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讓他們變成我們

字數:6524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唐:開局就攤牌我是未來人 !
    四天後,程知節上任瀘州。
    李想親自在長安的西門給他送行,順便給兩位隨軍的實習醫生壯行。
    兩名實習醫生都是學堂的學生,但也有一定的底子,在入學之前他們就已經學醫多年。隻是仰慕孫思邈和甄氏兄弟的名望,才過來拜他們為師。
    作為“戰地醫生培養計劃”的一員,入學這兩個多月以來,他們惡補了大量的外科知識,最近還學會了麻沸散和金瘡藥的使用,以及各種手術和消毒方法。
    目前看來,雖然還不能獨當一麵,但兩人一起給傷兵看病、治療和做手術,應該已經沒問題了。
    “放心的去吧。等你們回來,我一定會向陛下上奏你們的功勞,為你們封官。”
    “多謝先生。”
    兩人恭敬一拜,隨後跟著程知節離開了。
    看著程知節的車隊越走越遠,程懷默的心情有些失落。
    “先生,為什麽不讓我跟著阿耶去呢?”
    “你想去打仗?”李想回頭看了這個失落的年輕人一眼。
    “對啊。”程懷默點頭道:“我是長子,以後肯定要跟著阿耶去打仗的,在長安學這些東西有什麽用,還不如早點跟阿耶上戰場呢。”
    “你想學一人敵的本事,還是萬人敵的本事?”李想問道。
    “什麽是一人敵,什麽是萬人敵?”程懷默一臉問號。
    “《史記》載: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一旁的裴行儉幽幽說道。
    聽到這話,程懷默先是一愣,隨後又想了好久才明白過來。
    “先生的意思是,要教我劍法?”
    “……”
    李想徹底無語,都這麽問了,你竟然還隻想學一人敵?有點誌向好不好!
    “先生要教你兵法!”裴行儉都聽不下去了,忍不住出言提醒。
    “可我學不會啊。”程懷默攤手道:“我又不是守約你,我這人笨得很,根本學不懂那些東西,還不如學一人敵呢。”
    這……
    李想和裴行儉都愣住了。
    “你倒是有自知之明。”李想歎氣道:“但一人敵已經快要被淘汰了。將來的戰場上,劍法再好,也不如火槍和火炮。”
    “那……我該怎麽辦?”程懷默失落道。
    “所以讓你在學堂好好學習啊。”李想語重心長道:“哪怕成不了科學家,至少也要懂得一些火藥的原理,將來在戰場上才能得心應手,而不至於一竅不通。”
    “先生用心良苦。”裴行儉拱了拱手,隨後又用手肘杵了杵程懷默:“還不謝謝先生。”
    “哦,謝謝先生。”程懷默連忙有樣學樣。
    李想微微一笑,擺手道:“回去吧。”
    回去的路上,李想一邊走,一邊思索。
    火藥出現之後,程知節他們恐怕將會是最後一批,單純依靠個人武藝廝殺的將軍了。
    下一代,也就是程懷默和裴行儉他們,將會是武藝與火器的混合作戰。
    他們不僅要武藝高強,還得精通火器,懂得如何利用火器作戰,將火器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再下一代,到他兒女這一代人,將來恐怕會變成純火器作戰。
    軍隊,也將會變成類似“神機營”這樣的建製。
    那時候的戰爭,將不再依靠個人的勇武和軍隊的數量,而是科技和國力!
    那時候,說不定女子也能當將軍……
    “鋼鐵洪流,火炮洗地……想想就讓人期待啊!”
    想到這裏,李想不由得發出感慨。
    此時的皇宮,兩儀殿內。
    李世民正在和長孫皇後深情對望。
    過了整整十分鍾,李世民才眨了眨眼睛,隨後笑出聲來。
    “還別說,先生這法子果然管用。”
    “是啊,妾也覺得心神安寧了不少。”長孫皇後點頭道。
    不知為何,就這樣靜靜的看著丈夫,竟然讓她感覺到了久違的安寧,仿佛又回到了當初青梅竹馬的時代。
    “朕也覺得心情舒暢不少。”李世民點頭道:“之前每天早朝都要被魏征氣一頓,如今看過你之後,朕再去上朝,竟然覺得沒有那麽生氣了。”
    “這麽好的方法,要不要讓承乾他們也試試?”長孫皇後問道。
    李世民想了想,搖頭道:“不行,他還太小,怕把持不住。”
    “那太上皇呢?”
    “不必了。”
    李世民想都不想就搖頭道:“先生說,此法不可外傳!”
    “……”
    長孫皇後默默地點頭。
    其實也不必多說什麽,誰都知道太上皇的存在,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種膈應。
    李世民不會恨不得他早點死,但也不希望他活得太久……
    “對了,前些日子先生的第二部戲劇上演,朕本打算讓那些演員來皇宮裏演一場,但又怕魏征他們多嘴。”李世民忽然轉移話題道:“不如就在女兒滿月之日,在後宮看戲如何?”
    “聽說演員中有男子?”
    “那就讓教坊去學,讓教坊的人來宮中表演。”
    “也好,妾這就去安排。”
    兩人說著些閑話,很快就默契地忘掉了太上皇的事。
    幾天之後,皇宮中傳來好消息。
    李想要的奶牛找到了。
    不僅如此,把這些奶牛帶回長安的人,還是李靖。
    他當初沒有說要多少頭牛,所以李靖一口氣帶回了上百頭,全都養在北邊的禁苑之中。
    聽到這個好消息,李想沒有絲毫客氣,直接讓李世民分一半給自己。
    李世民痛快答應,但條件是他要陪著一起宴請李靖。
    對此,李想也一口答應下來。
    當天下午,兩人便在太極宮武德殿,宴請了歸來的李靖。
    這是李想第三次跟李靖見麵。
    同前兩次一樣,此時的李靖還是那麽意氣風發,頭發雖然已經花白,但依舊孔武有力,精神也很不錯。
    李靖屬於典型的壯誌晚酬。
    年輕時,他雖然很有才華,滿腹經綸,也被許多人看好,但卻從未被重用。
    四十歲之前,他一直都是個小小的郡丞。當初李淵招兵買馬,準備起兵之時,李靖察覺到了他的意圖,甚至偽裝成囚徒,準備前往江都告密。
    結果半路被俘,還差點被李淵斬了。
    是李世民賞識他的才能,這才解救了他,隨後給了他展示的舞台。
    之後,他才開始嶄露頭角,一鳴驚人。
    從武德元年至今,已有十年。
    李靖也從四十六歲的俘虜,變成了五十六歲的大將軍、兵部尚書,兼檢校中書令。
    “李尚書,我敬你一杯。”
    “我也敬嶺南郡王一杯!”
    宴會剛開始,三人便觥籌交錯,互相敬起酒來。
    喝了一輪之後,李世民才開口說正事:“李尚書此次回朝,應該知道要做什麽事吧?”
    “還請陛下明示。”李靖連忙拱手道。
    “朕的目標隻有突厥!”李世民忽然嚴肅道:“是先生推薦了你,朕希望你不要辜負我們的信任。”
    去年,突厥借著玄武門之變,以及新皇登基造成的朝堂動蕩,突然殺到了渭水河邊,差點攻入長安。
    雖然唐軍最終贏得了這場大戰,並且剿滅了所有突厥軍隊。
    但對於李世民來說,這還遠遠不夠,突厥的威脅一直都在,隻有徹底消滅他們才能安心。
    “是,臣一定不負所托!”李靖連忙表態道。
    “另外,先生也有話對你說。”李世民說著,向李想示意了一下。
    “先生請講。”
    李想撇了撇嘴,開口道:“我隻是想跟你說一個道理:草原上的蠻族,是殺不完的。”
    “什麽意思?”李靖微微皺眉。
    “朕也有些好奇。”李世民跟著說道。
    “那我就敞開了說吧。”李想想了想道:“其實草原上的蠻族,和我們中原人都是人,從根本並沒有什麽區別。之所以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是因為雙方的生存方式不同。”
    “中原人以耕種為生,我把這稱為農業文明。草原蠻族以放牧為生,逐水草而居,我把它稱作遊牧文明。另外,在高句麗的北邊還有一群人以打魚和捕獵為生,算是漁獵文明。”
    “三種文明,孰優孰劣,並不好說。”
    “但農業文明的優勢是穩定,有固定的居所,可以靠種田謀生,對抗自然災害的能力也更強。”
    “遊牧文明誕生於北方的草原,他們的生存環境更為惡劣,抵禦天災的能力也更弱,一旦遇到災害就會活不下去,不得不南下掠奪。搶到了物資就能活,搶不到就得死。”
    “從古至今,曆朝曆代的北方遊牧部落,無不如此。”
    聽到這裏,李世民和李靖都若有所思,隨後同時點了點頭。
    片刻後,李靖忍不住開口道:“所以先生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北方蠻族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從那塊地裏長出來的!”李想解釋道:“不管是什麽人,去到那片草原上,用不了多久就會自然而然地變成蠻族,所以蠻族是殺不完的!”
    “朕明白了!”李世民點了點頭。
    “臣也明白了,多謝先生解惑。”李靖同樣點頭道。
    雖然兩人都說自己明白了,但李想知道他們明白的東西肯定有所不同。
    不同的高度,不同的職責,讓他們的理解肯定也有所不同。
    所以……李想打算把話說得更加明白一點。
    “所以我建議,隻誅惡首,把突厥的王族消滅就行了。”李想直言道:“打散他們的部落,然後再用中原的文化和豐富的物資,慢慢去同化他們。”
    “想要徹底消滅北方蠻族,讓北方不再出現新的威脅,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們變成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