠子後來是去世了,所幸這裏是不同的時空,這裏是凡人界大陸,修真已經開始流傳,蝴蝶效應之下,惠子也因緣際會成為了一名修真者。
兵家是春秋戰國以及大秦帝國對戰略與戰爭研究的派別,兵家的重要著作有《孫子兵法》、《吳子》、《孫臏兵法》、《司馬法》、《六韜》、《三略》、《尉繚子》、《握奇經》等。其中兵家學說的集大成者是孫武的《孫子兵法》。兵家主要代表有孫武、吳起、孫臏、尉繚等。集大成者是鬼穀子。
他們的著作留傳下來的有:《鬼穀子》、《孫子兵法》、《吳起》、《孫臏兵法》、《尉繚子》等。這些著作均是當時戰爭和治兵經驗的總結,其中提出了一係列戰略戰術原則,包含有豐富的軍事辯證法思想以及治兵作戰的哲理。隨著大秦帝國的南征北戰,兵家更受到非常大的重視。漸漸地還流傳到國外,大羅馬帝國皇帝韋小寶、馬其頓帝國的亞曆山大對大秦帝國的兵家也是非常推崇。
縱橫即合縱連橫。這些主張的提出者們朝秦暮楚,事無定主,反複無常,出謀劃策多以國家政治需要出發。合縱派的主要代表是蘇秦,連橫派的主要代表是張儀。縱橫家的兩大雄才都是鬼穀子的門生。《鬼穀子》既是兵家,也是縱橫家,鬼穀子是縱橫家的鼻祖。張儀利用縱橫術,使東方六國被其玩弄於指掌之間而不自知,可見縱橫術的高明之處。
除了縱橫家,法家也是先秦以及大秦帝國提倡以法製為核心思想的重要學派。大秦帝國以法治國,法家的思想源頭可上溯於夏朝商朝時期的理官,春秋、戰國亦稱之為刑名之學。經過管仲、士匄、子產、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樂毅、劇辛等人予以大力發展,遂成為一個學派。到了秦武王時期,法家已經非常興盛了。隨著大秦帝國的一統天下,大秦律法得到了不斷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