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華夏聯邦與華日同盟
字數:4850 加入書籤
1902年10月19日,1艘隸屬於輪船招商局的大型郵輪在兩艘巡洋艦的護送下駛入大沽。
港內的華洋商船船員紛紛側目,看向這艘郵輪,順著桅杆看上去,上麵同時懸掛著3巴紋旗和中華旗。
這個旗幟對於常跑東洋的船主們來說自然不算陌生,琉球王國國旗,旗麵黑色,3道紫色巴紋,下浮1條紫色橫線。
船舶剛剛靠岸,港口中1隊候命的6軍士兵就立即站好,軍樂隊開始奏樂,輪船上走下數十位身著明製王服、官服的人。
琉球王尚泰抵京!
這1消息在當天中午便隨著電報飛往全國各地。
首任內閣總理劉坤1親自前往迎接。
庚子革命發生之後,除了幾大主要城市,其他地方的官僚基本是成批成批的投降,那些地方督撫也不例外,除了張之洞等少數幾人回鄉歸隱,其他諸如劉坤1、王文韶等人都選擇歸附新政府,減少了武力收複的代價,作為回報,在建立共和國之後,左孝威便提名原山東巡撫劉坤1為內閣總理。
琉球王尚泰抵京這1意義重大,在共和元年,左孝威對原清朝藩屬定下了3級原則,作為最核心列強幹擾最少的朝琉越3國,他們被劃歸到“華夏聯邦”的範圍內。
4國共同組成聯邦,中國元首擔任聯邦主席,其餘3國實行“郡國並行製”,3國各設禦史官,由中央指派,有權監管各國行政、立法和司法。
中央設立朝鮮、琉球、安南3郡,郡治官員,中央派員和地方官員各占1半。
中央在3國首都及軍事要地駐守數量不等的軍隊,歸屬聯邦特別防衛軍,軍費由各國政府分攤。
除了這些行政內容,還有1項極為關鍵的便是3國國王長居北京。
但這1項處理起來要十分小心,畢竟史無先例,即便是朝琉越3國對此也是十分抵觸,因此中央對於這件事執行的很緩慢,1直到今年,才令琉球王赴京。
而在琉球王國使團全部下船之後,船艙中方才走出數位身著西裝的人,匆匆登上馬車,在1隊國安局的特別科員護送下前往天津火車站。
10月20日,尚泰抵京,內閣將原清廷恭親王府改造,贈予尚泰,這座王府在北京的諸多王府中首屈1指,保存最為完善。
為了迎接尚泰,內閣組織了極為盛大的歡迎儀式,包括總統左孝威、總理劉坤1、聯合會議主席孫逸仙,朝鮮、安南王國駐京特使等數十位大佬出席。
會議開始之後,左孝威略做開場演講,隨後將會場交給了聯合會議主席孫逸仙。
“……諸位同胞,中華與諸藩骨血相連已2千年,漢唐之際,曾為1家,後大小分離,宗祠各立,小宗受大宗之封,領命成1國,為中華藩屬,朝貢不絕……”
“……昔甲申之變,神州6沉,滿清竊據神器,致中華暫微,諸夏蒙塵……今天下大爭之世,列國伐交頻頻,西洋諸國勢大,諸夏唯攜手並肩,大小1家,共建共和,衛護華夏之獨立……”
“……欲興華夏,唯富國強兵1道,富國需行改革,重農業,興教育,促工商,使百姓富足,漸開民智……強兵之路,需統1指揮,嚴明號令……”
孫逸仙的演講標誌著“諸夏共和論”的形成,也代表著中央準備強行推廣郡國並行製,並且打算更進1步,趁著中俄戰爭,取得各國的軍事指揮權,最終實現郡縣3國,讓聯邦成為1個真正的聯邦,而非英聯邦那種鬆散的國家組織。
朝鮮琉球雖然國狹地貧,但地理位置關鍵,在鉗製日本方麵十分重要,而安南也極為關鍵,先且不談其農業資源,單1個峴港便足以證明其價值,峴港是中國不僅是維護整個南海權利的重要支撐點,更是中國未來開拓南洋的總基地。
而尚泰聽完孫逸仙的演講,也是撫手稱快,但心中如何想,怕也隻有他自己明白了,1866年受同治帝封琉球王,位同親王,以示恩殊,隨後美法荷英列強紛至,打開琉球國門,72年受明治天皇封琉球藩王,79年“琉球處分”,被迫往東京王邸長居,95年甲午戰後,歸國統領政務,如今又赴北京,餘生如何,尚未可知,琉球如何,亦未可知。
而在場的朝鮮王國特使、承政院承旨崔益鉉,琉球王國特使、文明殿大學士阮文慎兩人對視1眼,默然不語。
崔益鉉作為1個保守儒生,不認日本,也不認滿清,隻奉明朝為正朔,當年因反對《日朝江華條約》而被流放,甲午之後官複原職,曾慫恿朝鮮現任國王李載冕寫信支持左孝威登基稱帝。
阮文慎在中法甲申戰爭中替安南鹹宜王聯係清軍,險遭法軍槍殺,戰後受到了南洋的支持,平步青雲。
這兩人本來都是以為天朝改朝換代,來恭賀左氏稱帝,結果沒想到天朝要玩共和,後來幾經輾轉,留在了北京,成為兩國駐京特使。
而對於未來國家的命運,熟知曆史的兩人自然也清楚——
漢之4郡,唐之交趾......
就在左孝威與這幾位“特使”坐在1起的時候,左念微也正在接待另1位特使——日本特使、大藏大臣即財務大臣)西園寺公望。
西園寺公望此次來華是秘密行動,在琉球王尚泰的掩護下抵達了北京,而剛剛結束訪英歸國的左念微代替左孝威接待西園寺公望。
在英國期間,左念微靠著私人友誼多次會見英王愛德華7世,通過讓渡部分在日權利,並允諾戰後與英國共享北海道換取了英國對於中日結盟的支持,但英國政府也明確表示,這種盟約隻能是針對沙俄的軍事盟約,不得涉及其他方麵。
對於英國掌握日本權力,中國是不擔心的,時間是站在中國這邊的,世界上沒有不敗的王朝,英國也是如此,遠在天邊的英國注定有1日要放棄這片殖民地,中國唯1擔心的是美國控製日本,那樣未來想要控製或吞並日本就很困難了。
而日本方麵,在英國的支持下,日本軍事強人桂太郎登台組閣,為了收複失地,強化中央權力,中日兩國開始接觸。
在此過程中,為了防止其他國家幹涉,尤其是防止美國幹涉,日本希望直接把生米煮成熟飯,先秘密會談,結成盟約之後再公布,反正有英國背書,也不擔心美法等國不就範。
“左君,許久未見,還無恙?”西園寺公望年方5十,而鬢角卻已花白。
“無恙,勞煩閣下掛念。”左念微1生軍裝,正是風華歲月。
“上次見麵,還是大観院殿勝海舟)閣下仙逝的葬禮上,念及此,今日方覺海舟居士之大智慧,吾等皆不能及。”
1899年勝海舟突發腦溢血身亡,當時左念微作為東南巡閱府代表前往日本吊唁。
“先生為中日友善之先鋒,身雖死,而大義不死,中日兩國唯有攜手1致,共禦沙俄敵寇才是正道,亦不負先生之努力。”
同文同種,華夷之辨,這些東西隻對強者有力,沒有國力做支撐,無論是那個朝代,無論得國如何正統,那也不可能取得這方麵的話語權。
現在中強倭弱,那中國自然趁著這最後的1段曆史窗口期,大力宣揚,爭取統1整合東亞列國。
“左君所言極是,今露獨米伐諸般惡寇擾我兩國,日人與唐人同文同種,應需攜手......”西園寺公望忽視了中英兩國在日本的事情,而是極力斥責其他西方國家。
“如兩年前之海蘭泡、4年前之北海道,俄國人想用戰爭將我諸夏列國變成可供他們4意驅使、任意屠殺的奴隸,但我們也要用手中的刀劍、槍炮與艦船告訴他們,諸夏列國並非他們可以4意欺辱的對象,團結起來的諸夏列國將是國際社會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日本處於弱勢方,其實沒有太多的選擇,西園寺公望也隻是希望能給日本留口氣。
而西園寺公望比較擔心的是中國未來會不會背著日本與沙俄媾和,出賣日本利益。
因此,西園寺公望希望兩國共進退,不得私自媾和,不得私自挑起戰端,以及對於戰後權益的劃分,日本能收回什麽,能得到什麽,這個務必明確,畢竟兩國關係實在不咋地,沒有明確權益,那吃虧的肯定是處於弱勢方的日本。
在經過數天的秘密磋商,兩國訂立軍事協約,西園寺公望借道朝鮮歸國。
兩國並沒有立即宣布雙方締結盟約,日本強烈要求,必須中國對俄宣戰之後,日本才能公布盟約,而這1要求也得到了英國的同意,英國希望的是中日之間締結的是戰時盟約,而非正式的同盟協定。
對於英日的要求,中國不置可否,而是轉而詢問英國,開戰後是否可以在英國發行戰爭債券。
而英國駐華大使竇納樂自然是滿口保證,並保證英國政府會對中國進行1切可以采取的幫助。
“總統先生,中國是英國最重要的朋友,我們會為貴國提供全部的有可能的幫助。”
對於英國的幫助,中國上下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能給錢給技術就行。
相比之下,左孝威更相信本國的力量,在1902年末開始,全國就開展了悄無聲息的動員,原本就以重工、軍工為主要對象的國民經濟更是進1步偏向軍事,大量的武器向著東北和西北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