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寧海艦的改裝計劃

字數:4494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家祖左宗棠 !
    下午,兩艦再次拉開距離,開始遠距離炮擊訓練。
    盡管靖海級是全速射炮配置,但遠距離主炮射擊訓練也是不可或缺的。
    鹿半夏拿起指揮台牆壁上掛著的共用單筒望遠鏡,看了看威海艦,然後拿出6分儀,繼續對炮隊進行指揮訓練。
    在這個時代,遠距離的觀瞄依然是2百多年前,在遠洋航海中使用的6分儀。
    6分儀的外觀像個扇子,由1個單筒望遠鏡、1個半透明半反射的固定物鏡,即地平鏡、1個與目標關聯的活動反射鏡,即指標鏡組成。
    使用時,操作者需手持6分儀,轉動指標鏡,讓視場裏麵同時出現的天體(目標)和海平線重合,這時候根據指標鏡的轉角就可以讀出目標與本艦之間的相對位置,從而確定自己的方位。
    而在炮擊中,則可以通過簡化的彈道公式,計算出各炮位的射擊方位角和俯仰角,然後再根據觀瞄人員的經驗,對方位進行微調。
    說起來,1艘造價上百萬元的戰艦,擁有先進的電氣設備、電擊發裝置,鋼鐵的艦身,最先進的蒸汽機,嚴密的組織構架,繁雜的操作係統。但其上搭載的,為幾十門火炮提供指揮的,最專業的瞄準裝置,竟然是1個數百年前就在使用的6分儀,這著實讓人感慨。
    “要是戰事嚴峻,6分儀都不1定來得及用,千米左右的距離,用炮內膛瞄準都夠了。”徐祖善搖了搖頭,“不過,在我離開寧海艦的時候,艦上開始安裝1種測距儀,聽說要比這個方便許多。”
    徐祖善所說的其實是左念微設計、金陵機器局研發的1種合像式光學測距儀,被命名為極目甲型測距儀。
    這種測距儀其實並不複雜,隻需要簡單的數學知識就能解決,練習幾次之後,初中生就能進行運算。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3角形測量方法,即左物鏡到目標距離,右物鏡到目標距離,兩個物鏡之間距離,3個距離構成1個3角形,隨後進行數學運算。
    測距儀的安裝也需要對戰艦指揮塔進行小幅度的改造,在平台上安裝兩個光學取景窗,即物鏡,然後通過1係列棱鏡或者反射鏡,將兩個物鏡看到的物像重疊到1個目鏡中。
    目鏡分為上下目鏡,1般左側的是上半目鏡,右側是下半目鏡,使用時通過將上下兩半物像調整到重合,就可以從測距器上的刻度盤讀出所對應目標的確切測量距離。
    兩個物鏡之間的距離直接決定著測量精度,距離越長,測距儀的精度越高,極目甲型測距儀的長度為2.37米,可以保證5千米以內的測量精度準確。
    這種測距儀也是南洋海軍的絕密了,這東西在歐洲也才剛剛有了眉目,相比於南洋海軍的測距儀還要原始1些,整個甲午戰爭中,也隻有吉野艦裝配了測距儀。
    但測距儀隻是寧海艦上的1點小變動。
    作為南洋海軍最具戰鬥力的戰艦,寧海艦與平海艦將會迎來1次大改裝。
    隨著靖海、威海等1係列戰艦歸國,寧海艦也終於可以鬆1口氣了。
    而且,日本的浪速和高千穗兩艦在去年就加裝了火炮電動擊發裝置,寧海級的改裝也務必要提上進程了。
    寧海、平海的改裝工作是交給福州船政局來進行的,因為江南造船廠如今正在全力建造那艘岸防戰列艦,完全沒有精力再來負責寧海、平海的改裝。
    1892年10月,寧海、平海2艦駛離舟山,前往福州船政局,準備進行改裝任務。
    鄧世昌站在寧海艦的甲板上,遠遠望著駛來的1艘巡洋艦。
    這艘巡洋艦帶著濃厚的法式風格,正是南洋海軍的2等岸防艦,楚同號岸防鐵甲艦。
    這艘鐵甲艦是海軍在1889年向福州船政局訂購的岸防艦,如今即將結束海試。
    楚同艦是楚雄級的改進版,排水量3100噸,航速16節,是目前國產程度最高的巡洋艦,鍋爐、蒸汽機、裝甲均是國產,上麵搭載的254mm副炮則是進口。
    看見寧海艦駛來,楚同艦上的水兵也立即立正敬禮,目送寧海、平海入港。
    寧平之於南洋,就猶如定鎮之於北洋,是海軍的靈魂所在,南洋海軍的所有官兵都對這兩艘戰艦敬愛有加。
    進港之後,在導引船隻的帶領下,兩艘戰艦駛入青州船塢。福州船政局也派人邀請寧海艦軍官團1起參加戰艦改造協辦會。
    船政對於這次改造也十分重視,寧海艦的改造可不同於之前的定遠艦改造,定遠艦的改造隻是更換火炮,並沒有改變戰艦的結構,而寧海艦的改造就要對整個上層建築動刀了。
    為此,船政特別從廠區內劃了幾個小樓和倉庫作為這次改裝任務的指揮部,而負責寧海、平海兩艦改裝事宜的正是福州船政總監造魏瀚。
    “魏總司,許久不見呐。”鄧世昌1下船就見到了前來迎接的魏瀚。
    而魏瀚也與鄧世昌寒暄了幾句,便領著1眾人員前往改裝指揮部。
    這件指揮部原來是船政工程處的1棟辦公小樓,臨時被征用,旁邊還有幾個占地不小的倉庫,裏麵已經準備了1些基礎材料。
    “鄧總兵,這是我們對寧海艦的改裝方案,寧海艦的改裝並不涉及艦體,主要是針對上層建築的改變,其中比較關鍵的3點,第1是準備在寧海艦上安裝剛剛定型的極目甲型測距儀,較傳統6分儀簡便得多,可以進1步提高射擊精度,這點相信鄧總兵在之前實驗的時候已經見到過了。”
    “第2,就是為寧海艦加裝炮擊計算器,這點屬於機密,暫時還不能告知各位,屆時會有專人向各位講解。第3,是為兩門主炮加裝電動擊發裝置。”
    “除此之外,其他改裝主要是更換艦上的大功率探照燈,並安裝有線德律風(有線電話),調整艦橋布局......其他具體細節都在計劃書上。當然,這些改造內容對外都是保密的,如果沒有意見的話,諸位,請先簽署保密書吧。”魏瀚看了看鄧世昌和他身後的軍官們。
    “當然,我們明白。”鄧世昌點了點頭,從軍情司的人員手中接過保密書,在上麵簽了字。
    鄧世昌接過改造計劃書,仔細閱讀了1遍,整個計劃書還是比較複雜的,除了戰艦的改裝設計圖,還有許多專業的證明公式,以及需要寧海艦、平海艦配合的地方。
    在傳閱過計劃書之後,鄧世昌等人作為1線官兵,又提出了許多細節要求。
    對於防護方麵,鄧世昌提出將指揮台改為封閉式,觀察窗內部用柵欄阻隔。
    在射擊方麵,槍炮長萬且誦提出,拓展火控指揮室的功能,建立槍炮指揮室,安裝直通各戰位的傳聲筒和電話,便於指揮。
    如此種種,船政的工程師們與軍官團又進行了為期數天的探討,並開始測算重心。
    隨著重心位置計算完畢,戰艦的改裝也就進入了正軌。鑒於這次改裝較為重大,所以先由平海艦進行改裝,確定無誤之後再對寧海艦進行改裝。
    1893年2月,船政的工程師和工人開始上艦,對平海艦的上層建築進行拆卸。
    早期軍艦的上層建築較少,主要部分就是前後主炮,左右副炮、指揮塔、煙囪、桅杆、吊艇杆和小艇。
    隨著船廠工人如螞蟻半山1般將上層的指揮塔、煙囪和桅杆卸去,平海艦重量減輕,露出了水下的紅色塗裝,整個工作還要持續數個月,接下裏,工人們會在工程師的指揮下重新建造1個艦橋。
    7月初,平海艦的新艦橋完工,其中作為關鍵的炮擊計算器也被安裝在槍炮艦橋層內。
    所謂的炮擊計算器,其實就是1902年英國人發明的德梅裏克火控計算器,但南洋海軍使用的這種計算器在具體計算上要更進1步。
    這種計算器就像是1個鐵桌子,桌麵上安裝著由各種轉軸、單車鏈條和各種造型怪異的獨立裝置,中間有1個圓形黃銅製造的精細齒輪裝器物,圓盤上有3根可移動和旋轉的金屬杆。
    這件精密的儀器需要7人同時作業才能運轉起來,配合測距儀、標示器等器件所提供的數據,對射擊諸元進行計算。
    相比於人工,這東西單次的計算效率可能比不上1些優秀的槍炮官,但計算次數增加後,它就可以省去大量的人力,隻要敵艦的航向不變,它就可以根據彈著點不斷修正得到正確位置,不必像人工那樣頻繁的進行全程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