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秦家

字數:3998   加入書籤

A+A-




    紅樓開局定親秦可卿!
    次日清晨,秦家後院。
    芳草池塘,綠陰庭院,一位十五六歲的女子與兩個美貌丫鬟佇立其中。
    秦可卿襲一身藍裙,袖口飄動,一雙漓目,注看池塘漂浮的荷葉、金魚。
    遠處的曲?中,秦業身穿交領襴衫,白發蒼蒼,麵色紅潤,緩緩走向池塘。
    見到來人,秦可卿向前行了幾步,微微蹲身,喊道“爹爹”。
    身後的瑞珠、寶珠齊道“老爺”。
    秦業麵色慈祥,微微點頭,開口道“可兒不日便要成婚,爹爹要囑咐你一番,莫要嫌爹爹嘮叨”。
    秦可卿輕聲道“爹爹請說,可兒聽著”。
    秦業正色道“可兒,進了夫家後,你要牢記三點,第一勤儉持家,第二相夫教子,第三涵養修身。
    做到這三點,他們便會真心重視你這個少奶奶,若未做到,他們便隻會表麵尊敬,背地不知如何”。
    秦業又不由囑咐道“咱們雖比不上那些大家閨秀,但是該有的言談舉止不能少,該有的處事氣度不能少”。
    秦可卿道“爹爹,我前些日看了顏氏家訓和朱子家訓,學了許多呢,像這些道理,都在書本的”。
    秦業點了點頭,朗聲道“那便好,那便好,爹爹不操心了”。
    碧水池塘,水波蕩漾,錦鯉在水中遊戲。
    為了留戀這短短幾日,秦業特意告了假,平時還未有這般多的空閑時間。
    池塘邊,秦業眉目緊皺,麵露愁容,一手撚捏白須,歎了一聲,道“出嫁的女郎便是潑出去的水,一去不複返啊”。
    秦可卿連忙勸道“爹爹,您別憂心了,女兒隻要有機會便回來看您,何況女兒還未出嫁呢”。
    秦業雙目看著清澈的池塘,突然記起一事,不由笑道“可兒,還記得兒時在小池塘的事嗎?
    那時你偏愛下水撈魚,時常感寒,因此,我常常訓斥你,現在回想,忽忽已有十餘載,一眨眼,小女兒便出閣了”。
    聽著秦業的講述,秦可卿美眸一愣,目及一條躍起的小金魚,傾聽其清脆的落水聲,回緒起兒時之事。
    片刻,秦可卿輕輕撫螓,盯著秦業的鬢角,緩緩道“那時,爹爹的黑發還未白”。
    忽在這時,一陣歡聲笑語傳來,轉身一看,原來是秦鍾在遊廊攜著一個小丫鬟捉藏。
    秦業見後十分惱火,嗬斥道“鯨卿,莫再亂鬧,你阿姊將要嫁人,不珍惜也罷!休的你再沒心沒肺!”
    秦業晚年得子,自然對獨子秦鍾十分溺愛,今日卻破天荒的發了火。
    聽到遠處傳來的嗬斥聲,秦鍾瞬間定住了身,轉頭看向那位麵色嚴肅的老者。
    秦鍾一時愣住,心中萬驚,“爹爹,爹爹這是怎麽了?”
    這時,秦可卿拉勸著秦業的手臂,柔聲道“爹爹,鯨卿還小,不要怪他”。
    秦業歎了一聲,微微點頭,但心中依舊留存怒火,不由衝道“逆子,還不過來!”
    秦業哪裏見過父親這般,一時嚇得邁不出腳,口中斷斷續續道“爹,爹爹,孩兒的腿不聽使喚”。
    見他這般模樣,秦可卿連忙盈步走去,寶珠、瑞珠時刻跟著。
    一個時辰後,秦業在秦夫人、秦可卿的勸解下消了火。
    ……
    午時,一條碧水漓漓的小溪邊。
    “啵”“啵啵”,這是錦鯉連續落水的聲音。
    秦業難得告一次假,今日亦無雜事,索性在自家院子中陪同女兒了。
    秦業、秦可卿二人圍繞在樹木、小溪閑庭信步,不時講述結親那日需行之事。
    午時一刻,一座三進宅院。
    偏廳,一張紫檀木方桌上,王仁之、王熙鳳、柳氏、韓氏聚一起吃飯。
    平兒、清蓮等幾個丫鬟在一旁侍候。
    飯桌上,柳氏和王熙鳳聊著家常,王仁之不時問笑,場麵雖不算熱鬧,但也十分溫馨了。
    吃過飯,已是未時,柳氏挽著王熙鳳,漫步在庭院走著,王仁之在後麵不緊不慢的跟著。
    申時,東林書院——
    紫霞軒,王仁之、韓正新席地而坐。
    王仁之手持一顆黑棋,舉棋若定,將棋子落在偏鋒。
    慎重思索,良久後,緩緩歎道“我大周鼎盛時有一萬萬五千人,現在亦有八千萬人之多,然這八千萬人卻敵不過小小的邊垂女真”。
    不由自嘲一笑,低聲道“我們現在的處況,與宋徽時何其相似”。
    王仁之凝神盯著棋盤,穩穩落了一子,道“致使百姓流離失所之因,不外乎建州女真,官僚的極度腐敗和土地的極度兼並才是根本原因。
    當今聖上雖具雄心,意圖改革,但這種明晃晃的腐敗力量,非全部消除,則無濟於事,最多延緩十幾年罷了,不過,那也算是改朝換代了”。
    韓正新不由點了點頭,心不在焉的落下一子,良久後,有些拘謹道“子斐,聽你對改革所言,我是讚同的,隻是若當真如你所言,那時該如何做?”
    韓正新的試探,王仁之聽了出來,逐直言道“自然是起兵動眾,匡扶周室,決不可再令靖康之恥重演”。
    大義之號不能棄,這用處可大可小,但往往用處都是很大,單說影響力、正統也足夠了。
    韓正新點點頭,正色道“自當如此,我二人深讀兵書,日後不管如何,起碼不會無章無序”。
    腦中忽記起一事,韓正新逐道“對了,今年的農民起義亦是不斷,但都是些小股,實力比之手無寸鐵的百姓強一些。
    為兄實想不到,那些個大字不識的莽夫聚在一起,能搞出什麽名堂,怕是掀不起風浪,子斐為何認為他們會掀起一灘水花,可否一語點破”。
    王仁之微微一笑,道“暫且不說這個,孟舟兄,我且先問你,你認為農民的亂匪,可否敵過官兵”。
    韓正新有些疑惑,為何這種問題,回道“自然是敵的過的,而且以官兵的作戰經曆、兵器甲胄,與這般毫無訓練、又無兵器的亂匪作戰,定不會費太多力氣”。
    王仁之搖了搖頭,又問道“你深入了解過官兵的戰力嗎?為何如此肯定”。
    “官兵的兵器甲胄配備有多少,實發軍響又有多少?每日是否操練?江南的衛所有幾成吃空餉之軍戶?”
    “據某所知,便是陪都金陵衛,吃空響之軍戶便有半數。原本每月軍餉二兩銀,一石糧,但在上下軍官層層克扣下,僅剩不到三成,勉強養活一口”。
    “兵器沾了祖上的光,無恙,但是你所說的甲胄,在軍戶身上竟一個未見,最後一打聽,原來是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