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賈珍夢回寧府

字數:4169   加入書籤

A+A-




    紅樓開局定親秦可卿!
    賈璉三人見賈珍如此做為,不由有些奇怪,他以前可是一點虧都不願吃的,要知道,賈珍是誰?
    堂堂威烈將軍,賈府之長,代表著賈府的臉麵,就是在四王麵前,都有些薄麵可言,今日卻全然改變。
    良久後,賈珍麵色平淡,言道“倒不是什麽大事,隻要爵位在,什麽都不算大事,何況族長之位在蓉兒身上”。
    賈珍覺得族長是他還是賈蓉並沒有區別,但是賈璉在場,他有些顧慮,才沒有言明。
    也是,賈珍活了大把年紀,怎會做不到接受現實,之前不過安逸久了,沒有遇過這般事情罷了。
    三人言語之間,便來到了寧府正門前。
    賈珍等人走下馬車,隻見門口兩旁的石獅子掛彩,正門敞開,門前的十餘個小廝連忙上前恭候。
    賈珍微微點頭,轉身看向身旁的賈璉等人,麵露笑意,迎著他們入了府。
    尤氏、佩鳳、偕鸞從後麵匆匆趕來,從偏門進了府,穿過垂花門到內院。
    寧府,一處雕梁畫棟的涼亭中。
    亭中置了方桌,賈珍坐於東麵,賈璉、賈蓉、賈薔分別坐開。
    很快,四位身材適中的丫鬟盈步走來,將涼菜、糕點依次端到桌上,並在後麵候著。
    飯桌之中,氣氛十分熱鬧,賈珍言語最多,十分活躍,好似入監的事從未發生。
    其實,在這三十日裏,賈珍日日懷念舊事,吃喝玩樂、勾欄聽曲這些在牢中可做不了。
    思念至極,恨不得不吃這飯,到春樓重溫舊友。
    丫鬟們將涼菜撤下,另端上熱菜。
    菜品共計九十九道,山珍海味在這兒毫不稀奇,但因方桌實在放不開,隻端上了十幾道菜。
    賈珍笑道“璉兄弟,不必拘謹,照如以前便可”。
    賈璉忙回道“與珍大哥多日不見,一時不知從何頭說起,先容我想想”。
    賈珍頓了頓,道“那便說說近日府上的大事吧”
    賈璉微微點頭,道“先說那日元宵詩宴,我們賈府可謂是大漲臉麵”。
    說到此處,賈璉突然一怔,道“不妥、不妥”。
    賈珍心頭一愣,疑惑道“怎麽不妥?”
    賈璉回憶起那日王仁之顯山露水、名揚詩宴,心頭有些無奈,卻不能直言說來,隻得苦笑道“往年的上品詩詞隻有兩三篇,今年足有八篇之多,小弟作了一首詞,碰巧擠進了上品”。
    賈珍笑了笑,打趣道“怕不是你作的吧,托的哪家詩坊?”
    賈璉道“這我倒不清楚,這詞是蓉哥兒尋的”。
    說罷,賈璉、賈珍二人的目光都落在賈蓉身上。
    見狀,賈蓉連忙起身,作揖道“爹,璉二叔,這首詞是蓉兒在春秋詩坊中買過來的,費了很大的勁,請了個善作詩詞舉人寫的”。
    賈珍驚訝道“春秋詩坊?那家出版三國演義的詩坊?”
    又低聲道“真巧,真巧”。
    父子二人挑的地都是一樣的,有這般巧事,賈珍怎能不心奇、驚訝。
    半個時辰後,眾人酒足飯飽,賈璉開口同賈珍告了辭。
    賈珍沒有挽留,隻吩咐了賈蓉、賈薔遠送賈璉,自己獨自乘車去了城北的青樓。
    在整個宴席中,賈蓉、賈薔像透明人一般,隻低頭夾菜,且很少言語,隻有賈珍、賈璉問起時二人才會說上兩句。
    二人是晚輩,遵循的是封建社會的禮儀。
    賈珍經過這次的教訓,心中喑暗謹慎一些了,“以後陰人還得暗著來”。
    ……
    時間匆匆,五日過去。
    卯時,天色灰暗,太陽還未升起。
    金陵城,王氏街巷,一座二進宅院內,有零零碎碎幾個小廝看守。
    正房內,一位劍眉星眸、風度翩翩的白麵書生坐在榻邊。
    看向妝台前兩個碧水漓漓的丫鬟,道“待會你們與我一起吃飯,這處不比京城,沒那麽多規矩”。
    墨兒轉過身子,看向王仁之,眠嘴道“公子,這萬萬不行,不能壞了規矩”。
    王仁之麵色清軒,道“不聽我的話,也是壞了規矩,墨兒,你可是帶頭啊”。
    墨兒思索片刻,婉轉道“等您吃完,我們再到桌上吃還不成嘛”。
    這時,畫兒抹著淡妝,柔聲道“公子,您在縣衙安心考試,我們在家上香祈禱”。
    “公子何時考完?”
    今日是縣試開考之日,王仁之特意穿了身白色儒袍,微動袖口,看向畫兒抹紅的俏臉,道“黃昏之時,無需來的太早”。
    ……
    兩刻後,在房中盥洗完,吃過朝飯,來到破舊的院門前。
    一個馬車停留在正門前,年輕的灰衫小廝充當車夫,待王仁之他們慢慢坐入,手中馬鞭重重揮出,向馬騾用力抽去。
    這種馬騾耐力強,行走輕快,騎乘舒適,價格比一般的馬都要貴一些。
    馬車緩緩駛去縣衙。矯中,墨兒倚靠著王仁之,叨嘮道“身體有舒服的地方嗎?我緊張的時候腦袋就不太清醒,公子感覺怎樣?”
    王仁之搖了搖頭,道“前日見了知縣錢伯伯,給了我特殊照顧,這情誼要盡快還啊”。
    “好事,這是好事”。
    墨兒輕笑道。
    言罷,側著身子,檢查了一番考籃中的物品。
    縣試的考試地點一般都在縣衙,由當地知縣擔任主考官。各府府試則由當地知府主考官,地點亦是府衙。
    院試由各省的學政擔任主考官,通常在各府的官學舉行。
    王仁之與金陵縣知縣沾親帶故,不出意外,便是金陵縣案首,無需參加府、院二試了。
    到今年八月院試結束,學政自會點其為秀才。
    在周廷,縣、府二試考過,便可稱為童生,再考過院試,則可稱生員,俗稱秀才。
    秀才屬於士大夫階級,在本縣擁有一定地位,無需服差役、徭役,見到當地知縣不用下跪,有月俸、米糧可領,雖不多,但可保全家不挨餓。
    一個秀才功名,便可改變百年來固化的地位,足以見得古代一個讀書人的地位之高了。
    正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為何古代的統治階級如此優待他們,隻因治理國家需要讀書人,傳承文字需要讀書人……
    一個人的思想、行為受經曆束縛,但是有一種捷徑,可以掙脫束縛,那便是讀書。
    無數前人將自己實踐的治國之法寫在書中,這些讀書人吸取其精華,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統治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