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鬥法
字數:3949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修真世界裏的天師 !
當別鶴留苑的眾儒門弟子聽說將於近日啟程前往北方之後可謂是喜憂參半。
儒家的中正之說雖然講的是正統,但還有一小部分講的卻是中庸,而在儒家內部秉承中庸之道的也不在少數。
對於自小受聖賢書香熏陶,立誌放舟山水間、影深不歸處的學子而言,能夠像昨天這般寄情於詩畫之中無疑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生活。
而一旦返回北方,不說此行會引發怎樣的後續,就說動遷會打破平靜的生活,也絕非他們所樂於見到的。
而如今諸葛玄離已經下定決心,各位書令也同樣在厲兵秣馬,卻在一天早課清點人數後發現,別苑裏的學子竟然少了一成有餘。
當張弼從陶然口中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他對此卻隻是淡淡的一笑,就再次將目光聚焦於棋盤之上,讓陶然也隻能放下心中雜念。
結晶之後的張弼並沒有再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實力,對現在的他而言,隻要有足夠的實力可以動用符籙之術便足夠了,至於究竟是結晶初期還是後期並不重要。
畢竟,再怎麽費勁也凝練不出金丹。
“道友棋藝精湛,我自歎弗如。”一局棋畢,陶然果不其然又輸了,隨著他起身拱手一禮,隨即心生一念,當即笑道,“道友實力已達結晶,不如讓我們切磋一番?”
切磋?
聽得他如此建議,張弼卻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倒不是他不喜好勇鬥狠,畢竟棋盤上的輸贏他都爭得,與人切磋較量自然也不在話下。
隻是正一道向來就沒有切磋比試這一說,比如說茅山宗,平日裏哪裏來的和善之妖鬼能夠和人見招拆招,一旦動手必會分生死。
陶然眼見張弼遲疑,心中倒是並未多想,正要出言圓場,卻不料張弼展顏一笑,隨即說道,“切磋倒是不必,不過書令與我倒是可以一物為賭,在控靈之術上分一個高下。”
陶然聞言頓時大喜過望,其實他今天之所以提出比試,除了想要印證彼此實力外,也存了一份想要試探張弼能為的用意。
至於這份心思的背後是否有諸葛玄離的授意,那就不得而知了。
畢竟張弼在別鶴留苑眾人的心中一直都很神秘,不僅僅是因為他的修煉速度神鬼莫測,同樣也源自於他手中那誰人也沒有見過的符籙。
聽說張弼要和陶然比試控靈之術,頓時引來了很多人的圍觀。
樂書令鍾斐、禦書令夏侯牧、禮書令汪清璿、射書令賈秀以及書書令文翰一個不落全都來了。
至於諸葛玄離自然沒來,畢竟他來的話,憑借他對張弼的重視程度,多半是要親自下場的,而到時候無論輸贏,引發門下弟子的意氣之爭倒是不美了。
“既然二位想要比試控靈之術,那就不妨以此物為引,分一個高下吧。”禮書令汪清璿從袖袍中拿出一物,乃是一柄玉如意,眾人見狀又是一陣嘩然。
此玉如意乃是汪清璿隨身攜帶之物,於儒門是禮,但對於汪清璿自己而言則是一柄難得的靈器。
張弼見到那玉如意時也不由得心中一動,自從他轉世成為張弼之後,還從未見過實力高超的修真者所攜帶的靈器。
而陶然見狀,卻是顯得有些猶豫不決,畢竟他很清楚此物對汪清璿而言的珍貴程度,“這……此物若是有損,怕是有愧於禮書令!”
“無妨,此物隨我多年,若是今朝有損,也是天意!”汪清璿說話之時,眼神卻是放在張弼身上,此番她敢於拿出此物做賭,顯然是相比起陶然的能為而言,對張弼的信心更大。
聽得汪清璿如此說,陶然也沒有再多說什麽,隨著他轉身看向張弼,拱手一禮後笑道,“既是如此,那我便獻醜了。”
隨著陶然話音一落,瞬間他的身上一抹淡淡的文王虛影乍現,隨即身體被一片書卷金榜環繞,抬手之際,宛如聖賢執筆一般。
張弼見狀倒是微微點頭,儒門秘術他見得多了,但是真仙之中的儒門高手大多走的是另一條路,那便是不世王權。
無論是統帥百萬兵的將軍,還是雄居朝野的宰輔,亦或是天子帝師,雖然他們也讀聖賢書,但聖賢書在他們的手中那就不叫聖賢書了,而是叫天章聖言。
但還有一部分儒生,他們沒有走上不世王權的道路,也不打算統兵、輔政,而是做學問到了極致,最終開宗立派。
陶然就是後者。
此時的陶然正在借由數算之學對那玉如意進行雕琢,當然並非真的雕琢,而是想要將這件禮器變成祭器。
至於張弼則是在一旁看著,就好像他並不是比試者,而是旁觀者一般。
當真正的旁觀者看到張弼這副模樣時,不由得暗自吃驚,即便是對張弼的能為非常有信心的汪清璿等人也不禁心存疑慮,難道說他並不清楚陶然此舉的用意?
那當然是不可能的,張弼不但知道,而且知道的很清楚。
玉在儒門中的地位很高,不同品種的玉經由不同的雕琢方式最終得到的玉器的價值和用途也不同。
而此時陶然既然要將這枚玉如意雕琢成祭器,那自然就是玉圭了。
隻不過玉圭的分類也很多,而放在眼前,陶然想要贏下這場比試,結合他之前化出的聖人影像,那麽玉圭的品種隻可能是鎮圭,取其安定四方之意。
一旦鎮圭雕琢完成,即便是張弼也不可能動其分毫,更不要說施展控靈之術強行改變其內部的靈氣流向了。
那麽,此時的張弼要做什麽呢?
是的,張弼什麽也不用做,甚至都無需釋放出一縷雲炁去探查陶然還需要多久的時間才能完成這道雕琢的工序,畢竟從這場比試開始到結束,張弼已經勝券在握了。
一旁的陶然盡管也很疑惑張弼那一副袖手旁觀的舉動,但既然是比試,那他自然沒有罷手的理由。
此時,鎮圭的外形已然雕琢完成,隻待聖人執筆為其蓋上印璽,以全儒門正統之意,如此一來大功告成,配合上祭器本身就具有的辟邪中正之意,任何人也無法改變其結果了。
“成了!”此時的陶然一臉喜色,顯然已經是成竹在胸,而當他緩緩引導著那一柄玉如意平托於掌心之上,隨即轉頭正要開口說點什麽的時候,卻見張弼轉身朝著他拱手一禮,也用微微一笑的表情說道,“書令,承讓了!”
一時間,所有人盡皆愕然。
此時,禮書令汪清璿突然從遠方飄然來到比試現場,她先是從陶然的手中接過那一枚玉如意,隨即注入一些玄黃之氣探查一番,而結果卻是讓她大吃一驚。
“道友,你是何時將自身靈氣注入其中,連我也絲毫未曾察覺?”
汪清璿的一席話讓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而反觀陶然更是直接懵逼,畢竟之前他在雕琢那鎮圭之時,可是全神貫注不敢有絲毫掉以輕心,而那聖賢的虛影也伴隨著每一次落筆寫下金字箴言的同時化作那雕琢玉如意的刀工斧筆,可謂是無一絲的錯漏。
麵對眾人心中的疑問,張弼對此隻是淡淡的一笑,說道,“蒼天四壁,北方為璜、南方為璋、西方為琥、東方為圭,不巧的是,鎮東方者,青龍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