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歸安

字數:7747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重生大明從討好朱棣開始 !
    第二人正午時分一行人已經到了歸安縣邊界,實在是解縉太過鬧騰了,卯時不到就開始挨個叫人起床。
    朱棣因為早朝的緣故倒是習慣了,朱瞻埈就不同了,解縉站在他的床邊跟他苦口婆心的講了半天道理朱瞻埈才憋屈的起了床,在柳茵茵的服侍下洗漱穿戴好,就連吃個早食的機會都沒給他。
    拿了幾個饅頭加上他們自己帶的肉幹湊合吃了一口。
    自朱胖胖從朱瞻埈口中得到了大疫的消息後,早早的就派了不少自己的親信親自到浙江督導,安排工作希望將這場還未發生的災難扼殺在搖籃中,就仁和縣的情況來看還算是成功的,至少災民們還活的下去。
    但目前看來顯然是出了大問題。
    朱棣此時的表情十分凝重,扯開了車簾一直看著外麵,這一路上他們發現,越是靠近臨安那種朝外奔逃的災民就越多,甚至舉家奔逃的也不在少數,像他們這樣朝裏麵進的倒是十分新奇。
    這時馬車突然停了下來。
    “老爺,前麵好像出了什麽事,我們的車隊過不去了。“這時小太監在外稟道。
    “知道了!”朱棣淡淡道。
    隨後幾人便下了馬車,周邊親衛很自覺的往這邊靠了幾步。
    不等幾人過去查看就有親衛回來稟報:“老爺,前麵是歸安縣衙設的卡,如今已經不讓進出了,那衙役讓我們繞路。”
    知情的三人心中咯噔了一下,昨日他們才從掌櫃得知還未封縣,今日剛到就如此,結合路上的境況,歸安縣衙的情況怕是不容樂觀。
    朱棣也不遲疑直接抬腳朝人群走去,關卡那現在圍了不少人,當先的班頭正在跟人爭執著。
    “官爺,為何剛到我們就不讓進出,這是什麽道理,如今這歸安縣不能待了啊,行行好吧,將我們這一家放出去,求您了啊。”當先一壯漢祈求的看著那人,身旁還跟著一個婦人牽著一個四五歲左右的孩童。
    這人說完身後跟著的許多人都跟著起哄,衙役們人也沒多少,都有些控製不住情況了,領頭的班頭無奈,直接拔刀威懾,百姓們這才慢慢安靜了下來。
    苦澀道:“鄉親們,這是知縣大人的命令,我等也沒辦法,我們一家老小同樣還在縣裏,你們也體諒體諒我們,回家去吧,注意些就是,這段時日少與人接觸,知縣大人說府裏派的郎中已經在路上了,用不了多久就會派人過來救治了。”
    這時旁邊有一大漢忍不住了,求生的本性暴露無遺,朝著班頭怒喝道:“放你娘的狗屁,在這等死嗎?俺村子裏都死了十幾號人了,那郎中看後一點辦法都沒有,最後自己還跑了,你這殺才怎滴能斷定府裏的郎中有法子救命。”
    “快快讓開,莫要礙著老子逃命,你不想活老子還沒活夠呢!鄉親們,與其回家等死,不如隨我博一線生機!”話落這人倒是也剛,直接抄起了腰中的殺豬刀,與那班頭對峙,見有人出頭立刻有人響應。
    有的抄起了防身的砍柴刀,有人直接從地上撿起石頭木棍,如此看來倒是有了幾分氣勢,衙役們見此心中也有些發怵,畢竟就人數而言確實不是對手。
    班頭見此依舊勸慰道:“這位壯士,不是我不放你們出去,剛剛我才得到消息,就在幾裏外的五台村又病倒了幾個,知縣大人嚴令我等不得再放一人出去,不然染病的就不隻是我們歸安一縣了。”
    “我不管,如今我等身體康健,毫無病色,若是再不走下一個一病不起的就是俺,你給俺放開!”
    衙役一時與百姓對峙住了,誰也不肯讓步,就在眾人劍拔弩張之際。
    “住手!”朱棣在旁看了會也算是看懂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適時出言道。
    一時間眾人紛紛望了過來,打量著朱棣,單看穿著就知道此人身份不凡,更何況自他出言起身後頓時圍過來幾十個漢子,個個手握著刀柄戒備著。
    那班頭還算是有點眼力見,上前躬身作揖道:“這位老兄不知所為何事啊?”
    朱棣沉聲道:“如今歸安縣情況到底如何了?”
    這......
    麵對突如其來的詰問,班頭一時無言,心中稍稍有些不舒服,眼前這人雖然氣度不凡,但無論怎麽看都不像大有來頭的樣子,身邊不僅帶了兩個小娃娃還有兩個年紀不大的少年,這組合太過怪異,不怪這班頭輕看他們。
    但身邊這幫侍衛眼含煞氣倒是讓這班頭有些忌憚,耐著性子反問道:“敢問尊駕何人?”
    “吾乃金吾衛百戶,姓燕,你叫我燕百戶就是。”
    此時若是再用商隊的身份顯然是鎮不住這些人的,朱棣說著又從懷中掏出一枚證明自己身份的腰牌給他看。
    班頭悚然一驚:“百戶!“趕緊湊上前去看了幾眼,確實是百戶腰牌無疑,這東西是造不得假的。
    班頭趕緊行禮,一旁衙役也是急忙效仿:“見過大人。”
    朱棣點點頭,將腰牌收好淡淡道:“現在可以說說了吧?”
    班頭神情還是有些猶豫支支吾吾的道:“大人,不是我不想說,實在是上麵有令,縣中之事要對外保密,不可為外人道。”
    百姓們一看有人鎮住了這幫衙役,知道來了了不得的人緊忙叫喊道:“大人,救救我們吧,我們不想死啊。”
    “這歸安縣待不得了啊!”
    “是啊,是啊,放我們出去吧,我們隻是想求條活路啊。”
    ......
    麵對百姓的哭訴朱棣壓了壓手,百姓慢慢安靜了下來,朱棣旋即看向那班頭,冷然道:“本官讓你說!別磨磨唧唧的,不然你這班頭也沒必要做了。”
    班頭澀然一笑,歎了口氣道:“大人,不是我不願意說,是實在沒法說,知縣大人今日一大早就將我們的家眷聚到了他家,說他家有最好的郎中,讓我們放心做事不要有後顧之憂,還有家丁專門看護,我等也實在沒有辦法。”
    “哦?如此說來你等是受到了歸安知縣的脅迫是吧。”
    班頭點了點頭,十分為難的模樣。
    朱棣捋了捋須,嗤笑道:“這歸安縣真是越發的有意思了。”
    “行了,我也不為難你了,去將歸安知縣叫來,本官親自問他。”
    班頭對這個要求倒是沒有拒絕,反而鬆了口氣,招來一名衙役耳語了幾句,那衙役點了點頭騎上馬就朝縣內去了。
    “大人勿急,在旁稍作一會,知縣大人馬上就到。”班頭陪笑道。
    朱棣撇了他一眼,走向前朝著百姓們朗聲道:“各位鄉親,本官既然來了就不會放任你們不管,知縣一會就來,等我問清緣由,自會給你們一個解釋,諸位稍待。”
    那位拿著殺豬刀的大漢率先出言道:“俺瞧著你這人倒是有些意思,俺信你了!待會若是不能讓俺滿意,俺第一個不放過你!”
    這話一說完朱棣的身後的親衛們聽不下去了,忍不住大喝一聲道:“大膽刁民,豈敢放肆!”
    作勢就欲拔刀。
    這些親衛無不都是身經百戰的驍勇之士,一時之間釋放殺伐之氣震懾眾人,那大漢感知最為清晰,霎時冷汗就流了下來,麵色皆是懼色。
    “住手!”朱棣趕緊抬手叫停。
    笑嗬嗬的對那人說道:“你這人也有幾分意思,放心吧,咱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那大漢不由得吞了口唾沫,麻木的點了點頭,就地坐了下來,實在是腿軟的緊...
    一旁的班頭和衙役們心中俱意更甚,他們本就站的離那幫侍衛們不遠,那瞬間撲麵而來的寒意讓他們不寒而栗,完全生不出想與之動手的念頭。
    朱棣也隨意找了塊石頭坐了下來,靜靜的等著。
    那班頭見狀不知在何處尋了個凳子,屁顛屁顛的獻了上去,臉上盡是諂媚之色,朱棣擺了擺手拒絕了,讓他自己留著坐。
    班頭尷尬的收回了凳子,看著手中的凳子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歸安縣衙內,一縣的三位首腦們此時正愜意的聚在一起喝著茶,即使身處大疫之地,他們也絲毫不擔心自己的處境。
    知縣大人,這次上麵交代的事情辦完怕是就要高升了吧,下官聽聞府裏的於同知馬上就要調入京了吧。”一人笑嗬嗬的說道。
    那名坐在主位的中年男子聽到下屬發問,表情十分得意,大笑道:“王主簿消息倒是靈通的很啊,不出意外的話,那個位置自然是由我頂上的。”
    下位兩人趕忙恭賀道:“那下官就提前恭喜大人升遷了。”
    隨後兩人站了起來各自從懷裏掏出一遝寶鈔遞了過去,兩人都是差不多的數量顯然都是已經商量好的。
    “大人,這裏是五百貫,錢雖然不多,但也算是下官的一點心意,請大人萬萬不要推辭,下官以後還有孝敬,今後還得靠大人多多提攜啊。”
    “對對對,這是我的那一份,也是五百貫。”旁邊那人附和道。
    知縣瞟了他們一眼,不動聲色的從他們手中接過笑嗬嗬的道:“兩位大人客氣了,我們同僚一場,談什麽提攜不提攜的,兩位放心,府中若是有什麽好事自然是不會忘記你們的,再則說了,我上去了我這個位置不就空出來了嗎,我都替二位打聽過了,隻要此事辦妥,兩位自有機遇。”
    “當真?”兩人同時道。
    知縣微微頷首。
    “自然是真的,兩位安心辦事就是。”
    兩人得了甜頭馬上就正色道:“知縣大人放心,我等必定親力親為,絕不辜負上官的期待。”
    知縣又勉勵了兩人幾句,三人隨即又開始幻想著自己的仕途,暢談著自己的抱負,一時好不快活。
    “大人!大人!來人了,上頭來人了!”這時一名衙役快步跑了進來大叫道。
    三人聽完更是精神一振,知縣直接站了起來急步走到那人跟前忙問道:“上頭來人了?什麽人?穿什麽顏色的袍衣啊?”
    衙役此時喘著粗氣斷斷續續的說道:“沒...沒穿...沒穿官袍,而是...而是一個百...。”
    三人聽的著急,縣丞見狀端了一碗茶水過來遞給那個衙役。
    “喝口水,喘口氣再說。”
    衙役點點頭,接過茶杯一飲而盡,平複了一下氣息才開口道:“沒穿官袍,咋一看上去像是個富家老爺,但是他身上有百戶腰牌,班頭說了,是真的。”
    三人同時皺眉,相視一眼後王主簿道:“這是鬧哪一出?不是說來人取東西嗎?來個百戶就罷了,怎還常服過來?”
    知縣沉吟了一會道:“許是上頭怕此事敗露,喬裝前來,上頭想的還真是周到啊。”
    兩人聽完略微思索了一會道:“嗯,言之有理啊,還是大人最懂上頭的心,合該您升遷啊。”
    “下官自歎不如啊,自歎不如...”
    知縣笑嗬嗬的道:“某不過是與上官書信來往了幾次,對上官的心思琢磨了一番,上官做事細膩,滴水不漏,在此事上謹慎些確實是上官的性子。”
    兩人聽完又是一番恭維。
    這給一旁的衙役都聽傻了,聽到最後不禁都開始懷疑自己了,是這樣嗎?
    趕忙搖了搖頭,插言道:“大人,我觀那人的模樣像是第一次到我們這來,開口就質問班頭歸安縣的情況,而且他們一支隊伍盡是商隊打扮,班頭對我說可能來者不善,那人還讓您親自過去與他言明縣內情況。”
    三人剛才還一副誌得意滿的模樣,此時聽完神色同時一滯,像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王主簿試探的問道:“大人,上官做戲有必要做這麽真嗎?”
    知縣組織了一下言辭,還是強撐著顏麵笑道:“上頭來的人嘛,架子大些也正常,更何況還是個百戶,那可是正六品呢,我這小縣縣令不過也隻有個從七品,正常正常,我們多體諒就是。”
    兩人這才恍然大悟,看著知縣的眼裏都是崇敬之色。
    歸安知縣對二人的眼神極為受用,但為了更突出自己的優越感,咳嗽了兩聲,又隨口問道:“那人可說自己的來曆啊,來自杭州前衛還是杭州右衛啊。”
    衙役老實回應道:“那人說他來自金吾衛...”
    此言一出,歸安知縣心中大駭,頓時咳嗽不止,一旁兩人不明所以,趕緊上前伺候,拍背的拍背,倒水的倒水。
    緩了緩後急色道:“你確定是金吾衛!”
    衙役老老實實的點了點頭:“我雖然不識幾個字,但那腰牌上麵確實有個金字。”
    歸安知縣聽到答案,滿臉不可置信之色:“怎會是金吾衛?”
    此時身旁的兩人也從知縣的異常中逐漸品出了不對勁,王主簿喃喃道:“這金吾衛可是天子親軍啊,怎會突然出現在這裏。”
    一旁的縣丞突然驚叫道:“我想起來了,此次太子派遣了不少親信前來浙江,陛下特批了一個千戶的衛士專門護送他們,好像就是金吾衛!”
    此話一出,幾人神色各異。
    主簿心中忐忑不已,顫聲道:“不會是我們的事敗露了吧?”
    知縣定了定神,故作鎮靜道:“此事尚且情況不明,不要輕易定論。”
    “先去看看吧,人家都到了咱們家門口了,哪有不迎之禮,何況人家還是親軍百戶。”
    “對對對。大人言之有理,先去看看再說。”
    三人一邊說著一邊朝外麵跑。
    “備馬備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