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新疆

字數:4417   加入書籤

A+A-


    “……運河多處決堤,漕運斷絕,漕糧就無法北運了?這就是你們告訴朕的結果?啊!”朱祁鎮盡力壓抑著怒火,將戶部呈上來的奏折扔在桌上,又道:“王佐,你在戶部多年,教教他們,此事該怎麽處理!”
    已近花甲之年的王佐起身後,眼神複雜的看了看跪在書房外的幾個戶部官員,心中微歎一句:“唉,這次老夫保不了你們了。”
    “回陛下,自您登基以來,我朝南方的賦稅實行的是海運為主,漕運、陸運為輔的策略,這麽多年,山東威海、北直隸的天津兩港已經成了朝廷賦稅的重要中轉港口……”
    說著,他神色複雜的看了看戶部尚書李賢又道:“老臣……實在不知為何今年的漕糧要走大運河。”
    他的意思很明顯,這裏麵有貓膩,而且絕對能讓不少官員人頭落地的大貓膩。
    朱祁鎮冷哼一聲,他何嚐不知道一條大運河牽扯了多少人的利益在裏麵,可他沒有說話,而是又翻起河道總督潘季馴的奏折又道:“潘愛卿請奏調撥修整南直隸河道的奏折工部可看了?”
    工部尚書石璞起身忙道:“臣等看了,隻是……隻是工部今年的預算實在是緊張,潘大人所奏請的磚石木料還有民夫,臣反複核算……錢糧尚缺三分之二。”
    朱祁鎮沒有搭理他,又拿起一份奏折對石鼎道:“石卿,山東巡察禦史的奏報都察院是何意見?”
    石鼎皺著眉頭起身道:“回陛下,都察院經過反複核查,山東巡察禦史所奏濟南、兗州、青州三府官員賑災不利之事確屬事實,臣請奏陛下立刻下旨派遣得力官員趕赴三地賑災,並將賑災不利的官員革職押解進京候審。”
    “不必了,”朱祁鎮臉色不善道,“賑災不利,哼,朕看他們是借天災而自肥,”
    說到這,朱祁鎮對著門外喊道:“侯寶,傳徐恭進來。”
    眾人一聽,不自覺的渾身一顫,石鼎還想說什麽,隻是話到嘴邊,又硬生生的咽了下去,山東三地的情況他比誰都清楚,他之所以說將賑災不利的官員革職押解進京,隻是想把事態控製到最小,如果派錦衣衛去,不說會不會株連一大批罪不至死的官吏,那些主犯別想著活著進京辯解了。
    不消片刻,徐恭就走了進來。
    “徐恭,你即刻派人趕赴山東,將濟、青、兗三地所有涉案官吏全部捉拿當眾淩遲處死,他們的家產全部充公用以賑災。”朱祁鎮怒道。
    徐恭重重叩首後接過奏折,走出了乾清宮。
    看著跪在地上的官員,朱祁鎮突然覺得一種無力感席卷全身,自己力行改革這麽多年了,怎麽一遇到大事兒,這些官員怎麽就沒幾個靠得住的呢?
    他坐回禦案後,看著桌上堆積如山的奏折,忽然又想起了已經偷跑出宮一個月的女兒,心情煩躁不已。
    恰在此時,侯寶捧著一本奏折,急匆匆的走了進來。
    “皇爺,樊將軍從吐魯番發來的八百裏急報到了。”
    “快呈上來給朕。”朱祁鎮道。
    打開奏折一看,朱祁鎮看了良久,最終吐出幾個字:“樊忠……做得對。”
    眾人疑惑不解,紛紛看向皇帝。
    朱祁鎮緩緩將奏折放下,看了一圈眾人道:“國以民為本。山東南直隸水患,災民數十萬,若處置不當,動搖的是朕的根基。西征……來日方長。”
    聞言,這些文臣大大舒了一口氣,連日來懸著的心也放下了,隻要西征暫緩,他們就有餘力騰出手賑災重建地方,興修水利了。
    但是,皇帝下麵的話又讓他們剛放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諸位,自帕米爾高原以東如今已盡歸我大明,下麵商量商量該如何辦吧。”
    內閣和六部的大臣麵麵相覷,能怎麽辦,在他們的認知中那地方的沙子多的比大明的糧食還多,鳥不拉屎的地方收回來又有何用?是能種出糧食還是能為大明增添賦稅?
    “皇上,西域重歸漢家治下確屬可喜可賀,但西域土地貧瘠,人口稀少,漢胡雜居,且地域廣袤,若是設州府管理,恐怕朝廷力有不逮啊。”王直起身道。
    “臣不以為然,”李賢起身道,“西域雖然人口稀少,土地貧瘠,但卻是陸路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朝廷若是設州府、遷流民,興修水利,不出五年,西域必然大興,到那時西域不僅不用朝廷補貼,還可源源不斷的為朝廷增加賦稅。”
    說著,他上前一步又道:“皇上,臣建議朝廷應在哈密、吐魯番等水源充足之地,擇一地設置定西都護府,並選派流官教化治理地方,如此方可真正將西域融入我大明版圖。”
    他的建議也正是朱祁鎮所想,沒等其他大臣說話,朱祁鎮一錘定音,就將此事敲定了下來。
    若是讓這些人七嘴八舌的討論下來,沒個十天半個月他們還真討論不出一個結果出來。
    定下了調子,下麵就是選人了。
    朱祁鎮其實很想沿用後世新疆建設兵團的法子來治理現在的西域,雖然能在短時間內將西域的漢族人口迅速增加,可西域現在的現實情況卻又不允許這麽做。
    至於遷徙人口,這倒是可行,這些年來,經過他的土地改革,百姓手中有了自己的土地,中原地區的人口是越來越多,大有土地不夠分的趨勢,尤其是河南人口幾乎比宣德年間的人口膨脹了一倍有餘。
    當時就有大臣建議朝廷往人口稀少的遼東等地遷移人口,但被朱祁鎮給否了。
    經過數日的商討,最終一份治理西域的方案出爐了:
    首先改西域為新疆,鑒於這個時代新疆實在太大,幾乎沒有道路可言,為了便於管理,於是將新疆劃為南北兩個省,選派熟悉邊疆事務的官員擔任布政使等職,這些官員均為流官,任期五年,幹的好的,可被調回內地重用。
    其次,設立定西都護府,由原征西將軍範廣任第一任大都護,駐地為委魯母今烏魯木齊市西北方向),駐軍兩萬。
    再次,從河南、山東、湖廣、南直隸等地各遷徙二十萬人口去往新疆,並在從各省牢獄中遴選罪不至死的囚徒一並發往新疆各地開墾農田,主城修路。
    最後,征發西域歸附的各族青壯修路,從肅州、哈密、吐魯番、至鐵門關一線,修築一條橫穿至帕米爾高原的真正官道。至於修路的人,自然是夠的,不夠就從東瀛和呂宋等地抓就是了。
    而此時,咱們那位為了愛情私自出宮的小公主朱亦微,此時正躲在荒廢的驛站裏,聽著窗外鬼哭狼嚎的風聲,嚇的瑟瑟發抖。
    楊虎帶著人一路狂奔至星星峽時,已經是月上中天。
    當他們進入星星峽後,一個鼻子堪比後世警犬的小兵突然低聲道:“百戶,有血腥味!”
    “方向?”楊虎緩緩抽出了腰刀,低聲問道。
    那兵士聞了聞,一指右前方道:“就在前邊的拐角處。”
    楊虎思索片刻,一揮手道:“去兩個兄弟看看。”
    不多時,去偵查的兩個小兵跑了回來:“百戶,是一隊商隊,三十幾個人全死了,貨物不見了,一看就是馬匪幹的。”
    說著,另一個小兵又道:“大人,小的從一個人身上摸到了一塊牌子,還有一把刀,是咱大明兵器局打造的。”
    楊虎拿過牌子一看,倒吸了一口涼氣:“錦衣衛千戶馬三刀,”
    在拿過那把鋼刀一看,又是一驚:“繡春刀!”
    “那些人死了多長時間了?”楊虎忙問,“死人堆裏有沒有女子?”
    “看樣子,死了有兩天了,都有味了,全都是男子,沒發現女子。”
    錦衣衛的腰牌、繡春刀出現在這裏,這絕不是巧合,他們出現在這裏,目的無非有兩個,一是化裝成商隊前來西域調查事情,可西域戰事還沒結束,他們來調查什麽?顯然可能性不大;另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此行是護送什麽人,那麽是什麽人需要一個千戶親自護送?是公主!
    想到這裏,楊虎謔的起身翻身上馬道:“按照地圖上標注星星峽中段有一個廢棄的驛站,咱們去看看。快。”
    當楊虎趕到廢棄的驛站時,天已經蒙蒙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