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雲破月來花弄影
字數:6316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靈界昊天塔 !
林皓和方柔在碧雲山舍中入住,到了晚上十一點,一起進入靈界。
當兩人來到桂花園中的時候,發現樹上的桂花竟然幻化為一隻隻蝴蝶,圍繞著他們翩躚起舞。
兩人覺得奇怪,仔細一看,那些蝴蝶竟然是女人的身子,蝴蝶的翅膀,好像傳說中的花仙子。
林皓原本要以靈力光罩護體,但感應到那些花仙子沒有惡意,因此隻是微微一笑,牽著方柔的手,在桂花園中徜徉。
半個小時之後,桂花園中忽然響起清脆悅耳的女聲,在唱一首優美的歌,歌詞竟然是宋代張先的那首《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林皓微微一怔,想起之前方柔對他說過的那個淒美故事,便開啟昊天眼,循聲望去。
隻見一個古裝女子正手持寶劍,站在兩棵古老桂花樹中間的空地,翩翩起舞。
“我們過去看看。”他拉著方柔的手,快步向那兩棵古老的桂花樹走去,腦海中回想那首詞的含義。
“手執酒杯細聽那《水調歌》聲聲,一覺醒來午間醉意雖消,愁卻未曾消減。
送走了春天,春天什麽時候才能再回來?
臨近傍晚照鏡,感傷逝去的年景,如煙往事在日後空自讓人沉吟。
天黑後,鴛鴦在池邊並眠,花枝在月光下舞弄自己的倩影。
一重重簾幕密密地遮住燈光,風還沒有停止,人聲已安靜,明天落花應該會鋪滿園中小徑……”
這首詞,上片寫作者的思想活動,是靜態;下片寫詞人即景生情,是動態。靜態得平淡之趣,而動態有空靈之美。
作者未參加府會,便在暮色將臨時,到小園中散步,借以排遣從午前一直滯留在心頭的愁悶。
天很快就暗下來了,水禽已並眠在池邊沙岸上,夜幕逐漸籠罩著大地。
這個晚上原應有月的,作者的初衷未嚐不想趁月色以賞夜景,才步入園中,不料雲滿夜空,並無月色,既然天已昏黑,那就回去吧。
恰在這時,意外的景色變化在眼前出現了。
風起了,霎那間吹開雲層,月光透露出來,而花被風所吹動,也竟自己在月光臨照下婆娑弄影,這就給作者孤寂的情懷注入了暫時的欣慰。
此句之所以傳誦千古,不僅在於修辭煉句的功夫,主要還在於詞人把經過整天的憂傷苦悶之後,在一天將盡,品嚐到即將流逝的盎然春意,這一曲折複雜的心情,通過生動嫵媚的形象,給曲曲傳繪出來。
讀者也可以從中分享到一點欣悅和無限的美感。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就遣詞造句評論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雲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這已是權威性的評語,但那個女子為什麽要吟唱這首詞呢?有沒有什麽特殊的含義?
半個小時之後,林皓和方柔竟然還是沒找到那兩棵古老的桂花樹,那個女子依然在翩躚起舞,反複吟唱著那首古詞。
那種咫尺天涯的感覺,很讓人抓瞎。
“我們一起施展瞬移術,看看能不能飛過去。”林皓對方柔道。
“好。”方柔點點頭。
“1、2、3,瞬移!”兩人緊握對方的手,同時發動瞬移術,咻的一聲,出現在上百米外,但四處一看,仿佛還是在原來的位置。
其實他們都瞬移過來了,但那兩棵桂花樹和那個女子,好像也瞬移了,反正就是跟他們一直保持同樣的距離。
“再這麽下去,就算耗到淩晨五點,也追不上她呀!”林皓苦笑。
方柔凝神望著那個女子,沉吟片刻,緩緩道:“她的那套劍法,很有意思。”
“對呀!你學了劍術,已經升到中級,難怪你能看出門道。”林皓拍掌大笑,取出五雷神火棍,靜立在旁,為方柔護法。
方柔觀看一陣,搖頭道:“還是欠缺點什麽,就是想不明白……”
“這樣啊……”林皓沉吟著,回想自己背誦過的那些古詩,有沒有跟愛情、相思、守候有關的呢?
對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首是北宋秦觀所作的《鵲橋仙·纖雲弄巧》,是一首詠七夕的節序詞,具有跨時代、跨國度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品位,熔寫景、抒情與議論於一爐。
借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超人間的方式,來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古已有之,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隱的《辛未七夕》等。
宋代的歐陽修、張先、柳永、蘇軾等人,也曾吟詠這一題材,雖然遣辭造句各異,卻都因襲了“歡娛苦短”的傳統主題,格調哀婉、淒楚。
相形之下,秦觀的這首詞,堪稱獨出機杼,立意高遠。
起句展示七夕獨有的抒情氛圍,“巧”與“恨”,則將七夕人間“乞巧”的主題及“牛郎、織女”故事的悲劇性特征點明,練達而淒美。
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堅貞誠摯的愛情。
結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既指牛郎、織女的愛情模式的特點,又表述了作者的愛情觀,是高度凝練的名言佳句。
這首詞敘寫牽牛、織女二星相愛的神話故事,賦予這對仙侶濃鬱的人情味,謳歌了真摯、細膩、純潔、堅貞的愛情。
詞中明寫天上雙星,暗寫人間情侶;其抒情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讓人讀來蕩氣回腸,感人肺腑。
果然,當林皓大聲朗誦這首經典古詞的時候,那個正在舞劍的女子立即受到觸動,凝神傾聽。
當林皓朗誦完之後,那個女子竟然吟唱起來,劍舞開始變得輕快起來。
方柔一直定睛觀看那個女子的劍舞,臉上也現出欣喜之色。
林皓覺得無聊,又大聲朗誦那首古詞的譯文:
“輕盈的彩雲在天空中幻化成各種巧妙的花樣,天上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愁怨,遙遠無垠的天河今夜我悄悄渡過。
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繾綣的柔情像流水般綿綿不斷,重逢的約會如夢影般縹緲虛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
若是兩情相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隨著林皓的聲音越來越響,那個女子的劍舞也越發輕快。
方柔歡喜的叫道:“就成功了!就成功了!還差一點點!”
“還要啊!我記得的古詩詞不是很多啊……”林皓苦笑,用意念將手機投影取出,上網搜索。
對了,杜甫的那首《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應該有用!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餘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梨園弟子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蕭瑟。玳筵急管曲複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當林皓大聲朗誦這首經典古詩時,那個女子的劍舞果然隨之變化。
羿射九日,是手持紅旗、火炬或劍器,作旋轉或滾翻式舞蹈動作,仿佛一個接一個的火球從高而下,滿堂旋轉。
驂龍翔舞,是翩翩輕舉,騰空飛翔。
雷霆收怒,是形容舞蹈將近尾聲,聲勢收斂。
江海凝光,則寫舞蹈完全停止,舞場內外肅靜空闊,好像江海風平浪靜,水光清澈的情景。
林皓怕方柔不明白,望著手機,繼續大聲朗誦這首古詩的譯文:
“從前有個漂亮女人,名叫公孫大娘,每當她跳起劍舞來,就要轟動四方。觀看人群多如山,心驚魄動臉變色,天地也被她的舞姿感染,起伏震蕩。
劍光璀燦奪目,有如後羿射落九日;舞姿矯健敏捷,恰似天神駕龍飛翔。起舞時劍勢如雷霆萬鈞,令人屏息;收舞時平靜,仿佛江海凝聚的波光。
鮮紅的嘴唇,綽約的舞姿,都已逝去,到了晚年,有弟子把藝術繼承發揚。
臨潁美人李十二娘,在白帝城表演,她和著此曲起舞,精妙無比,神采飛揚。
她和我談論好久,關於劍舞的來由,我憶昔撫今,更增添無限惋惜哀傷。
當年玄宗皇上的侍女,約有八千人,劍器舞姿數第一的,隻有公孫大娘。五十年的光陰,真好比翻一下手掌,連年戰亂烽煙彌漫,朝政昏暗無常。
那些梨園子弟,一個個地煙消雲散,隻留李氏的舞姿,掩映冬日的寒光。金粟山玄宗墓前的樹木,已經合抱,瞿塘峽白帝城一帶,秋草蕭瑟荒涼。
玳弦琴瑟急促的樂曲,又一曲終了,明月初出樂極生悲,我心中惶惶。我這老夫,真不知哪是要去的地方,荒山裏邁步艱難,越走就越覺淒傷……”
當林皓說到那個“傷”字時,方柔立即拍掌大笑:“成了!終於成了!”
林皓大喜:“你的初級劍術,升到高級了?”
“不是,那個要靠技能點來提升。”方柔搖搖頭,歡喜無限,“我學會了一套很強大的劍法,叫‘雲影劍法’,可以驅使天地間的五行元素為己用。”
“真的?大喜啊!”林皓拍掌大笑。
此時,那個女子終於舞罷,遠遠地凝望著方柔,微微一笑。
方柔鞠躬,感激道:“謝謝!”
當她抬起頭時,那個女子已隱入右邊那棵桂花樹,估計是在繼續等候她心愛的男人回家吧,盡管這可能遙遙無期,但有希望總比沒希望好。
此時已快到淩晨五點,林皓和方柔一起退出靈界,返回碧雲山舍中。
學到這套雲影劍法後,方柔想快點去下一個副本,試一下它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