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竹筍(三)

字數:1935   加入書籤

A+A-




    百越異世傳說!
    “石板烤黑魚”是把黑魚清理幹淨後,塗上椒麻味精醃製,黑魚一層層包在了麻竹筍葉中,再用竹枝捆紮包好,然後生起一堆火,上麵架起一個大石塊,包好的黑魚放在石塊上烤。魚烤好後,魚汁包在了麻竹葉中,竹葉的清香又滲到了魚肉裏,連著竹枝和竹葉一起端上桌子,吃的時候用手一層層剝開竹葉,葉盡,香味出,汁現,魚肉出。
    “酸辣麻筍五花大肉”是用酸缸麻竹筍的酸味帶出大肉的香味,配上火紅的小山椒,白白綠綠紅紅的一片。這道菜品上桌後,有幾個雲岩穀出來的後生卻是躲的遠遠的,因為那種氣味,可不是一般的腥味可比,就像……就像是……是不好描述的味道。無名卻不抗拒這種氣味,和阿東一口一口的吃著這道菜,掛著笑咪咪的眼神看著不敢吃的幾個人。清河被盯毛了,不信邪,憑什麽英州人能吃得,山裏出來的就怕了,他忍著那種氣味,放膽吃了一口。才一入口,他就喜歡上了這種味道,酸中帶辣,辣中帶酸,麻竹筍在齒間流動,發出的是嘎嘣脆的響聲,這是他從來沒試過的。然後,在清河的連哄帶騙下,其他幾個後生被激的也試了一口,這下一發不可收拾,黃金麻竹筍果然名不虛傳,一盤菜很快見了底。
    “清涼脆玉筍”是把脆玉筍取出後,洗淨擺盤,倒上一些醬汁就可以了,不經任何水煮、清炒、蒸煮,入口鮮嫩、爽口。但這道菜分量不多,隻是一小盤,供眾人淺嚐幾口。阿秀說,這道菜雖然鮮嫩,但吃多了容易傷胃,所以不宜吃太多。
    “紅枝串烤魚狸肉”是因為隔壁街坊送來了兩隻魚狸腿,容姐就地取材做起了新鮮的烤肉。容姐把魚狸腿去骨剔肉,洗淨切塊後,用醬汁醃製好,阿秀用紅枝串成一串串,阿牛在烤魚的火堆上明火烤製的。當肉串上的油汁“滋拉滋拉”作響,外層烤的半焦半焦的,這道菜就好了,阿牛趁熱端上了桌子。菜到桌上還未開吃,眾人已先聞到紅枝上的樹木清香,誘發出胃裏的食欲。入口時,牙齒先感覺到肉塊外層的焦脆,再感受到裏層的軟爛,滿滿的都是香濃的汁液,順著牙齒的縫隙,流到喉嚨裏,再融化到整個肚子裏。
    “螺絲菜燜大肉”是采用湞陽坊的一種特色野菜為主料,其塊莖成肥大的串珠狀,無名從湞陽坊看到這種山貨時,采購了一批回來。當螺絲菜在油鍋裏吸收了大肉的油膩後,就是一道白裏透紅的菜品。螺絲菜入口香甜,塊莖肉質脆嫩,是阿哥們海侃的下酒菜。
    “野山地菌湯”和“酸麻筍青魚湯”是兩種不同口味的飲湯,再加上山裏的藥材,可以祛濕壯骨,還可以益氣安神。“野山地菌湯”用的是山菌配上雞湯熬製,湯品以鮮香為特點,最適合解酒養胃。“酸麻筍青魚湯”是酸麻竹筍配上青魚熬製,湯品以清甜為特點,最適合祛膩安神。
    “白灼鳳眼果”是飯後小吃,鳳眼果其狀如橢圓牛眼,色如泛油光的棕黑色,果實成熟時,果殼爆裂,睜開一線,露出深色的果實,如同一隻隻眼睛掛在樹枝,故名鳳眼果。剝開鳳眼果的外皮後,果仁是黃白色的,吃起來會碎成粉狀,入口氣味香甜。
    這一晚,他們吃到深夜。雖沒有觥籌交錯,但桌前也是其樂融融。
    阿東說著一路上的奇聞軼事,說到精彩處,其他後生們大氣不敢出一聲。阿姐們說的是家長家短,誰家的阿妹長的標致,誰家的阿哥長的俊俏,阿秀還說起禹州城的風俗趣事。
    飯後,在大碗茶中,借著火光,後生們說起無名在“雲岩號”下水前說的那番話,對禹州充滿了美好的憧憬。雖然前路是未知的,但是他們相信無名說的,想著那個美好的夢想,新容記分號裏,一副安詳寧和的畫麵。
    ……
    遠方的黑暗中,在五嶺的一個深山角落,有一群人,正商量著娘娘廟這邊發生的事,惡意滿滿,隻因娘娘廟的法旨和他們的不一樣。
    “黑蜘蛛、黑頭公、黑麵神、黑閻羅,你們這次出去的事辦的怎麽樣,都說來聽聽……”
    “是,洞主。……”
    ……