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蘭芳
字數:4433 加入書籤
“蘭芳”全稱為蘭芳大統製共和國,是1家政府化的公司,沒有母國背書的東印度公司,建立的前因後果無須多言,縱然沒有明清易代,可依舊會有無數下南洋的華人。
西元1777年,蘭芳公司於婆羅洲西部的坤甸成立,這兒盛產黃金。此後,周圍部落、宗族紛紛響應,6續加入。在勢頭最盛的時候,蘭芳的勢力範圍幾乎囊括了整個婆羅洲,當然,他們對很多地方的掌控依然是靠其他華人公司,這也就為日後的矛盾衝突埋下了伏筆。
蘭芳的曆任大統領都相當重視發展生產,改良耕種、擴展礦業、建造路橋等等。軍事製度也別具特色,屬於全民皆兵,除少量常備軍之外,全國的青壯年都要接受軍事訓練。
在文化教育上,其當初也遵循著傳統文化,講經授課,乃至專門從閩粵雇傭大儒前來教學。
清朝對於蘭芳這麽個由“天朝棄民”自發建立的小國並不感冒,但為了免遭荷蘭人的吞並,蘭芳假稱自己已是清朝藩屬,這才唬住了虎視眈眈的荷蘭人的攻擊。
後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清末頹敗,荷蘭人隨即入侵蘭芳,清朝對此不聞不問,占據武器裝備優勢的荷蘭人自然取得了成功。
但如今的不同之處在於,南洋艦隊曾幾次南下,雖然並未能挽救蘭芳共和國,但卻阻止了荷蘭對於蘭芳共和國的法理性毀滅,為自己留下了插手蘭芳的渠道。
由於國家實際上處於名存實亡的狀態,蘭芳國內也確實沒有什麽部隊,整個國家幾乎維持著無軍隊的狀態,荷蘭人的軍隊並不敢直接踏入蘭芳的地界,在蘭芳國內僅有1些指導力量,因此不難對抗。
中樞對此事並未插手,僅對海軍略有調整。
在劉恩官等蘭芳遺老起兵的同時,“冠豸山”號、“烏蘇裏江”號也已經抵達婆羅洲。
此時坤甸正駐紮著南洋艦隊第2驅逐艦中隊下屬的兩艘“餘杭”級驅逐艦以及炮艦“萬寧”號、“龍湖”號,負責直接震懾荷蘭的軍隊。
而“冠豸山”號、“烏蘇裏江”號並未前往蘭芳,而是1路向東,去往東加裏曼丹以及文萊,英國人的暴亂鎮壓工作做的很爛,由日本僑民的行動很快就引起了當地土人的暴亂,導致許多地方的華人社區受到了衝擊,“冠豸山”號要前往接洽,保護當地僑民,協助英軍行動,同時也是間接威懾荷蘭。
蘭芳這輪複國戰爭由於沒有荷蘭人的幹涉,整體上還是比較順利的,因為蘭芳當地百姓對於傀儡政府完全無感,當地華人糾紛往往會尋找中國駐蘭芳各地的領事館及辦事處,因此,相比於荷蘭入侵時蘭芳舉國抵抗,這輪武裝政變簡直可以稱作武裝遊行。
而蘭芳國內的武裝力量主要集中在東萬律和坤甸,東萬律駐有約兩個營的步兵,幾乎可以算作沒有重武器,而坤甸這邊大約有1個營的步兵,另外,在山口洋、鬆柏港、3發等地則駐有幾十到1百多不等的警察部隊,至於海軍基本算沒有,如果把港口的人員算上,那大概有幾艘小艇。
事發前1天,劉恩官等人便已經從鬆柏港和坤甸返回蘭芳,其他1些起義力量也早已經6續進入蘭芳國內,除了在國內接受過軍事訓練的蘭芳遺老們,還有1些來自閩粵的“國際誌願者”。
劉恩官在坤甸打著“奉天複國,驅逐荷夷”的旗號,發動了複國戰爭,坤甸步兵營、巡捕隊與鬆柏港巡捕隊立即響應,東萬律的兩個步兵營和巡捕隊也紛紛起義,囚禁了軍中的荷蘭教官和親荷派,組成複國第1縱隊殺向總務廳,將蘭芳現政府官員荷荷蘭派駐的經濟官員、商務代表紛紛逮捕。
由於荷蘭人完全被屏蔽在外,這場複國戰爭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成功了,隨後劉恩官攜帶蘭芳大統製印信返回東萬律,在遏製了當地的暴力犯罪事件之後,將手頭的軍隊進行了整合,將3千多起義軍分成3個團,派出1團往戴燕阻攔荷蘭可能派出的幹涉軍,3團向各個城市宣布蘭芳複國的消息,取締當地的傀儡政權,清算荷蘭人的資產,2團則留下鎮守東萬律。
當荷蘭總督府收到蘭芳國內的消息時,蘭芳在戴燕1線的防禦工事已經挖了不少了。
範赫茲總督倒是沒有什麽意外的,反倒是有些如釋重負的樣子,至少中國人出手了,盡管前路非常渺茫,但總比完全看不清的好。
同時,來自中國領事館的消息也送到了範赫茲的手中,關於這3條內容,範赫茲不敢專擅,再次向國內拍報,尋求國內的意見。
荷蘭政府對此已是反應迅速,立即回複總督,要求東印度方麵保持克製,拖延處理,同時,荷蘭外交部也找上了英國,希望獲得英國的支持。
但事情總不會如此順利的,遠東這件事整體上依然算是和平,歐洲大國沒有心思關注遙遠的婆羅洲上的1個小國的政變,而中國尚未對荷蘭的殖民地動手,再加上現在正處於協約國與同盟國角力的關鍵時刻,英法連同盟國內部的意大利都不想放棄,又更何況是身為中立國的中國呢?
因此英國也拒絕為蘭芳的事情出頭,但出於對東印度和平的考慮,也同意對中荷之間可能的矛盾進行調解。
然而,還未等荷蘭政府與英國談出個1234,巴爾幹地區、北非又連續發生了諸多矛盾,首先是北非,隨著德國6軍軍備擴張進入收尾階段,再加上之前的波斯尼亞事件,德國萌生了進1步試探英法的想法。
於是,1909年7月,德國借口摩洛哥內部危機,派出軍艦駛入摩洛哥港口,直接挑釁英法。
僅1周之後,在巴爾幹,在俄國的支持下,奧匈帝國剛剛吞並的波斯尼亞境內發生了大規模的民族起義,奧匈帝國迅速派兵鎮壓,但卻引起了塞爾維亞與沙俄的強烈譴責,俄國黑海艦隊集結,對奧匈帝國的做法進行了戰爭威脅。
這場原時空不存在的第2次波斯尼亞危機迅速席卷了兩大集團,與提前發生的第2次摩洛哥共同將歐洲的緊張氛圍再度推上1個高潮。
遠東的小事件自然也就無法引起英國的注意了。
歐洲的緊張局勢和遠東的威脅迫使荷蘭盡快的尋找盟友,但在歐洲大6上的盟友是不敢選的,因此荷蘭迅速找上了美國,希望借助美國的力量對東印度進行調解。
然而,美國現階段正在計劃與中國改善關係,對於荷蘭的請求自然也是委婉拒絕,但與應該1樣,美國也表示,如果中國向荷蘭發動了非正義的戰爭,那麽美國也1定不會坐視不理。
同時,1心逐利的美國表示願意幫助荷蘭增強軍事力量,可以代為建造軍艦以保護東印度殖民地,並且給出了較低的報價。
雖然荷蘭的提議被美國拒絕,但美國的提議依然引起了荷蘭的注意,兩國開始就此事開始了商討。
但造軍艦是1項長期打算,現在堵在門口的事情根本不可能通過這種辦法解決。
在環顧1圈,發現自己孤立無援之後,荷蘭幹脆當起了鴕鳥,反正現在中國也沒有對東印度殖民地動手,荷蘭幹脆也不管了,盡管蘭芳的收益確實不錯,但相比於給予中國開戰的由頭,放棄蘭芳國內的1些利益或許會更好,而且蘭芳境內的反荷力量長期存在,隻要中國隨便動1動手指,整個婆羅洲的治理成本就會飛漲。
但在放棄蘭芳的同時,荷蘭政府又將英美的口頭保障當作虎皮扯了過來,拒絕了中國關於婆羅洲暴亂的聯合軍事行動,並且表示自己能夠解決日裔暴亂軍的問題。
對於荷蘭的不領情,中樞並沒有什麽意外,此事並不是現在最關鍵的,荷蘭的問題可以慢慢解決。
當荷蘭確定不幹涉蘭芳內政之後,施肇基立即就將改過之後的《婆羅洲協議》,哦,不,應該叫《婆羅洲條約》遞到了範赫茲手中,相同的內容也同時遞送至荷蘭公使館。
新條約規定荷蘭需允諾不再幹涉蘭芳內政,雙方勘界,歸還蘭芳大統製曆代印信、交還侵奪蘭芳之1切財產等等。
對於中國這份條約,荷蘭政府直接怒了,蘭芳境內的稅收以及礦產占據婆羅洲收入的7成,當地基礎建設成熟,對於荷蘭來說是不可多得的資產。
但怒也沒有用,這件事沒得談,荷蘭隻有兩個選擇,同意,或者不同意。
當1份名為《1百1十年之國殤——記紅溪慘案》的報紙文章遞送至荷蘭公使館的時候,荷蘭政府瞬間不說話了,打算裝死。
“先生,報紙。”
英國大使館內,剛剛用完早餐的朱爾典坐在辦公室裏,從侍從手中接過報紙,打開之後,頭版頭條即是這篇文章。
“唔,世界的真相總是殘酷的,荷蘭是否會成為下1個古巴呢?或者說,中國是否會成為下1個沙俄呢?”
“中國的海軍想必已經行動了吧?新加坡那邊有消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