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奇怪的社會現象

字數:3907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華娛之歲月不居 !
    《射雕英雄傳》的拍攝在方興回來之後,又一次有了新的突破。
    方興提出了戰爭場麵特寫鏡頭拍攝的概念。
    方興用一些特殊的道具,特殊的場景,專門進行戰爭打鬥場麵的亮點鏡頭特寫,以個體化鏡頭帶給人們的震撼感,給觀眾留白,發揮觀眾的想象空間,來達到戰爭慘烈表達的效果。
    比如方興會拍攝一些兩位騎士拿著武器碰撞的特寫鏡頭,血袋和殘肢道具不要錢似得使用著。
    再不如加入了漫天箭頭飛來的鏡頭,讓王藝和攝像頭躲在大塊鋼化玻璃之後,感受了一下那種死亡襲來的震撼。
    對此王藝在拍攝的時候也不是很明白,但是看完了方興的剪輯版母帶的時候,王藝被這種鏡頭的穿插藝術徹底征服了。
    王藝一個人坐在椅子上,開始回想這跟隨方興學習導演技巧的這段時間裏所看到的一切。
    為什麽人物出場,總是要伴隨著他武器的特寫?每個人物都伴隨著他特殊的小動作和癖好?
    這些看似毫無用處的鏡頭,不但填充了整個電視劇的內容,它們在整個電視劇人物性格塑造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簡直都可以稱為點睛之筆。
    想到這裏的時候,王藝覺得自己豁然開朗。
    王藝的思維和導演技巧如空打開了一道沉重枷鎖,邁向了另外一個高度。
    --
    王藝的成長,讓方興覺得自己擁有了一種無比歡欣的成就感。
    這不是一種單純的為人師的成就感,那是一種夾雜著對地球文化的懷念,與提高蔚藍星文化思想,兩者統一升華的成就感。
    這種感覺根本無法用語言來描述,但是這種感覺上癮。
    在譚維徹底把方興寫的《開門見山》、《別來糾纏我》唱出了那種幹脆冷冽的感覺的時候,方興的多巴胺又一次的被激發出來。
    《刀劍如夢》和《敕勒歌》被譚維真正掌握的時候,這種歡欣的成就感幾乎達到了頂點,讓方興徹底迷醉上了這種感覺。
    --
    方興接下來沒有再給譚維寫其他歌曲了。
    一張專輯裏,方興寫的歌曲已經占據了一半以上了,他可不想把西北娛樂的詞曲作者們逼得都去跳樓。
    何況在方興看來,有幾首歌曲都是不錯的,隻是自己開了掛而已。
    --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劇組最後的拍攝地點選在了已經掛起了白毛風的陰山背後,很多大場麵的拍攝,不是幾個吹風機,幾噸泡沫塑料能夠替代的。
    劇組的人們在這裏吃夠了天地的苦,也吃好了熱心牧民們的牛羊肉。
    好多人,比如林淑韻、盧麗麗、朱紫霞這些女子們,都是第一次知道用簡單的鐵鍋、鹽巴、鬆木段就能熬製出折服他們味蕾的羊肉湯。
    男同誌們則是更喜歡這裏的手把肉,鮮美而且讓人滿足。
    譚維唱的《敕勒歌》已經在這片草原上火了,從這片並不是最為美麗的草場上,向著四麵八方傳播著,如同草原風中的精靈,不受任何束縛。
    --
    在方興從當地他們劇組租用的草場主巴圖那裏知道,他們都非常喜歡方興的音樂。
    但是他們這裏沒有網絡,電視機和vcd這些嬌貴的電器,也是他們草場遷移中不敢使用的奢侈品時,方興果斷的打電話給公司,給巴圖和這片草場上所有的農戶捐獻了1100多個p3裏都下載好了方興的所有歌曲。
    巴圖的兒子孟克拿到了mp3的時候,感謝的說到:“方興哥哥謝謝你,有了這個東西,我再也怕放牧時無聊了。”
    方興隻是傻憨憨的笑著。
    林淑韻也笑著揉了揉這個孩子的肩膀,說到:“記得有空到鎮裏網吧,下載自己喜歡的歌曲,學會了經常要在草原上歌唱啊,唱給所有熱愛音樂的人們聽,唱給牛羊和草地聽,唱給天空的雄鷹聽。”
    “嗯,我會的。”孟克認真的說到。
    --
    在劇組結束了最後的拍攝後,一群人坐在大巴車裏,每個人都摸著脖子上絲滑潔白的哈達,想著這片草場上的可愛的人們。
    --
    很多的科幻作品中,都提到了一個概念:“時間收束”。
    方興在回到了京城的時候,也發現了這種現象的出現。
    第一、華國的京城申奧了。
    第二、音樂平台開始出現了刷流量的現象。
    第三、最近的新聞媒體炒作成風,各種捕風捉影,違背新聞規律和職業道德的版麵,隻要背著誇張和吸引眼球的標題,就能成為絕對的熱門。
    這些事情,不由的讓方興想起了地球上當年遍地頒獎活動,到處是排行榜,就連電影電視劇的頒獎典禮也可以後台操作選票數量的一幕。
    也讓方興想起了當年,“張王戀”“成章舊事”“劇組撞車”那些近乎於荒唐的媒體炒作,這讓方興坐在會議室裏冷汗直流。
    --
    這些隻是陸巡洋給方興匯報的最近情況。
    梁思浩把最近榕樹平台的事情給方興匯報之後,方興發了脾氣,把陸巡洋和梁思浩趕了出去,開始低頭思考了起來。
    “最近有一本小說很奇怪,小說文筆非常差,故事結構都是主角裝逼打臉的橋段,內容也單調。但是這本小說卻成為了榕樹的爆款,已經達到了500多萬的追更數量。我覺得這種被稱為‘爽文’的新寫作方式,是不是繼續加大一下投資?”這是梁思浩的原話。
    方興親自開啟了網絡音樂平台排行榜的概念,也是方興打造了榕樹文學平台的興盛。
    方興想過,傳統音樂專輯的市場將會退出曆史舞台,網絡文學思潮也將要席卷華國。
    但是他真的不願意看到被資本主宰的樂壇和被無腦文充斥的“爽”文學。
    方興清楚的記著地球上音樂流量年代裏,創作歌手們隻能拿到歌曲收益1-3%的那種絕望,和中小學生們上課偷偷看小說成為低頭黨的悲哀。
    方興自己也追過榜,為那些成熟後聽著冒傻氣的歌曲點過讚;方興也曾是低頭黨的一員,書桌裏的爽的不行的小說比課本好看多了。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是這樣麽?
    即使是合理的,有些存在真的是合適的麽?或者說是有益的麽?
    方興為了這些,用一個已經累計快四十歲的靈魂,判定這自己心裏的那一座天平的傾斜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