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中俄之間

字數:4662   加入書籤

A+A-




    新上任的李涅維奇表現出堅定的防守意願,準備固守海參崴。
    李涅維奇任命庫洛帕特金為參謀長,任命康德拉琴科為要塞司令,命令各部依托要塞籌備1次反擊,阻斷國防軍的進攻,以達到長期據守的目標。
    庫洛帕特金的保守策略倒是意外的為固守要塞提供了幫助,俄軍泰半的軍械都被封存在要塞中,第4道防線與要塞連為1體,即便被國防軍打擊多次,其中數個混凝土堡壘依然基本完好,並被俄軍牢牢掌握在手中。
    然而,李涅維奇心裏其實並沒有表麵上那樣的沉著,海參崴如今的局麵與克裏米亞完全不同。
    第1,海參崴內的俄軍數量比塞瓦斯托波爾內的俄軍數量更少,而國防軍的人數則是當年的聯軍的兩倍多,同時還沒有遭遇霍亂。
    第2,當年俄軍的火炮要超過聯軍,而現如今國防軍的火炮不僅數量是俄軍的5倍,擁有遠多於俄軍的重炮,更是擁有最好的火炮陣地。
    第3,海參崴的俄軍孤立無援,沒有援軍能夠直接對海參崴進行支援的,而且俄軍掌握的海參崴的麵積也遠小於塞瓦斯托波爾,軍隊,尤其是騎兵的活動被極大的限製了。
    除了這3點,俄軍新鮮事物、藥品等方麵的問題,想要複刻1場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戰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但李涅維奇的做法卻得到了沙皇的稱讚,沙皇開始在歐洲和中亞繼續動員,素有“灰色牲口”之稱的俄軍,其數量從開戰之初的70餘萬暴漲到150餘萬,並且還在繼續增加。
    隻不過,受限於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限製,抵達外東北的僅有不到2十萬人,而抵達貝加爾湖地區的俄軍數量則遠多於此,在西北,這些人也是阻止國防軍繼續西進的最大阻力。
    海參崴會戰俄軍戰敗1路敗退到海參崴要塞內,能自保就已經很好了,若西線的俄軍沒有大動靜,6地上的戰鬥基本可以宣告結束,剩下的隻不過是對峙了。
    不過沙皇肯定是不願意認輸的,俄國國內的輿論也不會允許就此結束戰鬥,因為俄國尚未到真正傷筋動骨的地步,對於老毛子來說,損失十幾萬人根本算不了什麽,真正的問題還是俄國本身的問題。
    對於俄國的強硬態度,中國自然也是奉陪到底。
    10月6日,國防軍再次對海參崴要塞發動了大規模進攻,2十餘門重炮和近百門山炮和大口徑迫擊炮對海參崴延伸至城中的3個堡壘區進行了炮擊。
    為了支援6軍,海軍也冒險進行了1場對岸支援,定遠、鎮遠、伏波、安瀾4艦駛入海參崴航道,對要塞區進行了炮擊。
    海軍並不確定俄軍的岸防炮到底還能不能用,但根據情報,海軍還是能夠基本可以確定俄軍缺少重炮炮彈,而航道內敷設的水雷也早已經被掃雷艇清除了,即便真的出現意外,海軍也有7成把握將4艘戰列艦撤回來。
    不過,這也可能是國防軍海6軍在今年的最後1次大合作了。
    20世紀初的溫度要低於21世紀,10月初,海參崴入夜之後的溫度便已經降到了0度以下,而且幾乎是在以每天0點5度的幅度在下降,根據海軍氣象士的預報,海參崴的降雪可能就要到了。
    海參崴海麵上也開始出現1些浮冰,再過至多半個月,海軍的主力艦們就將離開海參崴,回到寧海日本佐世保)基地,並在那裏進行檢修,準備投入北海道的作戰中去。
    而6軍在完全攻克收複海參崴城區之後也會轉向圍困海參崴要塞,並騰出手向北海道進軍,以求殲滅沙俄海軍太平洋艦隊。
    麵對國防軍的節節勝利,英美法等列強也坐不住了,英國人和法國人囿於中英、法俄盟約不好說什麽,但他們都暗中聯係了美國,希望美國出麵進行調停。
    中俄戰爭的局麵與日俄戰爭有著諸多的相同點,但也有著許多的不同點。
    開戰之前,中俄兩國的硬實力相差雖大,但當時各國都看好中國的6軍,尤其是中國在東北修建的鐵路網,盡管這其中大部分是稱重較小的簡易鐵道,但這也足夠改變戰場了。
    從過去的6個月來看,中國所依靠的“地利”有兩個,第1便是在國境線附近的簡易鐵路網,第2則是沙俄在遠東的主要城市都離中國的國境線不遠,這就讓國防軍能夠最大程度的減輕後勤壓力,保持猛烈的進攻,後續迅速取得的勝利也證明了這1點。
    因此中國的戰爭債券在歐洲和美洲都算是好賣,尤其是在英國和德國,許多人都購買了中國的債券,自然也不必像日本那樣發行利率非常高的債券來籌集資金,這就已經遠不是彼時的日本能比的了,甚至可以說決定戰爭輸贏的關鍵局之1。
    另1方麵,中國國內的表現也比日本要冷靜的多。
    日俄戰爭時期的日本是非常狂熱,甚至狂熱到足以反噬自己的地步,在1904年2月9日晚上得知戰爭爆發的時候,日本人敲鑼打鼓舉著燈籠上街遊行慶祝,高唱愛國歌曲高喊愛國口號。
    不過到了1904年底,日本人的情緒就開始有些不穩定了,報紙上1直說從1個勝利走向另1個勝利,那怎麽走了這麽長時間,還沒有走到最後的勝利呀?早就說我們要拿下旅順了,慶祝的橫幅和燈籠都準備好多時了,什麽時候能掛出去啊?
    最終就演變成了嚴重的暴力事件,任何作戰不利的將領都要麵臨房屋被焚,家人遭遇襲擊的局麵,任何有服軟傾向的政客都有可能被“天誅”,不能取得讓俄國簽訂不平等條約的政府都要承擔國民的怒火。
    而中國輿情的冷靜得益於報紙的冷靜和真實,並沒有像日本當年那樣編造勝利的故事來刺激國民,現在的主流報紙上的報道分析都是勸說國民保持理性,保持熱情,國內的遊行活動也都在可控範圍內,出來作亂的牛鬼蛇神則被國防軍直接按死,亂世當用重典,剿匪和對外作戰並不衝突,正好讓動員兵們先練練手,開開眼。
    總的來說就是投降派出門會被打,但主和的保守派出門隻會被罵。
    在外東北的1次次勝利也強化了國人的信心,各界捐錢捐物的熱情也愈發高漲。
    1903年8月,1個組織從嶽飛手書《吊古戰場文》和《出師表》中勾出“還我河山”4字,集於1處,同時籌集了18萬元,捐給委員會,請求將這4個大字印在炮彈上送到前線。
    次日,兩大報紙同時刊登此事,《列國博聞》等刊物也將拓本作為封麵,從9月起生產的武器上大多銘有此口號,成為1時標誌。
    這種舉國上下齊心協力的表現與俄國國內形成了鮮明對比,自從8月海蘭泡、伯力等城市落於國防軍之手起,沙俄國內的矛盾就有點壓不住了。
    倒不是俄國人為外東北的丟失而感到憤慨,萬裏之外的遠東對於大部分俄國人來說都是陌生的,他們更多的是對戰爭導致的經濟問題、軍事征招以及言論監控感到不滿。
    1場規模宏大的請願遊行在聖彼得堡開展,數萬人參加了集會。
    8月25日,當海參崴徹底被國防軍包圍後,左孝威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宣布海參崴的戰勢已成定局。
    這1新聞當天便登上了世界各國頭版頭條,這自然也就傳到了沙俄國內,俄國合法工會組織決定以獨立身份提交請願書。
    幾天後,大會主席加邦神父和大會領導層決定繞過官員和資本家,直接將工人的不滿表達給最高當局內務部甚至是沙皇本人,兩天之後的周末,聖彼得堡出現了大規模的遊行。
    ......
    “聽說老毛子調軍隊進聖彼得堡。”
    “野草,你有把握嗎?”
    “7成,俄國人這裏就是個炸藥桶,1點火星就能把它點燃。”
    潮濕的貧民窟裏,兩個韃靼人蹲在地上,用著鄂溫克語小聲的交流著。
    這個時代是俄國種族和民族最複雜的1個時代,除了斯拉夫人、日耳曼人等白人,大量的來自於中亞和東北亞的“韃靼人”也是聖彼得堡、莫斯科等大城市底層中常見的1員。
    這也就給了安全局機會,1些經過偽裝的安全局特工就混進了俄國的腹地。
    野草朝著兩邊望了望,然後朝太陽底下挪了挪,像1個普通的流浪漢1樣搶占著寶貴的冬日陽光。
    “礦場那邊有了消息,後天工會那邊就要發請願書的傳單了,屆時必然有大型集會,隻要咱們在那裏動點手腳,1定能讓這聖彼得堡亂起來。”
    “你準備怎麽辦?”
    “用炸彈,俄國這邊那什麽撈什子自由派最擅長搞這個。”野草伸出脖子,朝著遠處的教堂望了1眼,“咱們這次不用炸人,就照著集會附近的教堂放點炸彈,土炸彈就行,到時候來那麽1下,必然能讓老毛子炸毛。”
    “那要是對方調查起來了呢?”
    “那也得等這罷工結束了再說,十幾萬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