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妖嬈的美杜莎女王

字數:2620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重生之秦武大帝 !
    地球後世的大英帝國又叫日不落帝國。日不落帝國意指太陽無論何時都會照在其領土上的帝國,通常用來形容繁榮強盛、在全球七大洲均有殖民地並掌握當時霸權的帝國,最開始是大英帝國驕傲的自稱。在地球上一般說的日不落帝國也就是大英帝國。後世地球台灣的歌手鄭智化還有一首歌《大國民》,裏麵唱的“日不落帝國向中國投降”,指的就是大英帝國。
    在地球曆史上,大英帝國自十六世紀末期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英國就逐漸取代西班牙,成為了當時新興的海上霸權國家,開始不斷向外擴張海外殖民地。之後,大英帝國在英荷戰爭和七年戰爭中,相繼打敗了歐洲大陸當時最強的軍事強國,也是大帝英國最強勁的對手荷蘭和法國,確立了其海上霸權。
    十九世紀初期,英國在拿破侖戰爭中的勝利,又進一步鞏固了它在國際政治、軍事強權地位,工業革命進程更讓英國取得無可爭辯的經濟強權。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大英帝國開始步入了全盛時期。據統計當時地球人口的四分之一都是大英帝國的子民,其領土麵積約有三千三百多萬平方公裏,幾乎是世界陸地總麵積的四分之一。
    地球曆史上的大英帝國最強盛時期,領土範圍從大不列顛群島、愛爾蘭島蔓延到岡比亞、紐芬蘭、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馬來亞、香港、新加坡、緬甸、印度、烏幹達、肯尼亞、南非、尼日利亞、馬耳他以及無數島嶼。可以說地球上的二十四個時區均有大英帝國的領土。加上大英帝國管轄的海洋麵積,還有之前統治過了美利堅地區(北美十三州),大英帝國是當時地球上的超級霸主!
    英國霸權領導下的國際秩序被稱為“不列顛治下的和平”。那時候地球出版的大英帝國全球地圖,通常用紅色把帝國的領土標出,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這個龐大的帝國在全球的影響力。
    而在異界,這個時期,美杜莎女王統治下的大英帝國還遠遠沒有那麽強大的實力和魄力。如果不出意外,如果不是大秦帝國的崛起,以及匈奴人的西征,加上大羅帝國的潰敗。曆史的軌跡是這樣的:羅馬人占領高盧後,繼續入侵大不列顛島,羅馬人的統治會在英格蘭延續上三百多年,而羅馬人會在島上修建長城來防禦北方島嶼的蘇格蘭人。在羅馬人最後撤走之前,該島開始遭到來自北歐的盎格魯人、撒克遜人和朱特人的侵擾,經曆了一段日趨混亂的時期。或者因為蝴蝶效應吧,大英帝國提前誕生了,但是由於各方麵因素,這個大英帝國已經不可能是日不落帝國了。
    大不列顛島有著舉世無雙的迷人的自然風光。但這個時代的大英帝國不僅僅還不是“日不落帝國”,甚至還沒有“日不落”就已經看到了“日落”的一幕。大秦帝國的法蘭克王阿凡提,率領五十多萬的俄羅斯、高盧雜牌軍作為先鋒,後方還有五萬的大秦江南吳越一帶訓練有素的水師,主力則為匈奴鐵騎三十萬。一路浩浩蕩蕩在敦刻爾克起兵,開始了進攻大英帝國,征服美杜莎女王之路。
    敦刻爾克,這在地球後世是一個耀眼的名詞。敦刻爾克這個位於法國(即高盧)東北部、靠近比利時邊境的港口小城,在地球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了一次歐洲曆史上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同是也是英法聯軍曆史最大規模軍事撤退行動。
    那時候,英法聯軍防線在德國法西斯高科技機械化部隊閃電攻勢下迅速崩潰。之後,英軍高層果斷地在法國敦刻爾克進行了當時曆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這次敦刻爾克大撤退行動使英國最終得以把三十四萬英法聯軍從死亡陷阱中拯救出來,為盟軍日後的反攻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
    後來,美英法等同盟軍在法國諾曼底成功實施了大規模的登陸作戰,從此攻勢如虹銳不可當,橫掃德**隊。而納粹德國則江河日下,一路後退,直至最終慘敗。這次大反攻的主力軍,不少人正是當年敦刻爾克撤退出來保存的有生力量。
    可惜,地點是同一個地點,時間不同,人物也不同,軍隊也不同。這個在異界戰爭史上著名的敦刻爾克大秦帝國遠征軍出發了,影響了整個大英帝國國運的秦英大戰一觸即發。
    妖嬈!這個是一個誘人的名詞。而這詞用在美杜莎女王的身上頗為恰當。大秦帝國法蘭克王阿凡提引用前朝即周朝的《詩經·周南·桃夭》來形容美杜莎女王: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這首詩的大概意思是,桃花怒放千萬朵,色彩鮮豔紅似火。這位姑娘要出嫁,喜氣洋洋歸夫家。桃花怒放千萬朵,果實累累大又多。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貴子後嗣旺。桃花怒放千萬朵,綠葉茂盛永不落。這位姑娘要出嫁,齊心協手家和睦。通篇是帶有勢在必得迎娶美杜莎女王過門之意。
    為了吹捧美杜莎女王的美麗,大秦帝國法蘭克王阿凡提更是寫到:“大英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此刻已經東學西漸多年,大英帝國的高層也已經簡單通曉東方的文字以及風俗,認為阿凡提此舉非常膚淺,充滿調戲之意。貞烈、剛強的美杜莎女王怒不可遏,不比大羅馬帝國的逃跑主義,她也無處可逃,總不能跳海吧!於是憤怒的大英帝國高層集結了整個大不列顛島上的全部壯丁,不斷以言論及獎賞煽動他們的鬥誌。終於,異界凡人界大陸曆史上著名的英吉利大海戰、英格蘭陣地戰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